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经济学重点难点

信息经济学重点难点

在引入主题之后,就进入实证研究的核心——数据的收集与测量
应该根据主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证方法
结论及其讨论
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处理,从而得出与假设相应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讨论。
3、博弈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
新古典经济学:
价格制度——每个参与者的决策是独立的。
基本假设:
市场是竞争的
信息是全的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完全市场的信息没有可能成为商品,也没有市场价格。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不可能存在一个所谓的能够无偿提供完全信息的拍卖人。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可能失灵,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也就有可能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均衡。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
不对称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
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是对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肯定,它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在经济信息领域的具体表现。
信息不对称以人们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对称为基础。
具有信息优势的市场参与者很自然地产生了对那些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的有利地位,并且凭借信息优势“剥削”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由此形成的市场权力构成了垄断的基础之一。
经济外部性(Imperfect competition):当生产或消费的某些外在的影响未被包括在市场价格中时,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不确定性可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两类,其中,外生不确定性通常是指自然、政策、市场的不确定性。
市场部确定性可以简单解释为人们对市场的无知程度。企业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掌控能力决定了其所获利润。
第一节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1、信息经济学的规范研究
规范分析的基本框架:经济学研究的“四步曲”
。2、信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文献综述反映研究主题的发展水平、动态及其发展路径,需要对主题从历史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证分析
根据风险理论,市场参与者按风险偏好分成三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三类分别对应凹型、凸型和直线型效用曲线。
不完全信息是微观经济学讨论的假设前提,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市场价格机制可能失灵。此外,经济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4、墨菲法则对不确定性的认识
5、风险规避的措施
第三章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
信息经济学重点难点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1、传统经济学假设条件
在信息经济学之前,微观经济学假设中几乎都包括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这两个最基本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也称为理性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
局中人、行动和结果被统称为博弈规则。
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在给定信息的条件下,运用博弈规则预测均衡
(一)局中人或参与人(Players)
(二)行动(Actions)
(三)信息(information)
(四)策略或战略(strategies)
(五)收益或支付(payoff)
(六)均衡(equilibrium)
3、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
第2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1、信息的经济作用
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程度
估计和确定经济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2、信息的分类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3、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不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分析的拓展
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也译为市场不灵、市场失败或市场缺陷,它指市场配置均衡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通常表现为:不完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指某个企业对其价格绝对的或是部分的拍卖权。当企业对其价格拥有绝对拍卖权时,市场表现为不完全竞争的极端形式——垄断;当企业对其价格拥有部分拍卖权时,市场表现为寡头或是垄断竞争。
完全信息假设是指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其它假设:完全竞争假设、稀缺性假设(资源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制度假设(既定的市场经济制度)、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
2、信息经济学假设:
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
阿克洛夫首先提出的不对称信息市场更好的贴近了现实,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市场上商品的异质性。
均衡是指所有局中人的最优策略组合或行动组合,或者均衡 是指用博弈中的n个局中人每人选取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结果(outcome)是指在博弈结束后,建立博弈模型者从行动、支付和其他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策略组合是一组策略的集合,而结果指感兴趣的一组变量的取值集合。有时,不同的策略组合可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产品是独立的
个人决策的分析:收入—支出(价格),收益最大化
博弈论基本假设: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信息是不完全的
特征:每个参与者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等。
局中人、策略和收益是最基本的要素,这些基本要素通过行动和信息构建成一个博弈过程。
均衡策略(equilibriumstrategies)指局中人在最大化各自收益时所选取的策略。
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是一种无论另一个局中人采取什么行为自己都采取最好行动的策略。
优势策略均衡(dominantstrategyequilibrium)是对每个局中人都是最优策略时的均衡。
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局中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
4、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定义--集合方法表述: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