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枸杞介绍
靖远,靖远县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属陇西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
位居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腹地,东临宁夏海原县,西接白银区,南邻会宁县,北与景泰县、宁夏中卫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5809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5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7.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74万人。
靖远县位于东径104°18′—105°18′,北纬36°10′—37°15′,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7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235.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水土环境自古以来就是最适宜果树栽培的黄金纬度地区,也是枸杞的原产地之一,此地盛产优质的枸杞。
2012年,靖远枸杞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其产地保护范围为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北滩乡、永新乡、双龙乡、石门乡、刘川乡、大芦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远枸杞是靖远反季节蔬菜之后培育的又一地方特色优势产品。
为把靖远枸杞培育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靖远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有效手段,以基地兴产业,以产业带基地,不断加大枸杞产业的开发力度,枸杞产业规模不断培育壮大。
截止目前,全县枸杞栽培已遍布全县12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2.4万亩,年产干果1.6万吨,产值过10亿元,枸杞产业已成为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金果产业”。
同时,为提升枸杞产业产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靖远县加大枸杞深度开发和加工力度,积极扶持金杞福源等一批枸杞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培育打造出了“高原宏”、“晶安”等品牌,研发枸杞茶、枸杞蜂蜜、枸杞汁等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集技术研究、种植管理、产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靖远枸杞已迈入了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资料来源:靖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甘肃十大名果”之一的靖远枸杞,虽无人参之声望,虫草之名贵,但枸杞补肾养精,养肝名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靖远枸杞果形扁纺锤形或长扁卵形,果皮呈橘红色或红色,基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果梗痕,果皮薄而皱缩,籽小而少,味甘甜。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靖远、景泰的枸杞果实硕大、肉质饱满、色泽鲜艳、味道甜美,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成为枸杞中的上品。
靖远枸杞是优质的林果产品,深受广大林果产品消费者和采购商的喜爱,靖远枸杞干果畅销国内外。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
【服饰习惯】
这里民众的服饰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大腰裤短褂、汗衫、短裤、大襟棉(俗称“裹肚子”)、羊皮袄的自制粗衣,到六十年代后,男女服装皆向轻便短衣转化,有中山装、军便服、列宁服、工人服、学生服、青年服等名号。
布鞋式样有方口、八眼、牛眼窝等式样,还有机制运动鞋、解放鞋、皮鞋等。
帽子有解放军帽、鸭舌帽、棉绒帽等,农村妇女长时间讲究包头巾。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们的穿着习惯不断发展演变,讲究舒适大方,潇洒气派,追求艳丽美观,雍容华贵。
【风景名胜】
靖远作为黄河岸边一个古老的县城,这里也有多处名胜古迹:有古老的永和遗址;有新石器时代的庙洼山遗坟;有隋唐时期的寺儿湾石窟、北魏时期的法泉寺石窟等古老石窟艺术
宝库,有春秋时代游牧民族的艺术杰作吴家川岩画;有永安堡、三角城等多处古城堡遗址;有钟鼓楼、乌兰山等许多古建筑群体;有红军西征强渡黄河的虎豹口等一批革命遗址和近代名人故居墓葬。
乌兰山、哈思山、屈吴山、法泉寺、雪山寺、鹿鸣园以及黄河之上的铁桥、吊桥、水车等旅游胜地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美在粗犷,美在自然。
靖远县已注册和打入市场的枸杞品牌有“高原宏”等,其枸杞也被评为“甘肃省十大名果”;2008年,国家林业局把景泰县确定为“全国枸杞林业标准化示范区”。
由于枸杞种植的显著效益,靖远县后来居上,发展面积超过了景泰县;2012年,靖远枸杞成功为注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其产地保护范围为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北滩乡、永新乡、双龙乡、石门乡、刘川乡、大芦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靖远县山环水绕,地域辽阔,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
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