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偌大(nuò)一鳞半爪(zhǎo) 蝙(biān)蝠千乘(shèng)万骑B.鼙(pí)鼓澧(lǐ)浦剽(piáo)窃居心叵测(pǒ)C.仓庾(yǔ)洁癖(pì)创(chuāng)可贴雷声殷殷(yǐn)D.呕(ōu)哑胡诌(zhōu)苍穹(qiónɡ)踉踉跄跄(qiànɡ)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飘渺峨眉鞭辟入里满腹经纶B.烽燧亲睐张皇失措含情凝睇C.松驰妨碍众口铄金振耳欲聋D.钗擘度假入场券钟鼓撰玉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旗帜的高张,合作共赢的________正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纽带,一些落后的相关地区正________呈现出繁荣的迹象。

但也要看到,国际社会中也有某些国家跳出来________我国,面对此挑衅,我们更要勇敢坚定地搞好“一带一路”建设,让心中的那________蓝图真正实现。

A.理想逐步指摘副B.理想逐渐指责副C.理念逐渐指责幅D.理念逐步指摘幅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多地气温骤降,由于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使民众在短短数日之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四季变换”。

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C.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D.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将是吸纳农民转移的主要地区,但这些地区都不同程度面临着建设用地指标管理限制,城镇建设用地紧张。

5.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B.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孟浩然、岑参,田园诗派的王维、高适、常建等。

C.“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D.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6.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二、文言文阅读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

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

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

”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

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

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

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

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

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

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

”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

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

在古,析言破律者杀。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后不许,犹坐免官。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

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隐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

”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

(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讫代不辱一人。

讫:请求。

B.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

籍:查抄。

C.秋官侍郎周兴劾之。

劾:弹劾。

D.罪当诛,请按之。

按:查办。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②讫代不辱一人③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

……”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

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

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

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

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

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B.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C.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D.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2)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

(3)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

三、句子默写8. 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举杯断绝歌路难。

(2)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4)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

(5)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

(6)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8)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

(9)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三峡星河影动摇。

(11)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

(1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歌阅读9.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nuó):揉搓。

(1)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

“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2】此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五、现代文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

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

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

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

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

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

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

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

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

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

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

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

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

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

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

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

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

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