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掌握病理生理学概念。
2、熟悉病理生理学任务、地位、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二1、掌握健康、疾病、原因、条件、死亡、脑死亡、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等概念及相关英文词汇。
2、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
3、熟悉病因的种类及其致病特点,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机制,疾病的经过与转
归。
三1、掌握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及英文,2种脱水的病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2、熟悉水中毒、盐中毒的概念及原因、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的分类,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正常钾的代谢过程。
3、了解正常水钠代谢,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防治原则,等渗性脱水,常见几种类型水肿,水肿的治疗原则。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四1.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2. 掌握血液pH值,PaCO2, SB和AB, BE, AG等指标的含义、正常值、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3. 掌握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特征和机制。
4. 掌握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四种代偿公式对双重酸碱平衡紊乱做出正确判断。
5. 熟悉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和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与分析判断方法。
6. 了解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种类、酸碱图的应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五1、掌握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概念及英文词汇
2、掌握四种缺氧的原因和机制(难点),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3、掌握缺氧时机体的变化
4、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及其防治
六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EP的概念及英语词汇。
2、掌握发热激活物、EP、中枢调节介质的种类;掌握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基本机制。
3、熟悉发热时相及热代谢特点,发热时机能和代谢变化。
4、了解发热的处理原则。
九1、应激、应激性疾病、应激相关疾病、应激性溃疡、急性期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的概念和英语词汇。
2、掌握应激时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体液反应
3、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4、熟悉应激时机体的变化
十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概念及英语词汇
2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生机(难点)
3熟悉心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4了解其他内容
H^一1.掌握休克的概念
2. 掌握休克的常见原因和病因学分类
3. 掌握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
4. 掌握休克代偿期的微循环改变及其机制,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及患者临床表现
5. 掌握休克失代偿期微循环改变、机制、失代偿原因及患者临床表现
6. 掌握休克难治期多器官功能衰竭和DIC形成机制
7. 熟悉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和结构损伤,
8. 了解休克的病因学防治和发病学防治
十二1.掌握正常机体维持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机制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
2. 掌握几个重要概念:DIC、组织因子、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FDP、D-二聚体、鱼精蛋白副凝实验。
3. 掌握DIC的发病机制和其对机体的主要影响与机制。
4. 熟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类型。
5. 熟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与其作用机制和DIC的分期、分型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6. 了解DIC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十三1.掌握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改建、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等概念。
2. 掌握心肌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降低的主要机制。
3. 熟悉心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及诱因。
4. 熟悉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对心功能的主要代偿作用和不利影响。
5. 熟悉心肌改建对心功能的代偿作用及不利影响。
6. 了解心功能障碍的常见分类及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十四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
2. 掌握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特点。
3. 掌握呼吸衰竭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4.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5.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
6. 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十五1.掌握肝功能不全和肝性脑病的概念。
2. 熟悉肝性脑病的分类。
掌握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氨中毒学说。
3. 熟悉假性神经递质、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和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4. 了解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5. 了解肝肾综合征概念和发病机制
十六1、掌握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定义。
2、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及临床发病过程。
3、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4、熟悉肾脏的基本功能、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及原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发病过程。
5、了解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