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案例
苏胡学校靳文峰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
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慧心、慧眼,积极捕捉亮点,学会赏识,评价要准确得体,催生活力。
一、评价的赞赏性
评价要注意面向群体,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积极营造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来进行学习。
五年级有一位学生语数英成绩较差,是老师学生眼中的“差生”,在一次数学课中,我故意叫他回答问题,他回答的并不是特别正确,但是,我先带头为他鼓掌,没想到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每次上数学课,他都会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渐渐地,他的成绩追了上来。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
为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
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二、评价的多样性
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口试、笔试、作业、展示性考试、体验性活动等等…,教师对不同的学习活动有针对性的评价,及时点拨,及时引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作业,我会给孩子这样的评价:老师得努把力,不然,会落在你们的后边。
学校是育人的基地,老师就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老师要重
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并且要善于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发展状态与进步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评价的真实性
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让孩子在老师的评价语中得到信任,看到自己的进步。
李想是我们班在学习上比较吃力的一个孩子,平时在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可一次在语文课上他竟主动举手读课文了,这让我很意外,可惜他读得不是很好,这时,我对他说:“你能举手发言,真了不起。
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愿意读吗?你再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好吗?”孩子微笑着点点头,又读了第二遍,虽然还是断断续续,可比上次有了进步,听到老师的赞许,看到老师同学那信任的目光,他高兴地笑了,那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他那双稚嫩、可爱的小手在我的眼前举着,而且眼中透露着渴望,我呢,也总是给他机会,让他自豪一下下,慢慢的,他的成绩追上来了。
四、评价语言要具有幽默有趣性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机智、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也要讲究语言的风趣幽默。
有时,当学生读课文读得很好时,我会表扬他,说:“你读得真好听。
你的朗读声消除了老师一天的疲劳,老师要谢谢你!”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使读课文的学生心情愉悦,也使所有的学生快乐学习。
总之,评价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我会努力探索,去发现,恰当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尝试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