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胜任力报告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2016年7月主要发现通过分析2015年北森校园招聘方案下胜任力的作答数据,重点研究了应聘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和金融业四个行业毕业生的测评数据,我们发现:●企业最关注的14项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表现更为出色的胜任力是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在追求卓越、坚韧性和规划安排上的平均分相对较低。
对互联网、金融、制造和房地产四个行业来讲,企业还提出了具备行业特点的“附加胜任力”要求。
●愿投身金融业的毕业生综合胜任力最佳,其次是房地产行业;愿意加入互联网的毕业生特点突出;制造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小。
●互联网行业求职的毕业生“爱思考”,在分析能力上远高于其他行业,而且更注意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较强,欣欣向荣的互联网行业确实吸引了很多“聪明人”。
但在抗压能力上的表现与其他行业差距较大,目标管理能力较弱,这些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发挥,而难以适应目前互联网快速增长的业务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房地产业求职的毕业生最具备“领袖气质”,他们抗压能力较强,最渴望成功,并善于在工作中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影响他人,这正符合目前房地产行业对于“未来领导之星”的管培生的重视。
但在分析能力上远低于其他行业,思考问题不够缜密,适应变化能力不足可能会令他们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可能会面临较大挑战,不能有效识别关键因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制造业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求职的学生整体胜任力水平排名靠后,人才趋于“更平凡”。
该行业的求职者在分析能力和抗压能力上的表现相对达到了全行业平均水平,能够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并承受一定的压力将工作完成。
但面临制造业亟需技术创新、走向“中国创造”的大环境,他们在诚实守信和创新能力上的较弱表现,较难承接产品质量和产品创新上的更高要求。
这样的状况下,企业更需要将精力投入到有效识别和吸引创新能力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身上,以支撑企业战略转型。
●金融业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几乎在每一项胜任力上都超过了全行业平均水平,“精英”形象凸显。
该行业的毕业生具有最好的准备度去迎接挑战和变化,拥有最出色的快速学习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如果他们能在追求卓越方面进一步提升,会更加锦上添花。
●各行业都有优秀的人才愿意为之奋斗,通过有效手段识别出他们是企业最需要的能力。
写在前面的话美国人力资源协会SHRM(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发布了未来10年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将要面临的九大挑战,其中最严峻的三大挑战是保留与奖励最佳雇员、发展下一代企业领导者、以及创造吸引最佳雇员的企业文化。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优秀人才的招募和培养都将是摆在全球HR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在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2015中国企业人才管理成熟度调查》显示,2016年位列人才管理工作第一的挑战为“关键岗位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继任者”。
北森观察到,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关键人才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并在努力尝试解决。
因此,令校园招聘发挥更大的价值就成为解决未来人才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确保“人才从娃娃抓起”。
除常规的校园招聘,针对毕业生的管理培训生、国际管培生、全球实习生计划等项目近一两年在中国企业界风生水起。
除少部分未来计划扩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会将毕业生的招募拓展到北美、欧洲等地的校园,最大体量的校招人才争夺仍然在国内。
每到秋季和春节校园招聘之际,各大企业便在大学校园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才管理成熟度高的企业对校园招聘的态度已经不仅仅是成本为先或效率至上,如何能找到未来的领导人才是他们关注的议题。
毕业生的求职意愿被看做风向标,它代表了学生及其家长和师长对行业未来走向的判断。
尽管毕业生总数逐年增加,企业似乎在校招季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发生着变化。
因此,全面了解毕业生的特点、求职意向、对行业发展前途的判断,能够帮助企业更明确地定位毕业生价值和角色、选择合适的区域招聘,以及在行业内外的人才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突破。
海量简历、人才同质化严重、和时间赛跑、和学生博弈的校招局面,迫使企业对于人才抢的更快、下手更准,于是很多企业选择借助第三方专业工具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来实现更明智的人才决策。
除了简历信息筛选、专业考试和智力/能力倾向测验的使用,基于人-岗匹配理念的胜任力测评(competency assessment)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校园招聘,企业可以定义适合岗位或企业的优秀人才画像,以此为标准去设定筛选漏斗,并快速定位优秀人才,提高招聘效率和招聘准确性。
毕业生是职场上的新新人类,除了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变,从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的转换,还必须经历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转换。
如何立足职场,应对压力和挑战,保持职业发展潜力,不仅是毕业生要面临的功课,而且也是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
研究框架及调研数据说明本报告所用数据来自2015年北森基层胜任力测评校园招聘方案的线上作答数据结果,受测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地区企业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
本报告使用的样本作答数据总量为239554人,覆盖了全国六大区域的366所高校,男女比例接近1:1,平均年龄为24.4岁,其中本科与研究生学历超过九成。
从总样本中抽取房地产(38017人)、互联网(51308人)、制造业(47669人)及金融业(58172人)四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胜任力测评系统为北森自主研发。
胜任力测评结果呈现的分数是依据原始分数与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后的标准十分,分数为1-10分,不同的分数代表了在该胜任力项上的水平高低。
北森基层胜任力测评所使用的GCF胜任力库(General Competency Framework)涵盖三大方面36个胜任力项,企业可从中选择对企业或岗位用人要求解释度最高的胜任力条目形成测验模板实施测评,这些胜任力被认为代表了企业最关注的人才素质。
本报告从2015年校园招聘采用了胜任力测验的企业所选择胜任力条目出发,提炼了各行业均使用频次较高的14个胜任力项进行分析,展现了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整体胜任力的特点。
同时抽取四个重点行业共性和特殊关注的胜任力项对行业吸引力等行业特点进行描述。
希望本报告的结论能为广大企业的校园人才甄选工作和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前沿、客观、具价值的参考信息。
高校毕业生整体胜任力描述理想毕业生画像数据显示,对于2015年高校毕业生,各行业企业均关注的胜任力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如图1所示。
其中自我成长7项、人际交往3项、决策执行4项。
一半胜任力来自自我成长类别,这显示企业不仅关注毕业生是否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更期待他们具备良好的成长性,这其中包括工作动机、态度、思维能力、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当企业界热议VUCA 时代的到来对组织发展产生的影响时,可以看到企业已经在对毕业生的甄选过程中植入了要求。
图1 2015年企业最关注的毕业生胜任力14项条目我们用上述14项能力描绘出企业心中的理想毕业生画像,可以看到:在深层的内驱力上,毕业生们要拥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能在工作中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思维上,他们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愿意学习新事物,并善于运用所学;对待外部环境时,能够较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压力情境,充满正能量,拒绝玻璃心。
在与人交往方面,他们愿意与人沟通,乐于表达,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赢得他人的认同,与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在团队利益前做适度的妥协。
在做事方面,他们对待事情认真负责,能够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考虑问题细致周全,并高效地推进和执行。
自我成长追求卓越抗压能力积极主动适应转变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坚韧性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影响说服决策执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规划安排高效执行综合胜任力分析图2描述了总样本毕业生在14个企业最关注的胜任力项上的平均水平以及各项胜任力得分前后10%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图2毕业生整体胜任力状况企业最关注的14项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表现更为出色的胜任力是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在追求卓越、坚韧性和规划安排上的平均分相对较低。
这表明,毕业生整体上能够适应现在越来越快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压力,也能够较好地适应越来越多的与他人分工协作的工作方式。
但同时,部分毕业生存在内部驱力不足,也许一时的压力环境他们能够去调节和面对,但长期困难面前的坚持相对缺乏,并且对事情轻重缓急的规划和安排能力稍显不足。
这也可能是由于在学校面对的是单一学习任务造成的,所以应届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快速职业化非常重要。
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各胜任力项中,毕业生整体在抗压能力、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和坚韧性这四项上的离散度明显较高,前10%和后10%的人得分差异较大。
这意味着毕业生在这些能力素质上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毕业生难以承受工作压力和挑战时,却有人可以积极面对困难,敢于承担更大的压力;有的毕业生缺乏学习意愿,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胜任工作时,却有优秀的毕业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快速积累知识和经验让自己具备职场的竞争力。
从学校毕业时,学生的起点大致相似,但因有了对此,企业需要通过测评工具将优秀者从众多的候选人群体中识别出来。
不同行业吸引毕业生在胜任力上的差异本报告选取了互联网、房地产、制造、金融四个行业作为重点分析行业。
从毕业生在14项企业最为期待的胜任力项的得分分布(图3)可以看到:不同行业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点,吸引的毕业生资源无论从技能水平,还是潜力特征、动机特点方面特征迥异均带有一定的行业特色。
总体来讲,希望投身于金融业的毕业生整体胜任力位于四个行业之首,这也展现了优秀学生对该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房地产行业吸引的学生胜任能力接近平均水平,好于制造业但逊于金融业。
互联网吸引到的人才最有特点,优劣势较为明显。
制造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图3四行业胜任力与全行业胜任力比较携薪资优势以及中国金融机构近些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持续增长,金融业不出意料地吸引到众多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相比其他行业,在金融业寻求机会的毕业生在绝大多数素质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例如他们表现出更为出色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出色的分析和学习能力也让他们能够在高风险高竞争的金融界奋斗下去。
然而,毕业生追求更高成就的欲望不强,工作中可能不太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去追求更高标准的工作目标。
互联网作为校园招聘最热门求职行业,因为其颠覆、变化、无限可能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毕业生的目光。
互联网行业的职位相比金融、制造甚至房地产,对于专业的包容性更好,这也让很多追求自由、个性、自我实现的学生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