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听课评价语

初中物理听课评价语

初中物理听课评价语篇一: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一、评价的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项目”、“权重分数”和“评价要点”等三部分组成。

“评价项目”包括教学目标(的)、要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五项(各项内涵在这里不作叙述,其具体内容详见评价量表);由于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分别给各项配有不同的“权重分数”(见评价量表);“评价项目”可看作是母项目,“评价要点”可视为这个母项目的子项目。

每个“评价项目” 一般可由2一5条“评价点”组成,每一条又划分为A、B、C三个级,并分别绘出赋分或赋分范围。

评价量表中,每一条评价要点的要求,即为该条的A级标准,达到这个要求的可评为A级;基本达到要求,但有不足的,可评为B级;基本没达到要求,或有错误的,则评为C级。

二、评价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由学校领导、教科研人员以及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绝对评价),并鼓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评价。

利用观察法、测试法、问卷法和分析法等,把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以取得真实的评价结果,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其具体评价程序和方法如下:1.课前准备评课人员要在课前熟悉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授课教师的教案,了解该课的教学目标(的)和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并熟悉评课量表,掌握评课的指标体系和标准。

2.专心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评课人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做到听、看、记相结合。

听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与研讨;看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记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欠缺。

3.检测效果评课人要及时收集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的达标训练情况,特别是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测试的达标情况。

必要时,也可以在课后用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有代表性的测试或问卷、座谈,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4. 评分划等课后,评课人员要各自独立地根据听课记录,针对评价量表中的“评价项目”、“评价要点”的标准,确定每条评价要点的等级和得分。

然后,把每一项指标中子项目指标的得分相加求和,得出每一项的得分。

最后,把各项的得分相加求和,即得出每一个评课人对所评课的评价总分。

将多个评课人所得评价总分相加求和,再取其平均值,即得出评价小组对所评裸的评价的总平均分数。

为了增强评课的科学性,避免相差1分,2分论高低,因此要把总平均分数转换成等级。

其转换标准是:优秀课:85分以上;达标课:70-84分】一般课:60——69分;差课:59分以下。

5.评价的结果以定性的语言描述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来反映评价结果。

(1)写出评课意见评课人要对所评课的优缺点作出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认真听取授课人的自评意见,待取得授课人的认定后,对所评课综合写出评语。

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2)反馈评课结果评课负责人要把评课的等级和评课意见反馈给授课人,使评价产生正效应,充分发发挥评课的导向、激励、改进和选拔的功能。

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百分量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百分评价量表篇二:物理评课用语各位老师大家好!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今年我们山东省组织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省初中物理学科共推荐了近800节优课。

在今年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对这些优课进行了观评课,现在我们将对这次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下面介绍一下参加这次评课的专家,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团队的专家常永和老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王恩华老师,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的刘庆云老师,我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孔祥龙。

王恩华:今年省教师教育网平台为每位老师推送了6节优课,要求老师们对这6优课进行观评课,并写出观评课报告。

我们对平台推送的这些优课和老师们提交的观评课报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供老师们参考、学习。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优课中展现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简要说明老师们提交的观评课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

现在我们先重点来讨论优课。

孔祥龙:首先谈谈优课的优点。

PPT2:1.注重实验教学及实验创新PPT3:2.注重物理过程体验和科学方法教育PPT4: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PPT5:4.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PPT6:5.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下面我们分别通过具体的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刘庆云:1.注重实验教学及实验创新PPT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实验可以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规律提供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通过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实验中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成功的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用视频1:周岩“趣味魔术实验引课”下面先请看周岩老师的趣味实验引课:播放视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有所创新。

周老师利用“魔术”仅仅用了短短20秒的时间,就紧紧抓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动力,把要你学转化为我要学,成功的用最小的时间代价高质量的引入了新课。

新课后,周老师抓住学生急于揭秘的心态,通过演示和介绍制作过程,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弄清其中的道理,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身边器材做实验。

这个自制的“魔术”道具,在本节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未知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促进了探究活动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引用视频2:王芳“红液瓶学生实验”下面请看王芳老师设计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学生实验:播放视频借助直观教具创设实验情境,并针对学生即将进行的实验设置疑问,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间接兴趣为直接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求知状态。

王老师利用自制的“红色小液瓶”,先设疑把它放在热水中,再放在冷水中,玻璃管中的液柱会有何变化。

一个女同学猜想“热水中上升,冷水中下降。

”“猜的对不对呢?大家一起实验探究-------”.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经验,学生就容易理解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这个实验充分体现出王老师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

瓶瓶罐罐做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

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物理实验,既可以降低实验成本,还有助于物理与学生的亲和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引用视频3:梁颖“托里拆利实验前的铺垫小实验”下面请看梁颖老师在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前,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利用简单器材做的铺垫性实验。

播放视频梁老师巧妙的利用“激励”措施——“喝可乐”,先是分析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大气压的作用。

然后逐步加长吸管进行实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吸取饮料会越来越不容易,并由此提出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度会不会无限高呢?这个实验在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给学生认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提供了台阶,为托里拆利实验打好“埋伏”,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器具、材料等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王恩华:2.注重物理过程体验和科学方法教育PPT3: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建立起了庞大的物理学知识体系,还创建了许多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的渗透物理学中的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

这一方面在很多老师的优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我们来看两个课例。

引用视频4:吕华颖《牛顿第一定律》之理想实验法我们先来看吕华颖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段。

播放视频吕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渗透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我们知道,“理想实验”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得出结论或规律的一种方法。

因为它弥补了实际中无法直接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或规律的缺陷,因而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吕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得出了结论;还让学生回忆前面的哪个学习内容也用到了这种方法?强化并加深了学生对“理想实验”这种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将来把“理想实验”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用视频5:李慧《液体的压强》之科学方法我们再来通过“液体的压强”这节课的教学片段来看一下李慧老师又是怎样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的?播放视频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在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对“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之后,李老师直接抛出了“你都知道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科学方法进行回顾,在学生答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后,师生一起就猜想到的因素使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研究这一问题。

随后李老师又拿出“液压计”,介绍在实验中如何使用压强计来显示液体压强的大小,并解析了在压强计上哪里用到了“转换法”。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时,哪些科学方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解或已经学会,哪些科学方法是学生不那么熟悉的、还需要老师指导、点拨,哪些实验技能学生已经学会或已经熟练,哪些实验技能是学生还不曾接触、还需要老师指导,即在科学方法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准确地把握学情,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无疑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孔祥龙: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PPT4: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更为基础的目标。

学生如果具有了对事物的好奇心、热爱科学、尊重事实、乐于实践、理性思考、勇于创新、关注个人和社会发展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不仅有助于物理课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成长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物理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

结合具体的物理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是切实可行的。

引用视频6:卢可雷《内燃机》之德育渗透在《内燃机》一节教学中,卢可雷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开始的。

播放视频刚才的视频中由图片再现自然或生活场景,到科学的发现,再到科学家的故事,最后到由学生发表各自见解的基础上,卢老师概括出“这三个都是大科学家,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除了机遇之外,我觉得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知识基础,一个是留心观察和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知识基础,学过了内能的知识,就看你是不是个能做个观察的有心人。

”从学生的学习表情、学习行为和参与程度来看,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非常充分地参与到了学习中,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