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3·广州一模)下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1~4题。
A.甲B.乙C.丙D.丁
2.该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D.南半球暖锋
3.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冷气团中的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4.短时间内气温变化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温由高到低依次为丁、丙、乙、甲;第2题,结合图中的方位提示,可知该地越往北气温越低,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
由于该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故为冷锋;综上可知,该锋面为北半球冷锋。
第3题,等温面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即为锋面,画图可知四处中位于冷气团中
的只有甲处。
第4题,短时间内,乙处将受到冷锋的影响,会出现剧烈降温。
答案 1.D 2.A 3.A 4.B
(2012·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
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5~6题。
5.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6.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
解析以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第5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
第6题,30~48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低压区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 5.C 6.C
(2013·韶关调研)下表为“株洲市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7~8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
温/℃
风力天气状况
11月28日22 11 微风秋高气爽
11月30日7 2 北风3级小到中雨
12月2日9 2 微风晴
7.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⑥⑤④D.③②①
8.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解析第7题,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
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影响,对应②;12月2
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
第8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早晨乒乓球台上会有白霜。
答案7.D8.A
(2013·江苏苏北四市联考)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完成9~10题。
9.该天气系统是()。
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为暖锋
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
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解析第9题,空气呈逆时针辐合运动,为北半球的气旋。
第10题,N处受暖锋影响,会出现连续性降水;M处为冷锋,冷锋过后气温降低。
答案9.B10.D
(2013·北京海淀)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13日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
12.11~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D.13日的日出前后
解析第11题,该锋线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且雨区主要位于锋后,应为北半
球冷锋。
第12题,冷锋过后,冷气团取代暖气团位置,气温降低。
答案11.A12.D
13.(2013·广东考前仿真卷)读“2012年11月广东省气温降水状况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2年11月中旬以来的降水主要由气旋活动造成
B.由于主要是冷锋造成的天气变化,所以降水表现出量大、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C.13日、19日都是降水后气温升高,说明这段时间的天气系统是暖锋
D.20~21日、27日降水增大是暖湿气流增强的结果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9日开始气温总体是在下降,而且每次降温都伴随降水,说明主要是冷空气活动造成降水,但冷气团势力不强,而暖湿气流却偶尔增强,所以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故选D。
答案 D
(2013·揭阳学业考)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4~15题。
14.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30°S,副极地低压带(北半球)
B.90°N,赤道低压带
C.50°N,副极地低压带(南半球)
D.60°S,赤道低压带
15.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判断此时节()。
A.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B.我国大陆东部盛行偏北季风
C.地表上的气压带向北移动
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解析第14题,从图中看,在50°N附近,出现气压高值中心;气压值最低处位于60°S附近,此处为副极地低压带。
结合选项可知C项正确。
第15题,从上题分析可知,50°N附近有高压中心,且该地位于90°E,因此该高压中心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
长江流域的梅雨发生在6,7月份,所以A项错误;我国大陆东部冬季盛行偏北季风,所以B项正确;
冬季地表上的气压带向南移动,所以C项错误;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所以D项错误。
答案14.C15.B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3·江苏宿迁调研)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其风
向为____________。
(2)图中②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__;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
称为____________。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________天气。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
第
(2)题,该地中心气压高,向外气压变低,为高压、反气旋。
第(3)题,①为低
压,会带来阴雨天气。
第(4)题,A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答案(1)C南风(2)高气压反气旋(3)阴雨(4)A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7.(2013·黄冈模拟)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1)此时,B地受____________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
(2)图中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地;甲地比乙地()。
A.气压高B.风力大C.气温高D.湿度大
(3)近日,将有________锋从④地过境。
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____________。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________(上升、下降)运动。
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地。
(5)结合“三国形势图”(下图),分析作为典型季风区的赤壁,冬季盛行偏北风,为什么会出现局部地区的东南风?试将赤壁设定在气压图A、B、C、D 中的相应位置,并从气旋活动的角度分析东南风的形成。
解析第(1)题,B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第(2)题,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c正确;甲地较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第(3)题,④地将受冷锋影响,①地将受暖锋影响,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第(4)题,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第(5)题,北半
球气旋的东侧吹东南风。
答案(1)高干冷(晴朗)(2)c B(3)冷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4)上升④(5)可能是受局部气旋活动影响。
如果赤壁处于上面气压图中的D处,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形成东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