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中国各阶级对革命的探索10税务三班谢某某15世纪起,世界开始进入可谓翻天覆地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从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哥伦布、麦哲伦等为代表的航海探险家的伟大的地理大发现,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再到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殖民扩张而进行的疯狂的毫无休止的争夺与掠夺。
世界开始“动荡不安”了,而此时的中国又在上演什么呢?中国与世界之间发生了哪些对抗与妥协呢?古老的中国沿着封建制度的历史车轮已经行驶了一两千年。
19世纪的中国,依旧在清朝骄傲自大的统治者的带领下过着似乎安逸美好的生活。
看是美好,可一切又似乎早在安排之中,终有这么一天,被一个陌生的远到之客把它正常的生活打个稀巴烂,毫不留情。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840年英国的枪炮是多么的令人毛骨悚然,多么的令人烦躁不安。
被这样屈辱地打开了国门,谁会服气了?只要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他就会不甘心的。
于是乎,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之举。
封建的王朝是地主阶级的,地主阶级在沉睡中被人打了,那么肯定会有某些地主起来开始反抗的。
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应该也就是地主阶级了,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林则徐为了清王朝拼命杀敌,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可怕和自己的腐朽落后。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又做了些什么呢?虎门销烟是他的壮举。
之后的他,为国练新兵,开翻译局,引进外国先进文化,提供炮书,帮助研制新式炮车和车轮战船,授老友魏源以《四洲志》及有关外国资料,嘱撰《海国图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生为清王朝,同时也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的探索。
魏源是早期地主阶级的另一代表,他则是在精神方面进行了探索。
他有这样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在如何睁眼看世界,他写出了名著——《海国图志》。
他就是爱国主义者----魏源。
《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这在当时的的确确是本好书,可是,麻木的中国人似乎对魏源的心血之作不感兴趣,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它远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效果,民智依然未开。
地主阶级的另一派,洋务派,他们怀着美好的梦想与愿望,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做一系列的壮举,幻想赶超西方先进大国,再续清朝统治的香火。
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他们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以求富的大旗,纷纷建立各类企业,主要为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比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1865)、福州船政局(1866)、天津机器局(1867)和湖北枪炮厂(1890),台湾基隆煤矿、兰州织呢局、湖北织布官局、湖北汉阳铁厂,直隶开平煤等等,俨然创办企业一蔚然成风。
但是但是洋务派推行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两种组织形式,都是把代表封建集团利益的“官”和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商”两种社会力量糅合在一起,“官”“商”在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方法上格格不入,极不利于资本主义企业的顺利发展。
而官督商办制度所固有的封建性,又大大便利企业内官权的膨胀。
在资金上来说,有严重依靠清政府的拨款,所以洋务企业都是不计成本的,而技术方面又不太重视。
风雨颠簸了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最后终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宣告破产。
但洋务运动的历史功效却是不可磨灭的。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化企业。
同时也培养科技人员,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提供了基础条件。
而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今天的视角,洋务运动对于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意义尤显重大。
总而言之,地主阶级的救亡运动由轰轰烈烈地开始,到轰轰烈烈地失败了。
接下来登场的是农民阶级,他们也是耐不住寂寞,受不了剥削的。
而似乎所有的农民阶级都有着一种天然的局限性。
最先站起来的是洪秀全,他是个典型的农民,1851年成立太凭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
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4年。
那是一段曾经灰常振奋人心的史实,无数的农民兄弟以加入太平军为荣,梦想着建立自己农民的平等的国家,人人生而平等,温饱富足,有田有粮。
而曾经强大的天国因为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再加上农民领袖之间的争权夺势,最终必然建立不了令人民满意的国家,而土崩瓦解。
20世纪前后,一个叫义和团的庞大组织异常兴起,对比太平天国,义和团却显得还更落后,仅靠刀棍,还迷迷糊糊的找慈禧做靠山,就想着灭了强大的侵略者。
最终的下场很明显,必败无疑喽。
因此,农民兄弟的道路,依然是行不通的。
地主和农民都不行,谁有更有实力呢?资产阶级?对,中国的新兴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看看他们的运动吧,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的加重。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这场百日维新,改革方面包括教育、经济、军事、政治等,虽涉及面广,但变法内容却与维新派之前的主张相差甚远,是故,变法并没有触及要害。
维新派主要领导人也只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决定了其悲剧的下场。
资本阶级的革命派却有着更为优良的条件。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清政府作出了更为坚决的斗争。
他们成立兴中会、同盟会,最终成立国民党。
在1911年,革命党人也惊天动地了。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国民党一路走下,越来越强,可因其阶级本质,越来越得不到民心。
虽然其足够强大,代表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控制着中国经济命脉。
但仍然行不通,无法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无法带给广大人民幸福与强大的国家。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阶层。
他们也不例外的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探索。
请看下文: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其影响是巨大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然而,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
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
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看似一场满怀希望的战斗,却又落空了。
而,历史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中国的无产阶级肩上。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优点:①身受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罕见的,因此他们的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②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最有觉悟的阶级;③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份占多数,因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同农民结成紧密的联盟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中国无产阶级的优越性,很重要在于有一个科学的先进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伟大之处在于会团结困苦的农民,比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而,在军事上的胜利,又保证了政权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