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009汽轮机排汽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模板

Q009汽轮机排汽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模板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设备概况 (2)3 施工准备 (2)4 施工步骤 (2)5 质量保证措施 (4)6 安全技术措施 (4)7 环境保护措施 (6)8 低压缸就位前施工计划 (7)1 编制依据1.11.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三部分:汽机篇)》DL/T 5210.3—2009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 5009.1-2002;1.4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1.5 。

2 设备概况本机组排汽联合装置是汽轮机配套设备,含置式凝结水箱。

该装置兼有排汽通道和收集凝结水功能。

七号低压加热器及三级减温减压器布置在排汽装置喉部。

排汽装置设置背附式本体疏水扩容器与高加疏水扩容器。

排气装置由喉部、壳体(包括热井、置式疏水扩容器)组成。

汽轮机低压缸与排汽装置连接所采用的是不锈钢波形膨胀节。

底部由支座以及壳体上的限位装置等组成。

本低压缸排汽装置运行时重量约300T,灌水试验时重量约1300T。

排汽装置为部套结构,分段到现场进行拼装,其中壳体为6块,喉部为2块,膨胀节为2件。

3 施工准备3.1 设备进厂后应积极配合厂家、建设单位、质监站及监理,共同对其质量、数量和有关技术资料等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向厂家及建设单位提出,并做好开箱记录。

3.2 认真地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并达到规要求;3.3 排气装置支墩浇灌完毕并且达到强度要求。

3.4施工技术人员在安装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图纸会检及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作业人员做好三级技术交底。

3.5 现场安全设施搭设牢靠完善,并符合要求。

3.6 安装所用措施性材料、消耗性材料开工前准备就绪。

3.7 测量施工所用仪器经检验合格,并且在有效期。

3.8 起重机械必须经检验合格,安全可靠。

4 施工步骤本排汽装置本体部分都是部套结构,体积较大。

施工工序应从下往上。

4.1 基础准备将基础清理干净,根据汽轮机的纵横中心线来决定排汽装置的中心线,根据设计要求对基础的支墩标高、中心线、埋件等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施工。

4.2 支座安装4.2.1 根据图纸上要求安装支座垫铁。

4.2.2 垫铁安装好后可以将支座台板就位后,安装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应先放到地脚螺栓孔)。

然后对支座台板进行初步找平、找正,并确定标高正确无误。

4.2.3 通知土建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灌浆。

4.2.4 一次灌浆待砼达到强度要求后,调整台板下方的垫铁对台板进行精确找正,然后将地脚螺栓把紧。

4.2.5 通知土建进行二次灌浆。

4.2.6二次灌浆层砼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排汽装置支座安装。

4.3 排汽装置安装4.3.1 排汽装置壳体安装,本排汽装置壳体共6块,其中底部两块,中间部两块,上部两块,按从下到上顺序进行安装。

在装置焊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变形措施。

首先用行车将壳体底部的两块设备吊装到安装位置,按图纸设计要求放好后进行焊接。

然后安装壳体中间层两块设备,最后安装壳体上部两块。

4.3.2排汽装置喉部安装,喉部共2块。

用行车将壳体底部的两块设备吊装到安装位置,找正后进行焊接。

4.3.2 排汽装置膨胀节安装,膨胀节可在汽机平台组合好后整体吊装到安装位置。

4.4 减温减压器安装根据图纸要求,用行车将减温减压器吊到喉部的安装位置,找平找正后焊接牢固。

4.5 排汽接管安装:在接颈上部定出排汽接管的定位线,然后将排汽接管吊放在喉部上,与喉部临时点焊,暂不焊接。

4.6 排汽装置与低压缸连接4.6.1 排汽装置与低压缸连接应具备的条件4.6.2 排汽装置本身的安装工作完毕,且处于完全自由状态,无歪扭和偏斜,最终找正完毕;4.6.3 连接工作应在低压缸负荷分配合格,汽缸最终定位后进行;4.6.4 排汽装置与低缸连接过程中,不允许破坏汽机的定位或附加给汽缸额外应力。

4.6.5 做好伸缩节与低压缸的间隙记录。

并由伸缩节厂家书面确认是否已预做了冷拉值,确定伸缩节是否冷拉。

4.6.6 焊接时应对称施焊,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防止焊接变形措施,在焊接时通知有关班组安排专人用百分表监视汽缸台板四角的变形和位移。

当变化大于0.10mm时,要暂停焊接,待恢复常态后再继续焊接。

4.7 抽汽管安装将寄存的抽汽管按图纸要求安装好,施工时不得损伤波形管。

4.8 排汽装置附件安装按图纸要求安装水位计,安装后水位计应严密无渗漏。

4.9 严密性试验汽侧灌水试验:采用灌水试验,水位高出伸缩节与低压缸连接焊缝100mm左右,检查焊缝应无渗漏,灌水前应加临时支撑。

汽侧灌水试验也可以随真空系统严密试验时一同进行检查。

5 质量保证措施5.1 施工图需经会检并进行技术交底后方可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如需变更设计或材料代用时,要办理变更及材料代用单,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5.2 进行焊接工作,必须经常检查并注意工作地点周围的安全状态。

有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隐患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3 不宜在雨、雪及五级以上大风天气进行露天焊接。

5.4 焊接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6 安全技术措施6.1 防止起重事故6.1.1 设备拖运、吊装就位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起重工统一指挥,吊车司机持证操作。

6.1.2 设备安装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

6.1.3 设备吊装前,应对所用各种起吊机械、起重工具进行检查、试验,检查、试验合格后后方可使用,否则严禁使用。

不合格的工器具用集中保存并挂上醒目的“报废工器具、严禁使用”标示牌,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清除施工现场,防止施工人员借用、乱用,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6.1.4 链条葫芦检查:链节无严重锈蚀、无裂纹、无打滑现象,经维修保养,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1.5 起重用钢丝绳检查:绳扣可靠,无松动现象;钢丝绳无严重磨损、锈蚀等现象;钢丝绳无断股现象,断丝数在规程规定限度;6.1.6 正式起吊前将吊物吊离地面100 mm,检查吊装工器具各部受力情况,行车抱闸安全可靠,方可继续起吊。

6.1.7 在设备起吊过程中,吊物下方严禁站人或通过。

6.1.8 用行车起吊设备过程时,应确保行车有可靠的电源,电气应有专人在现场监视。

6.1.9 在起吊时应特别注意对设备结合面的保护。

6.1.10 起吊重物时应平稳,避免突然起吊,形成冲击力。

6.1.11 设备拖运、吊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规中的有关规定,施工区域挂警戒绳,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6.1.12 设备拖运、吊装所用的各种起吊机械、起重工具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应符合安规中的有关规定,安全系数符合要求,所有吊具不能有缺陷和损伤。

6.1.13 起吊和拖运设备时,用钢丝绳捆绑位置垫应加薄木板,防止捆绑钢丝绳划伤设备及表面油漆。

6.1.14 起吊和拖运设备时,应特别注意钢丝绳捆绑的位置,应经精密计算后确定捆绑的位置,以防起吊的起吊和拖运设备设备件重心偏移和跑偏。

6.2 防止高空坠落事故6.2.1 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高处作业所用工具必须系安全绳,传递物件禁止抛掷,设备、材料及废料临时存放在要有可靠的防止移动和防坠落的措施。

6.2.2 施工区域周围的孔洞应用可靠的孔洞盖板盖牢,不便用盖板遮盖的孔洞应安装可靠的安全围栏,并挂安全警戒绳。

设备安装时应有可靠的防止倾斜措施。

6.2.3 高空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侧面应有栏杆和挡脚板,脚手架上铺设的跳板必须结实,两端必须绑扎在脚手架上,经专职安全人员检查合格挂标识牌后方可使用6.2.4 使用梯子时,竖立角度不大于60°和不小于35°,梯子上部应当用绳子系在牢固的物件上,梯子脚应用麻布或橡皮包扎,或由专人在下面扶住,以防梯子滑倒。

6.2.5 所有从事设备检修安装工作的人员,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技术规程,每项工程开始在技术交底的同时,应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安全交底。

6.2.6 开始工作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无危险和无妨碍安全工作因素时,才能进行工作。

6.3 防火防触电6.3.1 使用电动工具严防触电,应有防止漏电的措施;接电源线时应由电气维护人员操作。

6.3.2 搬运或吊装设备零部件时,严禁与裸露的电线接触,并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6.3.3 施工中使用的电源线,严禁有裸露电线,各闸刀、插头、插座应完好无损,施工用电的接线及拆线应由专业电工完成,使用电动工具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6.3.4 氧气瓶、乙炔瓶间距大于8米,乙炔表应加装防回火装置。

6.3.5 废弃的钢丝绳、油手套、破布等不得乱扔乱放,应集中处理。

6.3.6 电焊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良好的防雨措施,对电焊机的二次出线经常检查,破损处应及时处理,防止触电,下班前应切断电源,并仔细检查工具房、施工现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6.4 防止机械伤害6.4.1 正确使用磨光机,使用前检查外壳、砂轮片完好,带好防护镜,双手握紧,砂轮片切线方向不得有人。

移动时,不得提着电线或砂轮机,砂轮片的有效半径磨损到原来半径的1/3时,必须更换。

6.4.2 大型机械要设专人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4.3 设备组合时,不得将手、头伸入结合面。

6.5 职业健康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6.5.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班组站班会要坚持三查三交制度,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6.5.2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6.5.3 施工现场应经常保持清洁、通畅,各种材料、设备、废料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6.5.4 作业区域照明要充足,晚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不准用割炬做照明用。

6.5.5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设置废料存放箱统一回收,坚持文明施工。

6.5.6 操作手提砂轮机和进行气割作业时要正确配戴护目镜。

6.5.7 工作场地不得打闹嬉戏。

7 环境保护措施7.1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讲究文明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并保护好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7.2 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和生活垃圾都应通过专门途径,送到固定地点排放。

7.3 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施工场所噪声,保证生产性噪声的强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标准。

7.4 在施工和生活过程中,合理使用水电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7.5 节能降耗的原则加大可回用物资的力度,做好废旧物资的管理、复用和处理。

7.6 设备表面清理干净,无油污和泥渣;设备露天放置时,应在焊机箱等怕雨淋部位盖好蓬布保护;7.7 使用割刀等切割器具时,不得将火焰对着设备构件,严禁在设备上乱写乱画,自觉保护设施、设备和环境不受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