六 、金融中介机构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对存款机构放松管 制和货币管理法案》,允许储蓄机构吸收支票存款,发放消费 贷款并从事以前只允许商业银行从事的金融服务。 • 该法案的通过促进了金融创新。 1989年,美国国会决定允许合格的储蓄贷款协会转化为商业银 行
(三) 信用合作社
定义:一般是围绕某一社团或社区,某一行业或厂商,或其一教 会,即由某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自愿组织起来的,不以盈利为 目的,具有互助性质的会员组织,是一种由会员集资组成的合作 金融机构。 信用社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主要是在低收入的工业企业和农业 工作的个人和家庭提供便宜的信贷和现成的储蓄服务。20世纪 50年代中期,美国的信用社开始吸引中等收入的个人,因而发 展较快。 作用:广泛动员资金,因为大银行难以顾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信用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的汇聚和利用。 信用社由其股东所有,存款人就是股东。 信用社的主要资产是对会员提供短期贷款、消费信贷和票据贴现; 证券投资;同业拆放或转存款. 目前经营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开办了支票存款帐户,发放长 期抵押贷款。
第四章、金融中介机构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种类
• 认为金融中介机构是多余的理论观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所提出,如阿罗 (Arrow.M),德布鲁(Debreu.G)和萨谬尔逊 (Samuelson.P.A)等。 他们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用严格的公式进行了一般范式化的表 述,被称为阿罗-德布鲁范式。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对消 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和金融中介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在完善市场假定的前提下,他们设计了在金融市场的证券和金融 中介贷款是完全的替代品、存贷款利率和证券利率相等、每一 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且每一市场都出清的严格给定条件之, 该模型推论了市场唯一均衡出现时的状态,此时,金融中介利 润为零。该模型逻辑推理的隐含结论是,金融中介机构是多余 的。 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长期以来金融中介能够相对于金融市场而存 在的现实。 •
而金融机构在信息的搜集及处理方面具有优势,Leland and Pyle (1977),Campbell and Kracaw(1980),Ramakrishnan and Thakor(1984),以及Diamond(1984)等人认为,这是 因为:一般的债权人很难获取债务人有关经营和投资项目的 信息,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借款人。但是,无论哪类企业都 在银行开有帐户。通过对存款帐户所发生支付的长期观察, 银行可以掌握借款人的收入、财富、支出以及投资策略,从 而使银行可以比金融市场更有效地确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机构是信息生产者(市场中介的作用就在于 创造信息), “金融业的关键在信息” 掌握准确的信息就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 金融业大多数工作就是处理和收集信息 许多商业银行设立首席经济学家
• (二)农村资金短缺 • 农业收益低下,导致农民的偿债能力低下,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业的收益低下。 • 如果借款人没有可盈利的投资机会的话农村金融就无法发展,也不能增加农 村收入 •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往往是“多存少贷”、甚至“只存不贷”,农村金 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存款及商业银行)还通过购买国债、拆借, 上存资金和转存中央银行以获得高利差等形式导致农村资金流入城市,农村 金融机构主要承担资金动员而不是资金配置的功能。 • 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户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导致资金流入城市。 • 原因:
• 第三,信用合作组织的会员资格限制和仅对同一债权人提供贷 款等各种限制,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在金融自由 化浪潮中,信用合作组织纷纷拓宽业务面,以便与其他金融机 构竞争,各国管理当局也逐步放松了对信用合作组织的管制。 美国信用协会已开了支票存款帐户,贷款领域也已从过去的消 费贷款扩大到长期抵押贷款,这些在美国1980年银行法中已 得到了承认。
(四)风险管理 金融所交易的都是未来实现利润的风险 换言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交易或管理风险来获得利润 金融中介机构为储蓄者和借款人双方减少风险,以此鼓励储蓄和 作更有效的投资。 • 1.资产组合多样化,专家经营 • 2.专业化管理降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 3.稀释原则(大数法则) • 4.风险转换(如掉期互换等) • 5.风险吸纳:持有足够的拨备(呆帐准备金)和权益资本,来 抵销经营中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除了降低交易成本及作为信息中介以外,金融中介机构还具 有以下重要功能 (三)期限中介(或称为流动性中介) • • • • • • 即提供期限转换,发行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借短贷长 —— 高流动性负债(存款)转换为低流动性资产(贷款) 一方面,为存款人提供流动性保险 一方面,满足贷款人对中长期融资的需求 金融中介能够发行间接证券,为储蓄者和贷款者提供资产组合, 实现“资产转换”
随着利用交易费用思想研究企业性质的不断深入,深刻地启发了 经济学家们对金融中介的研究。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金融学研究者相继提出了“金融中介为 什么会存在”的研究命题,认为金融机构的存在反而降低了金 融交易的成本,这一观点很快成为引导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研究 发展的标杆之一;
(二)信息经济学——金融中介机构是一个信息中介 另一个推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产生的基石是信息经济学。信息经 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对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形成的贡献 和价值是深刻和长远的。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金融中介主要业务的功能可以理解为 “生产借款人的有关信息”。社会上对这种信息的需要来自于 信用交易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指买卖双方对交易对象质 信息不对称 量掌握的情况是不对等的,卖者比买者知道的更多。 对于金融交易而言,借款人或债务人对自己的财务现状和未来状 况比贷款人和债权人知道的更多, 但由于借款人使用的是别人的钱,因此,为了盈利他们可能会冒 较大的风险,而为了获得借款他们又会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 •
(二)储蓄机构 储蓄机构
特点:面向个人家庭部门,主要通过储蓄存款的方式从个人家庭 部门获取资金来源,并把资金中的大部分用于发放不动产抵押 贷款(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 。 1816年,美国国会认为获得房屋所有权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并 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储蓄与贷款银行。 • (1)吸收中小储户的存款 • 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小额储蓄存款 • (2)贷款对象主要是存款客户,贷款用于不动产抵押贷款, 期限通常在 15—25 年之间。 • (1)储蓄机构为美国房地产的繁荣提供了动力 (2)为低收入的存款者和借款者提供一条进入金融市场的途径
储蓄机构在各国的名称不一样,美国称储蓄放款协会(银行)和 互助储蓄银行,英国主要是信托储蓄银行和房屋互助协会,在 法国、意大利、德国则称储蓄银行。 1934年,美国还成立了联邦储蓄与贷款保险公司。 由于储蓄机构在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上高度不对称,这使得储 蓄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于商业银行显得较弱, 在利率上升的 情况下,存款利息增加,但贷款利息由于有合约的约定,在期 满之前难以变动,结果使储蓄机构的存贷利差较小,出现亏损。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国家的储蓄机构陷入了严重的 困境,在恶性通货膨胀中,短期市场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大幅 度上涨,而储蓄机构的大部分资产是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 利润被“挤”掉了。大批储蓄机构经不起激烈竞争而纷纷倒闭。
• • • •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的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农业收益低下 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反映农业收益过低 1、农民过多(原因在于我国城市的吸纳能力有限,这反映我国创造就业的 机会存在问题) • 2、农村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难以实现合理配置(原因在于中国 农村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 • 3、政府干预 • 4、人力资本缺乏
金融中介机构的种类
• • • • 1、存款式金融机构 2、合约式金融机构 3、投资性金融机构 4、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存款性金融机构(Depository Financial 存款性金融机构 Institutions)
美国有8000多家商业银行,9000多家信用社,还有几百家存贷款 协会之类的机构。 而我国称之为银行的机构只有300多家,美国的商业银行约是我们 的26倍 (一)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商业银行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业务结构)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业务结构) 早期:吸收活期存款, 早期:吸收活期存款,发放短期贷款 现代: 现代:业务多元化
应用: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但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名不副实,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 织(以自愿、不盈利,互助共济,民主管理为特点),且其 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管理不善,特别是在缺乏商业可持续 发展的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比例很高,盈利能力 很低。
经济学上两个理论分析范式的出现,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产 生的基石,并使金融中介理论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这两个理论分析范式分别为 (一) 交易成本理论-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在于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中产商理论的发展给金融中介理论的突破 带来了启示。1937年,现代企业理论的先驱者科斯(Coase ) 在《企业性质》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 的命题和分析思路。
• 新观点: 可以将金融机构看作是一个整合知识(整合不同专家的知识)、 生产知识的机构 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只有掌握了准确的信息,并作出了正确的决 策,并有效地管理风险才能盈利,因此,金融机构只有整合不 同来自市场及机构内部的信息和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才能取 得成功 这意味着,可以将金融机构看作是一个创新团队 此外,金融机构也是对新产品进行试验的场所
对“商业”一词的理解: 商业”一词的理解: 最初,银行主要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短期“自偿性” 最初,银行主要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短期“自偿性”贷款 传统的商业银行向综合性服务机构转变,所从事的业务:银行业 务、证券买卖、委托投资、代理保险、财务咨询、代理融通、 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等 如: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买卖、保管箱、信用卡、代理税 务、代发工资、代收代付费用等; 业务范围扩展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电子网络,进一步提供 诸如旅游、资讯、交通和娱乐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并充当电 子商务的媒介角色。 现在,商业银行逐渐发展成为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业务 于一身的金融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