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 第4章1:行政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第4章1:行政公文写作
(五)按载体形态划分
纸质公文:纸质材料
磁介质公文:磁性材料
光介质公文:感光材料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
公文的结构,总的来看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公文的外部形式: ——格式,即国家标准规定的固定格式。
公文的内部组织:
——内容,即公文的主体部分。
一、行政公文的格式
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
适用于向上级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 机关汇报工作、 工作、反映情况、提 报 反映情况,回 出建议,答复上级机 告 复上级机关的 关的询问 询问
适用于向上级机 关汇报工作,反 映情况,答复上 级机关的询问
(二)按行文方向划分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报告、请示、意见、议案)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命令、决定、通知、通告、
体
1、提供主题检索标识; 2、确定复本送达范围; 3、提供公文印制责任者、时间等。
□抄送:市档案局,市经贸委。
□天开电化有限公司办公室
二○○五年一月二日
版
2005年1月印发□
记
格式要素
《条例》
原《条例》
原《办法》
份号
无定义。“绝 有定义。秘密公 密”、“机密”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 文应当标明份号。 级公文标明份数 号。 标注于版心左上 序号。标注于版 角。 心左上角。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 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一)按适用范围分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
事项。
文种选用常见问题
目前,这两种文种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请示、报告混用 如《关于请市领导出席XXXX活动的报告》 《关于申请XXXXXXXXXXXXXXXX的请示》 《关于上报XXXXXXXXXXXXXXXX的报告》 b.请示、报告并用 如《关于召开第XX届党代会的请示报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
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
情况。
(一)按适用范围分
定义和要求基本 涉密公文应当分别标 一致,标注于版 注密级与保密期限。 心左上角,份号 下。 定义和要求基本 一致。标注于版 心右上角。
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二)公文文面格式要素
3、版记: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包括:
版记中的分隔线、
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页码
00001 1、表明文书的法定权威和信息源; 机 密★一年 2、确定文书的处理缓急和安全要求; 特急 3、为文书的科学管理提供分类标识和检索途径。
适用于发布、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 传达要求下级 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 机关执行和有 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 通 关单位周知或 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 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 知 者执行的事项, 批转、转发公 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 文 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文 种
新《条例》
旧《条例》
旧《办法》
适用于对重要事 项作出决策和部 署、奖惩有关单 决 位和人员、变更 定 或者撤销下级机 关不适当的决定 事项
文种
新《条例》
旧《条例》
旧《办法》
适用于公布行政 法规和规章、宣 布施行重大强制 命令 性措施、批准授 (令) 予和晋升衔级、 嘉奖有关单位和 人员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 律公布行政法规和 规章;宣布施行重 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有关单位及人 员
文件:特急、加急,电报:特 紧急程度 提、特急、加急、平急
密级位置 份号下方(首页左上角)
成文日期
无规定,多用阿拉伯数字
汉字
文种适用范围表述主要变化对照表
文 种 决 议 新《条例》 适用于会议讨论 通过的重大决策 事项 旧《条例》 用于会议讨论 通过的重要决 策事项 用于对重要事 项作出决策和 安排 适用于对重要事 项或者重大行动 做出安排,奖惩 有关单位及人员, 变更或者撤销下 级机关不适当的 决定事项 旧《办法》
一、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作者的专任性:作者必须是法定作者。(职述/代拟) (二)受体的特定性 (三)功能的权威性:代表国家权力和意志,传达制发机关的决策和 意图。 (四)程式的严密性:具有特定格式、写作层次与转述来文的方式。 (五)处理的程序性:制发和收文办理的相关程序。 制发:草拟 审核 签发 复核 缮印 用印 登记 分发 收文:签收 登记 审核 拟办 批办 承办 催办
(三)按机密程度划分
绝密级公文:涉及国家核心秘密内容的文件。
机密级公文:涉及国家重要秘密内容的文件。
秘密及公文:涉及国家一般秘密内容的文件。
(四)按紧急程度划分
依照行政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划分:
特急件:特办紧急,一般需要在24小时内送达和办结的公文。
急件:一般指需要在72小时内送达和办结的公文。
公文的字体、用纸、制版、装订、眉首、式样等各项设
置均有相关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标准A4
纸型,同时对文件版型作出调整。
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
文处理工பைடு நூலகம்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党政机关公
文格式》(GB/T 9704-2012)。
纪要与决定:适用对象、表达等方面有区别。 决定、命令(令)通报: 适用范围和程度不 同。
文种选用常见问题
一、缺少文种 三、文种重叠 二、使用非法定文种 四、生造文种
五、文种作为公文标题
六、文种混用
七、同类公文使用不同文种 八、错用文种
文种选用常见问题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
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种。 1.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上级批复; 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2.公文内容不同。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明理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公告与通告:使用者、发布内容、公布范围上 有区别。 通知与通告:主要是适用对象有区别。 通知与通报: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意见与报告:行文方向和内容有区别。 意见与请示:行为方向和内容上有区别。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请示与报告:对上级要求、行文时间、文种性 质和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与函:行文时间、方向、功能、结果上有 区别。
通报、批复、意见、纪要)
平行文:向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行文。(公告、函、知照性通 知) 多行文:既可向上、又可向下,还可平行的行文。(意见、函、会 议纪要)
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决议与决定:主要区别是是否经过会议集体讨 论并表决通过。 决定与命令:使用权限、使用和表达上有区别。
公告与公报: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内容 简要,公报较具体。
份号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 标题 主送机关 正文 附件说明
发文机关署名 成文日期 印章 附注 附件 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页码
(二)公文文面格式要素
(二)公文文面格式要素
1、眉首部分 2、主体部分 3、版记部分
党的机关公文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比较(已废除)
党的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处理依据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用纸规格 种 类 A4型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A4型
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 13种:命令(令)、决定、 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 议案、报告、请示、批复、 会议纪要 意见、函、会议纪要 文件:特急、急件,电报: 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标右上角。 右上角,信函在武文线下左 边。
A4型公文用纸页边及版心尺寸
(一)公文用纸及印装格式
4.页码
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
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
5.标点
采用规范全身标点,注意符合中文排版规范。
6.装订
左侧装订,采用骑马订,无法用骑马订时采用平订。
(二)公文文面格式要素
完整的公文格式包括18项
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
1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9704-2012),2012年6月29日发布, 2012年7月1日实施。
一、行政公文的格式
1、用纸格式 2、印装格式 3、文面格式(重点) 4、特定格式
(一)公文用纸及印装格式
第四章 行政公文写作
教学目标
熟悉行政公文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和行文 规则
熟练掌握行政公文的写作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特点和分类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简称行政公文),是公文中最 重要的门类之一。
构成要件:
1、特定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2、特定的形成过程——公务活动。 3、特定的拟制规范。
天开„2005‟3号
眉
首
关于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通知
各分公司,各处、室: 主 1、传达行文意图; 为贯彻瓯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档案工 2、表明文书的生效时间和法律凭据; 作若干意见》(瓯府[2005]2号)的精神,加强本公司及下 属单位文书档案工作,· · · · · · · · · 。 3、表明行文关系和主送范围。 附件:1、瓯江市人民政府· · · · · · · · · · 意见 2、瓯江市档案馆· · · · · · · · 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