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必修3)-[自动保存的]_PPT课件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必修3)-[自动保存的]_PPT课件

3.土地开发
(1)北大荒→北大仓
(三江平原)
进行水利建设 建立国营农场
北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
北大仓
商品粮基地 油料基地 糖料基地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现状, 你能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么?
地广人稀,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 农业
松 嫩 平 原 的 小 麦 丰 收
目前,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9倍多,“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成就斐然,然而,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 垦总局却做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 荒地?Why?

目前,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多,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范围 地形
气 候
植被 其他
自然地理特征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 分布
地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物
南部 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部
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
北部 寒温带
( C)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 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2.东北地区地跨的温度带是( D ) A.暖温、中温、寒带 B.亚热、暖湿、中温带 C.暖温、亚寒、寒带 D.暖温、中温、寒温带
3.有关东北沼泽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 B、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 C、应全部开垦为耕地,充分加以利用 D、要有计划地保护沼泽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3400—4500℃ 地区和新疆南部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 荞麦,后冬小麦复种
玉米、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 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 加冬油菜或冬小麦
滇、粤、台的 热带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三 江平原将不再开垦荒地。Why?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沼泽的作用:
①蓄水池,水源地; ②珍禽栖息地; ③调节气候; ④改善生态环境.
“地球之肾”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沼泽湿地
当堂巩固:
1.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答案] (1)A (2)D (3)A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
黑土主要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2.土地资源丰富 a.东北平原—我 国最大的平原 b.宜耕荒地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4.东北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 的原因是( D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例2] (2012·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 变率大,易导致旱涝灾害;人口、经济密集,需水量大但 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需灌溉补偿降水不 足,但蒸发旺盛易导致次生盐碱化;纬度较高,位于冬季 风、寒潮主要移动路径,多风沙、寒潮灾害等。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和监测预报等方面。
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温度带 范围 黑龙江省北部、
寒温带 内蒙古东北部 东北和内蒙古大
中温带 部分、新疆北部
≥10℃ <1600℃ 1600—3400℃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 春小麦,大麦、 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 大豆、玉米、谷子、 高粱等
一、自然环境
1.范围
俄 内
蒙古 蒙 古 东 部
罗 黑龙江
黑、 吉、辽 东 北 地 区 内蒙古东部
吉林

辽宁 朝

地形
基本特征 地形单元 分布格局
3.气候
400mm
大 兴 安 岭
800mm 1000mm
400mm 800mm
3、气候:
——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纬度:40º-53ºN 经度:115º-135ºE )
冻土
超链接
[课件演示更形象 见配套光盘]
[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 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 完成(1)~(3)题。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1000℃
春小麦、大豆
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 温带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则主要分布在偏南的长白山地)
广布冻土和沼泽
3.气候
寒温带
温度带
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3.气候
暖温 带
4.气候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热量由南向北递减
5.植被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 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小枣树 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故多冻害。台风 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 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 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 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 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
辽宁南部: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3600°C)
气温
中部: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1000°C—3600°C)
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马铃薯、大豆(1000°C)
降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