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研究课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题的来源;掌握确定课题的方法与原则;能够确立出合理的研究课题。
2.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观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合作分享的意识;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善于思考、创新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重点掌握确定课题的方法与原则;能够确立出合理的研究课题。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从自己发现的问题中提炼有研究价值的信息从而确立出研究课题。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点评法、归纳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六、教学过程【观看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2017年8月17日,巴中平昌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胡丁丹、袁祯阳、王睿的作品《紫花鱼灯草粗提取物对三种常见蔬菜害虫的杀灭性探究》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最早源自于两年前,小学生胡丁丹到乡下姥姥家玩耍,农村的风景让在城市里生活的胡丁丹着迷。
胡丁丹发现,姥姥家旁边山坡上有一株开着紫花的草特别,周围的草都有被昆虫侵害的痕迹,唯独这株草没有遭虫吃。
另外,牛儿满坡吃草,却惟独不吃这种草。
“为什么没有虫吃它,牛为什么也不去吃它呢?”这成了胡丁丹心中的疑问。
带着好奇,胡丁丹跑到坡上扯了一株紫花鱼灯草带回学校,找到辅导老师吴臻华。
吴老师看着胡丁丹好奇,就发动班上同学参与,成立兴趣小组一起研究。
后来,另外两名小学生袁祯阳和王睿也参与进来。
探索了一段时间,紫花鱼灯草的秘密被三位小朋友解开,成为了小小的“农药王者”。
在发现问题后,三位小学生在老师的辅助下,通过多方搜集资料,动手实验,自主探究,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收获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与能力,这种学习过程不同于我们常规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中学习方式叫做研究系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学生从自身需要和兴趣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研究性学习的类型1.课题研究:涉及自然、社会及自我的范畴(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技创新、生命与健康、安全与自救)。
2.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某一类应用性或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自我发展设计、家庭活动策划、校园活动策划、社区活动策划、创新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地一半。
所以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课题尤为重要,如何来确定研究课题呢?到底要研究什么内容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三)如何确定研究课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
1.问题来源播放视频,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存在哪些问题?炎炎夏日有三宝,啤酒海鲜和烧烤。
在炎热的夏季,来一次街头烧烤,几乎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然而“美味”背后是更大隐患,会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经营占道、质量安全无保证等等。
关于街头烧烤,它是否有研究价值?如果有,都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呢?(1)怎样快速穿肉串?(2)“羊肉串”是羊肉做的吗?(3)什么食物都可以用来烧烤吗?(4)烧烤时间与烧烤食品的质量有没有关系?(5)街头烧烤食品符合卫生标准吗?(6)街头烧烤的食品用的什么样的调味料?(7)肠胃有毛病的人能吃烧烤吗?(8)烧烤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不仅可以源自于我们自身的生活,还可以来自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技创新、生命与健康、安全与自救)。
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研究范围:自然现象的观察、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科学前沿、学科学习、生涯规划。
你能发现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2.问题的转化研究课题源于提出的问题,但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转化成研究课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提炼,与同学和老师多交流讨论,找到研究的角度。
(1)科学性原则指选题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要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现实,要符合人类认识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比如,要发明“永动机”的设想是违背科学原理的;再如,牛顿晚年证明上帝存在的研究课题也是违背科学性原则的。
(2)可行性原则即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人力:研究兴趣、基础知识、合作伙伴和指导教师。
第二物力:实验设施、研究地点、研究资料和实验材料。
第三财力:资料复印、调研费用、交通费用和实验费用。
第四时间:设计方案的时间、实验或收集资料时间、撰写报告时间和答辩时间。
(3)创新性原则是指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未知的或未做过的,如果有人做过了且其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已被大家熟悉,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研究了。
(4)价值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回答和解释某种现象和问题。
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应该侧重实践价值。
比如,街头烧烤的例子,其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烧烤为什么会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怎么治理?(四)课题的表述1.课题的表述要指明研究对象和方向:(1)研究对象—街头烧烤(2)研究方向—对环境的污染2.课题的表述有一定的格式:(1)……的现状和展望(2)浅析……(3)关于……的调查研究 (4)…对…的影响七、课堂小结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它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地一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试着去解决,下一个巨人可能就是你。
学情分析进入高中,面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同学们脑海里可能会产生种种疑惑,这是一门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课程,自然会有许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想问,比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怎么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又该怎么好好学好这门课程呢?”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研究性学习”仅仅是学习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等活动,那他们就小看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作用了。
这种想法也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研究性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对研究性学习充满兴趣。
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无穷魅力,体验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实践感悟。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一开始可以先给学生展示鲜活的成功地案例,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对于问题的发现可以从各个领域,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角度往往存在惊喜。
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从中提炼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自身的研究能力认识不到位,经常选择一些自己难以胜任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及时给出意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问题。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全程监督,发现学生研究过程中存在漏洞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
在老师的指导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所选教学内容适当、充实,教学时间的把握比较好,教师讲授与学生思考相结合,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旅行中的小故事导入整堂课,与教学内容融合的比较恰当,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接着以一段视频展示了一次比较成功且接地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活动的是三个小学生,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这段视频也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下面对于问题的引导也比较通俗,容易接受,整堂课的效果比较不错。
学生在发现问题阶段,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发现了不少问题: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男女生交往情况对中学生的影响?避免头发变油的方法?如何正确瘦身?如何学好物理?右脑对智力的影响?等问题。
可以看出同学对生活的细节观察的比较仔细,是生活的有心人。
而且从学生的提问中也可以发现同学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也不难看出,有很多学生提的问题不适合现阶段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讲授对问题的筛选原则,学生便可以做出取舍,提炼出值得研究的课题。
最后,通过展示成功地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生成最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整个过程,自然顺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材分析我校关于研究性学习开展,采用的是山东省普通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导书系列。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我校采用集中授课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首先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步骤、要求等,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变为课题,初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要兼顾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
不能只开展一种类型的研究学习活动。
本书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走进研究性学习活动”。
该部分重点介绍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含义和分类,以及课程的特点、意义、要求等。
第二部分“探析研究性学习活动”。
该部分主要以“确立主题与制定方案”“实施方案与活动体验”“成果汇报与评价反思”三个阶段为主线,系统的介绍了课题研究与项目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同时,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小问题,旨在引领同学们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深化对活动过程的认识和体验。
本节课节选自第二部分,本模块分三个课时进行,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节课的难度在于引导学生从发现的问题中提炼出适合研究的课题。
学生对于自身的研究能力认识不到位,所以,在选择问题上,经常会选择一些自己难以完成的课题,老师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并给出指导意见。
第三部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该部分提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专题和案例。
专题一是课题研究。
选取了社会诚信、环境保护、人生规划三个专题。
每个专题通过背景材料、可能提出的问题、由问题到课题和研究课题的选择等栏目,引导学生们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选题过程及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活动案例”等模块为学生提供部分研究案例。
专题二为活动设计。
以庆典活动、营销活动和宣传活动三类活动为例。
专题三是项目设计。
以创意设计、创造发明和工艺制作三类活动为例。
第四部分,本书向同学们提供了具体的、典型的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案例,这些活动都是高中生自己完成的。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鲜活的实例,以满足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需要。
在功能上旨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同学们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本教材。
评测练习课后反思本节课就是按我校制定的授课计划开展的。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个人认为本节课存在以下几点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语言不够凝练、通顺,个别地方存在重复和忘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