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一、“最”、“初”、“始”、“第一”、“首”(一)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礼记.内则》。
(教材第10页)(二)中国古代记有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之季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教材第40页)(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
(教材第40页)(四)西周是中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教材第40页)(五)《三字经》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
(教材第52页)(六)在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教材第56页)(七)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83页)(八)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为中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
(教材第88页)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89页)(九)户野美知惠是日本来华来华最早的幼教工作者。
(教材第89页)(十)大约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100页)(十一)传教士在中国最初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小孩察物学堂。
(教材第100页)(十二)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中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教材第104页)(十三)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
(教材第114页)(十四)创刊于1901年的《教育世界》,是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
(教材第115页)(十五)在中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
(教材第118页)(十六)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地区是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且以南京高师附小的教师俞子夷提倡最力。
(教材第120页)(十七)《幼稚园课程标准》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教材第126页)(十八)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
(教材第135页)(十九)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教材第140页)(二十)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教材第141页)(二十一)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江西瑞金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
(教材第144页)(二十二)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
(教材第160页)(二十三)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
(教材第162页)(二十四)1918年,张雪门等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星荫幼稚园。
(教材第165页)(二十五)工厂的附近开办幼稚园,是幼稚园的第一新大陆。
(教材第185页)(二十六)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
(教材第186页)(二十七)陈鹤琴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
(教材第190页)(二十八)陈鹤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教材第191页)(二十九)陈鹤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教材第191页)(三十)张宗麟是中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
(教材第216页)(三十一)张宗麟认为养护儿童为幼稚园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教材第225页)(三十二)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中国首次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园为第一任处长。
(教材第228页)(三十三)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教材第229页)(三十四)“幼儿教育研究室”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幼儿教育研究机构。
(教材第279页)(三十五)南京师大主持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是列入全国教育科研“七五”规划的第一个农村幼教研究课题。
(教材第283页)二、人物(一)刘向:“慎所感”理论,为以后的“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奠定了基础。
(教材第40页)(二)北齐医生徐之才:《胎产书》脉象学,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教材第41页)(三)唐代名医孙思邈:“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教材第41页)(四)王应麟:《三字经》(教材第51页)(五)周兴嗣:《千字文》(教材第52页)(六)李瀚:《蒙求》(教材第55页)(七)贾谊:太子儿童教育;“早喻教”;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
(八)颜之推:《颜氏家训》;“德艺同厚”。
(九)朱熹:把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眼前事”;《小学》——“眼前事”的内容;《童蒙须知》——“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十)王守仁:自然教育论(十一)康有为:“公养”“公育”思想;主张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
(十二)志厚:在中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
(教材第118页)(十三)恽代英:中华民国时期儿童公育思潮的代表;(教材第122页)“理想的儿童俱乐部”。
(教材第124页)(十四)陈嘉庚:厦门集美幼稚园;(教材第130页)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教材第140页)(十五)宋美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理事长(教材第146页)(十六)蔡元培:1914年4月,在一次演说中肯定杜威说:“他创了一种很好的教育主义,即工即学,是要学校与社会生活密接。
”(教材第119页)中国教育会会长;(教材第157页)主持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材第158页)毛泽东称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材第158页)“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教材第158页)“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教材第161页)学前儿童公育理想;(教材第161页)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教材第162页)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教材第163页)(十七)张雪门: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校长;(教材第140页)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的“北张”;(教材第165页)星荫幼稚园;(教材第165页)20世纪30年代初,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幼稚教育分为4类,他倡导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教材第167页)行为课程;(教材第169页)在20年代初,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办法进行幼稚师范教育,认为幼师生的实习场所应有4种单位: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保教园和小学;(教材第173页)“有系统组织的实习”,指出实习的进行步骤可分为4大阶段:参观、见习、试教和辅导;(教材第174页)(十八)陶行知: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的创办者;创办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教材第135页)指出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教材第177页)创办晓庄学院;(教材第177页)“生活教育理论”;“科学下嫁活动”;(教材第177页)宋庆龄为他题词“万世师表”;(教材第179页)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害了“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教材第185页)幼儿教育新大陆思想,号召应该开展一个幼稚园下厂、下乡运动;(教材第185页)中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教材第186页)六大解放;(教材第187页)艺友制。
(教材第189页)(十九)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教材第133页)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教材第141页)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的校长;(教材第141页)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教材第190页)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二书;(教材第190页)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教材第191页)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教材第191页)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学前教育体系;(教材第193页)活教育理论;(教材第195页)整个教学法;(教材第212页)五指活动。
(教材第214页)(二十)张宗麟:中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
(教材第216页)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教材第223页)认为养护儿童为幼稚园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教材第225页)认为幼稚园教师必须有男子加入;(教材第225页)认为幼稚园教师的修养包括很多方面,有品性上的,有学问上的,也有能力、技术和其他方面的。
(教材第226页)(二十一)李鹏总理:1991年3月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教材第286页)三、文件、文章、讲话、演讲、著作、报告、指示(一)《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教材第126页)(二)苏区《托儿所组织条例》: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34年2月颁布,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教材第143页)(三)《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教材第158页)(四)《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蔡元培“尚自然” 、“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教材第161页)(五)《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蔡元培的学前儿童公育理想。
(教材第161页)(六)《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张雪门于1966年出版,初步形成了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教材第169页)(七)《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陈鹤琴。
(教材第190页)(八)《幼稚园的社会》:张宗麟提出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教材第223页)(九)1952年7月颁布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培养幼儿园师资的称为幼儿师范学校。
(教材第233页)(十)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语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材第242页)(十一)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即“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材第242页)(十二)《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
(教材第255页)(十三)《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
(教材第258页)(十四)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要求“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教育培养骨干师资”。
(教材第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