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质概况第一节地质水文情况据144地质勘查院提供地质资料及附近已掘进、扩刷的巷道表明,该工作面总体呈单倾斜构造,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倾角约8°~12°(平均),南北倾角约4°(平均)左右。
由于本工作面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本巷扩刷过程中将受落差不等的小断层影响正常扩刷作业。
东采区轨道巷扩刷段,位于2#煤层顶板岩层中。
由于2#煤层顶板由致密的粉砂岩、泥岩组成,一般厚76.4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断裂及陷落柱贯通情况下,垂直方向2#煤以上含水层与K2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2#煤层各砂岩含水性又不强,故本工作面扩刷过程中,主要水来源为生产水及季节性裂隙水,可能有少量渗水,总体涌水量不大,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掘小水仓,设水泵抽取,逐级排放出井。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本矿现开采2#煤层,煤层厚度基本稳定为1.0m,稳定煤层距顶板0.2—0.3m处有一层厚度0.03m的夹矸层,煤容重1.35T/ m³,CH4含量高,CO2含量低,属不易自燃煤层,自燃等级为Ⅲ级(开采以来未出现自燃发火现象),煤尘有爆炸性。
2#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或泥岩,岩性灰黑色,具水平薄弱层层理,易垮落,底板多为泥岩或细粒砂岩,岩性灰黑色,巨厚层理,岩质坚硬。
地质柱状图(见附图1)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巷道位置、用途、服务年限及周边采掘情况东采区轨道巷扩刷段,从本轨道巷85m处开始至240m处(与安全出口斜井北联络巷交口)止,共155m。
其四邻情况为:正西为东采区轨道巷实体开拓段,正北为东采区皮带巷、回风巷,正东为安全出口斜井北联络巷,正南为安全出口斜井南联络巷。
本工程巷道,是东采区开采的辅助运输巷,服务年限约10年。
巷道布置图(见附图2)第二节巷道工程量及施工顺序本扩刷工程巷长155m,皆沿旧巷底板(-7°)及方位对两帮和顶、底部刷扩。
为了解决施工中的通风、运输问题,需依序进行以下施工:○1、先在东采区轨道巷车场横贯内做过溜子风门或密闭;○2、向里铺设安装40T 排矸溜子与车场横贯内溜子搭接(原为轨道矿车排矸);○3、向里延接风水管路、延铺轨道;○4、由外向里人工回撤1个循环的旧巷工钢棚及背板,并外运(运距200m)码放整齐;○5、开始刷扩;○6、在刷扩过程中逐循环回撤旧巷钢棚背板、延接溜槽,并逐段延铺轨道、延接风水管路等;○7、刷扩到70~80m时,铺设安装第三部溜子。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第一节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一、巷道断面1、旧巷断面情况:正梯形断面,全岩,中毛宽2.78m,毛高2.16m,毛断面积6.0m²;11#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梁长2.5m,腿长2.2*2m, 棚距800mm;顶帮木背板规格1200*150*30mm,每棚12~16块。
2、刷扩后巷道断面:全岩,毛宽4.2m×毛高3.2m,毛断面积11.54m2,刷扩面积5.54 m2;刷扩支护后净宽4.0m,净高3.1m,净断面积10.68m2。
二、支护形式1、永久支护: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喷砼联合支护形式。
其中:锚杆采用端头锚固φ18×2000mm螺纹钢锚杆,矩形布置,间排距800×800mm,配用托盘为130×130×6mm方形钢盘;金属网采用圆钢筋φ6-100×100-900×1700mm焊接方格网,网与网压茬搭接边宽100mm,每300mm用14#铅丝扭绑一扣,顶部网片紧跟工作面迎头,帮网支护不得滞后迎头5m。
锚索采用φ15.24×7000mm钢绞线锚索,配用200×200×12mm方形钢板托盘。
锚索布置:沿拱顶中线按“3-2-3”五花布置,间距1600mm,排距2400mm。
锚杆、锚索锚固剂采用CK2335型,锚杆每根用2支,锚索每根用4支。
喷浆采用C20混凝土,墙、拱同厚100mm。
喷浆回弹率:墙部不得高于15%,拱部不得高于25%。
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示意图(见附图3),2、临时支护:将顶帮活岩处理后,当工作面围岩松软不稳定时,采用先喷砼(厚20-30mm)封闭围岩临时支护方式进行临时支护,待喷砼体初凝20分钟后,施工人员再进入迎头作业;当工作面围岩比较完整稳定时,采用先接续连网,然后用自制钢管、吊环配套作临时支护,吊环固定于后排锚杆上,一台锚杆钻机将网顶起再用另1台锚杆专辑打眼安装锚杆方式进行临时支护,待两帮和顶部网都挂起后补齐锚杆,再进行其他作业。
第二节支护工序工艺及巷道特征、材料消耗表一、支护工序检查安全处理顶帮活岩→临时支护→看中线标眼位→打锚杆(索)眼→清眼→挂网→安装锚杆(索)→喷射混凝土。
二、支护工艺1、安全检查处理顶帮活岩:放炮毕待炮烟吹散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或有经验老工人在安全员监护下,人站在安全处用把长不少于2m的长把工具,把顶帮活岩处理掉。
2、看中线标眼位:顶帮活岩处理临时支护后,支护大工看好激光和中线位置,再按支护设计要求的锚杆(索)排列方式、间排距及角度等用喷漆标好眼位,要求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
3、打锚杆(索)眼:打眼要2人配合。
打顶眼用MQT-120型气动锚杆钻机配合S19中空六方钢钻杆和ф27mm双翼钻头湿式打眼。
帮眼用YT-28型风钻配合B22中空六方钢钻杆和ф30 mm双翼钻头湿式打眼。
4、清眼:锚眼打好后,利用压风和吹风器逐眼进行清理,清眼时操作人员要站在侧面,所清锚眼正对方向不得有人。
5、锚杆安装:提前把钢筋网、锚杆、锚索、药卷、托盘及工具等准备好。
待锚眼清好后2人配合,开始安装锚杆。
按里快速外中速顺序用锚杆将树脂药卷顶住送入眼底,然后锚杆外端头拧上螺帽,插上锚杆安装器并对到锚杆机上,一人扶住机头,一人开动并推进锚杆机,使锚杆杆体旋转插入树脂药卷并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旋转搅拌时间达20~30秒钟,方可收回锚杆机、卸下螺帽,然后挂上钢筋网,戴上托盘(凹面朝岩壁),再拧上螺帽,12秒钟后再用锚杆机旋紧锚杆螺帽,或用力矩扳手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
质量标准:锚杆托盘要紧贴岩壁,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
外露长度为30~50mm.顶锚杆扭力矩不小于280N·m,锚固力(抗拔力)不小于80KN;帮锚杆扭力矩不小于150N·m, 锚固力(抗拔力)不小于50KN。
6、锚索安装:待锚眼清好后2人配合开始安装锚索,依里快速外中速顺序用锚索将树脂药卷顶住送入眼底,锚索下端头安上锚索安装器并对到锚杆机上,一人扶住机头,一人开动并推进锚杆机,边推进边搅拌,前半程用慢速旋转,后半程用快速搅拌,使锚索杆体旋转插入树脂药卷,直至锚索达到设计深度,旋转搅拌时间控制在20~30秒钟。
旋转搅拌要一气呵成,切记不能反复搅拌,否则导致锚固失效。
停止搅拌后,必须继续保持锚杆机的推力3分钟,然后收回锚杆机。
10~15分钟后卸下锚索安装器,装上托盘和锁具,并将其举到紧贴顶板的位置。
接着2人一起张拉千斤顶,使其套在锚索锁具上且用手托住,然后开泵进行张拉,同时注意观察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紧力或千斤顶行程结束时,迅速换向回程。
卸下张拉千斤顶,完成锚索安装。
质量标准:锚索托盘要紧贴岩壁,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
外露长度为200~300㎜mm, 张拉预紧不小于150KN, 锚固力(抗拔力)不小于240KN.7混凝土喷射(⒈)准备工作:①检查工作面安全及锚杆锚索安装和钢筋网质量,发现问题喷前处理,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②清理喷射现场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铺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接好不漏风。
③检查喷浆机完好,紧固各部螺丝,不出现漏风,进行试运转,压力正常。
④检查工作面中腰线和巷道规格,按设计规格挂好边线,在巷顶和两帮拉绳安设喷厚标志。
⑤喷射人员佩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⑥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实行丼下人工拌料方法,井下拌好料(水泥、砂子、石子、严格按1:2:2配好并清底翻拌3次混合均匀)后,用人工攉到喷浆机上。
矿车运料按运搬操作规程执行。
喷射工作:本工程喷射混凝土使用PZ-5B型喷砼机,喷射作业时,开机顺序为:先给水,后开风,在开机,最后上料。
停机顺序为:先停料,后停风,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拉开区段,顺次喷两墙,最后合拢收顶。
具体采用画圆喷射法,即喷出料以一圈压半圈,呈螺旋状沿横向由下向上,反复运动喷射,圈径以200-250㎜为宜。
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m~1.0m为宜。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控制在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射手要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凭经验使水灰比保持在0.4~0.5之间,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速凝剂在开机喷射过程中掺入,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5%,当施工现场淋水较大时要适当增加掺入量。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浆枪口朝下,立即按停机顺序停机。
处理堵塞等故障,必须在切断喷浆机电源后方可进行。
初喷、复喷20天内,坚持派人进行轮流洒水养护保证喷砼达到设计强度。
三、巷道特征及每米巷道材料消耗表巷道特征及每米巷道材料消耗表如下:东采区轨道巷刷扩后巷道特征表第三节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标准1.扩刷分项巷道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允许偏差:-50~+150㎜;巷道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允许偏差:-50~+150㎜;2.锚杆间排距允许偏差±100㎜;安装角度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5°;托盘紧贴岩面,外露长度允许偏差≤50㎜;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扭力矩不小于280Nm;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扭力矩不小于180Nm。
3.锚索间排距允许偏差±100㎜;外露长度控制在200~300㎜;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50KN,锚固力不小于240KN4.喷射砼净规格中线至两帮距离允许偏差0~+150㎜;腰线至顶底板距离允许偏差0~+150㎜;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0㎜;基础深度允许偏差不小于设计90,无“穿裙,赤脚”;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C20。
(二)质量保证措施1.做好技术交底,使参与人员都了解施工方法、要求,保证按设计、按标准施工。
2.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3.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工作,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许施工,关键工序须有技术员跟班。
4.保证中腰线放线精度。
5.打眼前必须轮尺定位。
6.把好原材料关,施工所用原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不合格原材料不允许使用,严格计量管理。
7.进一步加强岗位责任制,施工中要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赏罚严明,激励职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