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谢晓明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1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文章从创造性思维的五个方面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分合思维和直觉思维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创设;发散;类比;分合;直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坚持创新,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他们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另一方面,由于还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只是按教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他们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常常是被教师的思维“拖着走”,学生一直走不出教师思维的“势力范围”,这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务之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尝试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下面从创造性思维的五个方面即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分合思维和直觉思维来谈谈我是如何操作的:
一、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可以打破思维常规,解决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孩在井边玩,有个人就将一包糖果绑在竹竿顶上,要求不搭凳子,也不砍断竹竿,谁取下就给谁,孩子们尝试各种办法都失败了,有一个小孩灵感一来,将竹竿插到井里很快取到了;这个小孩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没有按常规思维考虑去爬高,而是设法使糖果的高度降下来,多么大胆而又神奇的解法啊!在生活中人们运用逆向思维发明了鱼钩、捕鼠器等;在解题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很多,如逆用概念、公式等。

平时教学中我们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同时也应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从某一特定的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向,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既是求异思维,又是开放性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的特点,利用发散思维常常会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由于发散思维加入了想象的因子,故可以极大地拓宽思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稍稍转换一下角度即可得越来越好的解法,一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然而一切又在情理之中,发散思维运用得多么自然流畅!
三、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就是在解决某个问题时,运用思维方法将彼此类似的、紧密联系的问题放在一起分析、思考,找出它们的共性,然后再由此推彼,获得新知。

类比的结果是猜测性的,不一定可靠,但它却有发现的功能。

例如工匠鲁班类比带齿的草叶和蝗虫的牙齿,发明了锯,德国人仿照鱼类的外形和它们在水中沉浮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数学家欧拉说过:“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

一般说来,如果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是相同的,或者虽然表面上无共同之处,但在某种观点上或某一抽象层次上是相似的,我们就可以运用类比由一个对象的属性去创造性地设想另一个,然后再给予论证,这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由未知先退到已知层面上来,获得思路后再应用到未知层面,这种以退为进的思维常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类比思维通常是发现新结论的重要手段。

四、分合思维
分合思维是一种把思考对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并,然后获得一种新的思维产物的思维方式。

分合思维包括分离思维和合并思维。

人类利用分离思维想到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去除杂质;利用合并思维将热水瓶与茶杯合并发明了保温杯,将衣服与裤子合并发明了连衣裙。

其实在我们做数学题时也是离不开分合思维的。

五、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不经过复杂智力理解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

其特点是以熟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为基础,使思维跃进、越级,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或设想,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

我在教学时曾经设计过这样一道题目:从甲地到乙地,快车需要3小时,慢车需要4小时,如果慢车先离开甲地半小时,快车再出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慢车?一位学生很快就得出结果3÷2=1.5小时,这位学生平时就爱动脑筋,积极思考,总结规律,拥有这样坚实的基础,因而能运用直觉思维快速得到答案;这种由直觉思维发现的东西后来大都可以证明,直觉思维是思维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创造性的成分,波利亚指出:“直观的洞察可能远远超前于形式逻辑的证明”;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庞加莱认为:“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启发点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智力兴奋,在竞争的氛围中自主地释放出大脑的创造性能量;因
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褒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