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齿轮传动
1. 简述为什么开式齿轮传动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答:因为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磨粒磨损的速度比产生点蚀的速度还快,在点蚀形成之前,齿面的材料已经被磨掉,故而一般不会出现点蚀现象。
2.蜗杆传动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
答: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和能自锁等优点而获得广泛的应用。
但蜗杆传动在啮合面间将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摩擦发热大,效率低等缺点。
故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
当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箱体外壁增加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
(2)在蜗杆轴端设置风扇,以增大散热系数;
(3)若上述办法还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可在箱体油池中装设蛇形冷却管,或采用压力喷油循环润滑。
3. 有一闭式齿轮传动,满载工作几个月后,发现硬度为200~240HBS的齿轮工作表面上出现小的凹坑。
试问:(1)这是什么现象?(2)如何判断该齿轮是否可以继续使用?(3)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1)已开始产生齿面疲劳点蚀,但因“出现小的凹坑”,故属于早期点蚀。
(2)若早期点蚀不再发展成破坏性点蚀,该齿轮仍可继续使用。
(3)采用高粘度的润滑油或加极压添加剂于没中,均可提高齿轮的抗疲劳点蚀的能力。
4. 若为直齿锥齿轮和圆柱齿轮所组成的两级传动,锥齿轮应置于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答:由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组成的两级传动中,锥齿轮一般应置于高速级,主要因为当传递功率一定时,低速级的转矩大,则齿轮的尺寸和模数也大,而锥齿轮的锥距R和模数m大时,则加工困难,或者加工成本大为提高。
5. 在一对大、小齿轮的直径和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减少齿数z、增大模数m,会否降低计算接触应力σH或计算齿根应力σF?为什么?z和m选择原则如何?
答:因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取决于齿轮分度圆直径的大小,若仅改变齿轮的模数或齿数其积不变,则轮齿的接触强度就不变;而弯曲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模数的大小,增大模数m ,将会减小齿根应力σF 。
z 和m 选择原则:
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通常取z 1=20~40;对闭式硬齿面及开式传动,取z 1=17~20;对高速、易发生胶合的齿轮传动,荐用z 1≥25~270。
闭式软齿面传动的传动尺寸主要由接触疲劳强度决定,其弯曲强度较富裕。
因此,在保证传动尺寸(如中心距a)不变且弯曲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宜选用较多的齿数和较小的模数。
采用较多的齿数,重合度增大,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同时由于模数的减少,齿高降低,轮齿切削加工量减少,齿面滑动系数减小,有利于提高轮齿的抗磨损和抗胶合能力。
闭式硬齿面和开式传动,应以保证弯曲强度为主,应适当选取较小齿数(z 1≥Zmin),以免传动结构尺寸过大。
模数应符合国家标准模数系列。
对于传递动力的齿轮,m ≥1.5~2mm 。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考虑磨损对齿根弯曲强度的影响,将计算出的m 值扩大10%~15%。
6.闭式软齿面齿轮进行接触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闭式硬齿面齿轮进行弯曲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开式齿轮传动进行弯曲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答: 闭式软齿面齿轮进行接触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闭式硬齿面齿轮进行弯曲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轮齿折断 ,而开式齿轮传动进行弯曲强度计算针对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
7. 如图所示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电动机功率P=3kW ,转速n=970r/min ;高速级m n1=2mm ,z 1=25,z 2=53,9105121'''︒=β;低速级m n2=3mm ,z 3=22,z 4=50,mm a 1102=。
试求(计算时不考虑摩擦损失):
(1)为使轴II 上的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较小,确定齿轮3、4的螺旋线方向(绘于图上);
(2)绘出齿轮3、4在啮合点处所受各力的方向;
(3)β2取多大值才能使轴II 上所受轴向力相互抵消?
解题要点:
(1)齿轮3、4的螺旋线的方向如题图解所示:
(2)齿轮3、4在啮合点所受各分力F t3、F t4、F r3、F r4、F a3、F a4的方向如图示:
(3)若要求轴II 上齿轮2、3的轴向力能相互抵消,则必须满足下式:
F a2=F a3,即13
233312tan tan ,tan tan ββββt t t t F F F F == 由轴II 的力矩平衡,得2
23322d F d F t t =,则 11
31231323tan cos /532cos /223tan tan tan ββββββ⋅⨯⨯===d d F F t t 得 13835.0910512sin 106
66sin 532223sin 13='''︒⨯=⨯⨯=ββ 即当97573'''︒=β时,轴II 上所受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8. 图中所示直齿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双级传动装置,动力由Ⅰ轴输入,小圆锥齿轮1的转向n 1如图示,试分析:
(1)为使中间轴Ⅱ所受的轴向力可抵消一部分,确定斜齿轮3和斜齿轮4的轮齿旋向(画在图上)。
(2)在图上分别画出圆锥齿轮2和斜齿轮3所受的圆周力F t 、径向力F r 、轴向力F a 的方向。
(垂直纸面向外的力用⊙表示,向内的力用 表示)。
9.试画出主动蜗杆与从动蜗轮在啮合点处所受到的各个作用力(Ft、Fr、Fa)的方向。
解:受力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