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图表题9-曲线图
( )
• 例1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作用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 是 ( ) • 横坐标表示呼吸作用强度,纵坐标表示K+吸收量。呼 吸作用强度与K+吸收量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有明确水稻对 K+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随着横坐 标呼吸作用强度增加,ATP的产生量增加,进而纵坐标K+ 吸收量增加,但由于ADP、Pi和酶的数量有限,ATP的产 生量最终趋于平稳状态。这样纵、横坐标的联系就清楚了。 答案:C。
种群数量——时 间 (寄生)
阴生植物、阳生 植物的光合强 度——光照强度 C3植物、C4植物 的光合强度—— CO2浓度
根、芽、茎生长 ——生长素浓度
种群数量——时 间 (竞争)
• 2 解题的基本思路 • 此类题的基本解题原则是:单因子变量。 即先找到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然 后再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相关的结 论。
答案:①4 2.5 ② 16 ③ 54 ④ 1.4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
• 当图2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时,25℃条 件下,60分钟时间内氧气的净释放量为50毫升;图1中纵坐标 表示氧气释放速度,此氧气释放速度应理解为每小时净释放的 氧气量;25℃条件下,纵坐标为50毫升/小时时对应的横坐标 为4千勒克司。同理,当图2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 总量时,根据图1中光强度为0千勒克司、温度为25℃时氧气释 放速度为-20毫升/小时可知:在25℃条件下,呼吸作用每小时 需氧量为20毫升,因此此时氧气净释放速度为50-20=30(毫升 /小时),对应的光强度为2.5千勒克司。 • 若该植物呼吸商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 的O2量为20毫升,放出的CO2量为20×0.8=16(毫升)。 • 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每小时放出O2总量为50+20=70(毫升), 说明光合作用每小时需要CO2总量也为70毫升。除去呼吸作用 所放出的16毫升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量为7016=54(毫升)。 • 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需要 CO2总量为70毫升;1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需要CO2总 量为50毫升。所以,70/50=1.4。答案:①4 2.5 ② 16 ③ 54 ④ 1.4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
1.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 2.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3.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 4.ATP产生——O2浓度 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 6.反应速度——底物 1.酵母菌CO2产生——O2浓度 2.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数 3.种群密度——源自虫剂使用 DNA含量——前、中、后期
C
答案:(1)逐渐提高(2)不为零,因为 在b实验条件下,呼吸速率不为零 (3)A、B、D。
A
B
• 此题坐标曲线中,包含有4个变量,即:温度、净光合速 率、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其中,温度、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是自变量,净光合速率是因变量。依据单因子变量原 则,当研究其中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时,其余两个 自变量应视为不变。比如,当研究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 之间的关系时,应确定温度和光照强度不变。如温度为 30℃、光照为全光照时,可由A点作垂直于横轴的垂线与 曲线c、d交于B、C两点,显示出不同的CO2浓度与净光 合速率的关系,即可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 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此法,也可得出:在一定范 围内,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升高。再比如: 当研究温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时,应确定CO2浓度 和光照强度不变,如c曲线显示的就是:在全光照、CO2 浓度为0.03%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 净光合速率随之升高,超过这个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 高,净光合速率随之下降。曲线的最高点为最适温度。
• 总之,生物坐标曲线题中的信息相对隐蔽,解答 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给出的信息;读 图时要运用数学知识,看坐标轴的含义,看曲线 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对多曲线图采 用单因子变量原则,逐一分析后进行综合。同时 对比各图和曲线间的相互关系。对坐标曲线变化 的因果关系和趋势及其产生的原因要清楚,然后 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文字表达要准确,尽量用 课本上的术语表述;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 绘图要清晰规范。
相关变量
1.酶的活性——PH 2.酶的活性——温度 3.生长速度——生长素浓度 4.种群增长率——时间 5.可再利用元素——叶龄 种群数量——时间 (在无环境阻力) 1.杂合子数量——杂合子自交代数 2.无氧呼吸——氧浓度 3.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 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 例4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 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 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 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 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 • 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 • 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 • 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 • 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 ) •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 例5 下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2表 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 关系,请据图回答: • ①当图2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 别是在光强度为 和 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 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 毫升。 •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 毫升。 •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 15℃时的 倍,这主要是因为 。
• 总之,双曲线和多曲线题基本的解题思路 同一单曲线题差不多。应注意各个击破, 先分后总;注意比较、分析不同曲线的差 异及相互关系;注意利用数学中的有关知 识,如斜率、辅助线等。切不可胡子眉毛 一把抓,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
• 二 定量曲线 • 在定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数量更为准确 表示生命活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伴随着 一些生物量的计算,此类题难度较大。最常见的 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无氧呼吸与有氧呼 吸之间的生物量关系,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 DNA的数量关系等。 • 解题思路:①认真审题;②在对曲线进行定性分 析的基础上,注意观察曲线上关键点的横坐标和 纵坐标的相关量;③利用生物学原理进行计算。 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第40题(3)小题:
• ③述线是根本。“坐标曲线题”最终考查 的还是对曲线的理解,以及对坐标曲线形 状、数值的正确描述。例如,曲线的走势 怎样?曲线何时开始上升?何时趋向平缓? 何时出现转折?引起转折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根本之所在。
• 例3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 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 • 因为 。 • (2)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 • 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 此题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物量。在胰蛋白酶 作用下,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底物逐渐减少,生成物逐渐增多,由于 底物量一定,底物被耗尽时,生成物量不再增长。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胰蛋白酶 • 浓度,可以增加反应的速度,反应的时间更短, • 但生成物量不变。
答案:(1)底物量一定,底 物已被消耗尽。(2)见下图。
• (二)双曲线和多曲线 指在一个坐标系中,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不同 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 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图例
相关变量 种群数量——时 间 (共生) 种群数量——时 间 (捕食)
图例
相关变量 果实发育、果实 不发育——是否 授粉 恒温动物、变温 动物的耗氧量— —温度 厌氧生物、好氧 生物的呼吸强度 ——氧气浓度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变量增加而不变
• 2 方法和步骤 • 凡坐标曲线都离不开点和线,因此“识标、 明点、述线”是解决此类题目的一般方法 和步骤
• ①识标是基础。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仔细 识别坐标图中纵坐标、横坐标所表达的变量,找 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 础。纵、横坐标的联系有的比较明确,有的则比 较隐蔽,需首先利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联想、 推理,找到纵、横坐标联系的“桥梁”,然后通 过此“桥梁”将二者挂起钩来,才能真正找到纵、 横坐标之间的联系。坐标上的曲线,实际上是 “横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只有搞清楚图 像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正确 地分析,解答所给问题。
• ②明点是关键。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 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 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 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它曲线的交叉 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 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 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 例2 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 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 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 ) • A.若a点在a,b点b2时 •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 • 此题图中,a点表示:当空气中CO2含量为a点所示值时,光合产量为零, 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呼吸作用消耗量相等,a点为CO2补偿点;b点 表示:当空气中CO2含量为b点所示值时,光合产量为m,超过b点所示值, 光合产量不再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趋于平缓,图中c点为CO2 饱和点。当a点左移,意味着C3植物在CO2含量更低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 用;当b点右移,意味着C3植物在CO2含量更高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不受 抑制,即相对扩大了C3植物利用CO2的范围。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