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备考微专题讲解
在新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关系到最终成绩,所以下来在训练讲评进行微专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主干知识的掌握!此次训练是第三次周日测试题。
从主观题开始: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孔子吸取《周易》智慧,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不但要知天命,更要“畏天命”,他从“仁”出发,提出“钓而不纲(结网),弋不射宿(巢宿)”,把不合时宜的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斥为“不孝”。
在孔子看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提倡“节用而爱人”,赞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摘编自任俊华等《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材料二: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东南地区被围垦的湖泊达数十个,“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大量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之灾明显增多。
朝廷多次下诏禁止围田并展开废田还湖行动,但这些禁令并没有很好执行,围湖围田皆为豪宗,且政府为安置流民,时禁时围,东南地区盲目围田的势头始终持续。
——摘编自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及影响。
(8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古代生态环文明的思想与实践的主干知识。
首先,学生们务必解读好材料的观点,结合材料观点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1问是结合材料跟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材料已经有“知天命,还要畏天命”、把滥伐幼树和捕杀幼兽为“不孝”就知道孔子的生态思想是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并且要取之有度,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还要节用!
第2问是考查南宋时代东南地区围田现象严重的原因与影响。
也是必修二主干知识的人地矛盾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清楚,老百姓为何要围田?不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吗?但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又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恶化,对老百姓带来非常严重的水患,所以,我们应该总结反思得失,收到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1、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取之有道,持续发展;热爱自然,融入自然;节用资源。
2、原因:北民南迁,人地矛盾突出;政策不定,执行不力;生态意识淡薄。
影响: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易引发自然灾害,破坏农业生产;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古代县衙几乎就是“一人政府”,“皇权不下县”使得基层正式官员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
自先秦到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
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
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
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乡村社会秩序。
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
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
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
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摘编自林辉煌《“皇权不下县”治理方式的历史两面性》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12分)(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19题是小论文的题目。
本题考的是新课标非常重要的内容: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等!
参考答案:
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
(2分)
论证: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一个家族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利用这些财产,可以资助年轻人的教育,以便他们担任乡官里有机会进去官僚队伍,保护他们亲属的利益;这些财产还有周济族内穷苦者和赈灾之用。
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管理者,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
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的乡绅有限自治。
论证: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乡绅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代表,他们又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总结,小论文的作答,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能够把自己的思想结合材料要求写进去,就能够得分。
关键是学生比较怕做小论文的题,一看就先紧张起来,根本忘了耐心审题,所以经常会得不了高分!所以,在这里,再次强调,只要把你的答案写进答题区,按照三步奏方式写满,走出考场,你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