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优秀课件
四、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 作者有何人生感悟?
1、人生忧虑劳顿,会耗损人的精力。 2、力所不争荣。
五、讨论:当你面对“力之所不及,智 之所不能”的时候,请结合古人或自身 实际谈谈你会怎么做?
作业:请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描绘出 一个景物片段。(字数不少于100字)
欧阳修 南山中学 彭娜
一、《秋声赋》以写秋声开始,初 闻此声,欧阳子有何反应?
悚然、异哉
• 二、此声“异”在何处?为什么会让欧阳
子感到“悚然”?他是如何描写秋声的?
细雨 波涛 风雨 金铁
时绵
变化急剧
秋 声
时烈
盈
耳
时显
来势猛烈
动
战士疾走 时隐
人
心
比喻,由小到大,由远及近, 魄
化虚为实,听觉
三、作者还列举了哪些与秋有关的事物? 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秋相关的事例吗?
刑官、 兵象、阴阳五行、音律等
中国文化中的“五”: 五时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性 仁 礼 信 义 智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 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礼记》
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 地始肃。《礼记》
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 《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 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 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送杨寘序》)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 (《六一居士传》)
四、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 作者有何人生感悟?
知人论世:欧阳修 他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
艰辛,23岁,中进士;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 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 新政”被贬滁州,后改扬州、颍州、应天府; 48岁那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 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 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 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 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此赋写于1059年秋,此时 作者已53岁。尽管这时他已威望通显,嘉祐三年 己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但他在二十 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几次被贬,历尽沉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