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3章 营运资金管理

相关成本:
兑现时的转换成本;持有现金时的机会成本
假设前提:
公司的现金支出在一定时间内其发生额是均衡的,现 金的需要量可以预测,在这个期间内,短期有价证券可以随时 转换成现金。
现金余额 Q
Q/2
0 成 本
平均现金余额
存1 货模式下的现2 金流转假设 3
时期
总成本线 机会成本线
交易成本线
C*
现金余额
F每次转换成本 存货模式下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
(2)管理成本 (3)坏账成本
4、信用政策的制定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给予客户赊销的最低条件,通常以 预期的坏账损失率来表示。它表明公司可接受的信用 风险水平。
对客户进行资信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 行分析。
信用标准定性分析
1)5C评估法 信用品质(Character):
客户履行付款义务的可能性 偿债能力(Capacity):
第三章 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现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存货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 一、营运资金概念
❖ 企业生产经营中占用于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广义上指流 动资产总额,狭义上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额。
❖ 二、营运资金特点
❖ 回收期短,变现能力强,获利能力弱
❖ 三、营运资金管理内容
n
Y
ai xi
i 1
信用分析指标可以选择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已获
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多种财务指标,在用相应的权
重系数换算后,计算信用分数,并划分一定的信用等级
分数,表明信用风险的大小。
(2)信用条件
公司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主要包括 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率等条件。
例: “2/10,n/30” 思路:
客户的短期偿债能力 资本(Capital):
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 抵押品(Collateral):
当客户拒付或无力付款时,能被用于抵押的资产 经济状况(Condition):
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信用标准定量分析
2)信用评分法 信用评分法是对客户有关财务比率指标和其他
信用进行分析,并按照其信用影响程度进行加权平 均,从而得出客户综合的信用分数。
2.存货成本
(1)订货成本(2)采购成本(3)储存成本(4)缺货成本
3.存货经济批量的确定
(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假设条件 :
①存货的年总耗用量为已知的常数; ②存货的购买单价不变,无数量折扣; ③存货的日耗用量均衡; ④存货一次性到货入库。
库存量 Q
Q/2 平均库存量
0
1
2
3 时期
存货库存量与时间关系图
(3)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在信用条件未被遵守时,公司采取什么方 式收款。
首先,确定收账费用的投入量
坏账损失 机会成本
饱和点
收账费用 收账费用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关系图
其次,确定收账程序 当发现某些客户到期仍未支付货款时,公司
可根据预先确定好的收账程序有条不紊地及时加 以催收。 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向客户发出提醒信函; (2)向客户打电话催收; (3)派专人与客户当面洽谈; (4)对客户采取法律行动。
收款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经 济问题和技术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 公司必须优选收款人员,讲究收款技巧。
第四节 存货管理
存货是为生产和销售而储备的货物总称,包括 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 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等。
1.存货管理的目标
在存货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实现两者的最佳组 合,以最低的存货成本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进行。
2.现金管理的目的
既要保证公司对现金的需要,又要能降低现金的占用 量,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
3.现金成本
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短缺成本
3.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现金周转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 存货模式 因素分析模式
(1)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是通过预计年现金需求总量和确定 现金周转的目标次数来确定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TC B A C Q Q* 2AB
Q2
C
ABC分类管理
ABC分类管理的概念
对公司的全部存货,按照一定 的标准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按 品种重点管理,按类别一般控制和 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分类管理法。
这样,既可以加强重点控制, 又可以简化日常管理。
ABC分类管理方式
项目
A类
管理要求
严格控制
(2)控制付款 1)推迟支付应付账款 2)采用承兑汇票付款 3)合理利用“浮游量” 4)改进工资支付方式 5)力争现金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相适应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1.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在扩大的销售与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力求以比较 低的投资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取应收账款投资的更大收益。
2.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制度;客户调查分析,建立收账 责任制度;应收账款的日常工作管理。
3.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赊销业务资金*资金成本 赊销业务资金=应收账款平均额*变动成本率
【例】某企业年度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为100w,应收账款周转期 为36天,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成本率为10%。
控制对象
按品种
储存记录情况 详细记录
采购方式
按计划
检查方式
经常检查
领用方式
限额领料
B类 一般控制 按类制 一般记录 一般掌握 定期检查 一般掌握
C类 简便控制 按总金额 一般记录 按需要 必要时抽查 一般掌握
最佳现金持有量=预计现金年总需求量 现金周转次数






360 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前提条件: 首先,未来年度的现金总需求应该能够比较准确的预计; 其次,能够根据历史资料测算出未来年度的现金周转次数。
(2)成本分析模式
寻求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余额
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购买存货时,每次订货批量越大则每年订货次数越少,于是年订货 成本越低;但是每次订货批量越大则平均库存量就越多,于是年持有成本 越高。
所谓经济订货批量指的是使上述两种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成本
总成本 储备成本
订货成本
经济订货量
订货量
存货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Q为经济批量 B为每次进货费用 A为存货总需求 C为单位储存成本
先计算放宽信用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 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结果做出判断。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赊销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信用条件决策方案比较
某企业赊销甲产品,售价20元/件,变动成本为15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 40w。不提供现金折扣时,销量为10w件,应收账款回收期为45天,坏账损失 率为2%。采用“2/10,n/60”信用条件,销售量增加20%,70%顾客选择现金折 扣,坏账损失降低到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20%,该企业如何决策?
赊销
支票寄出 会计处理 银行过账
邮递 浮游 量
处理 浮游 量
存款 浮游 量
邮寄时滞 处理时滞 转账时滞
现金收款过程及浮游量产生示意图
企业客户
企业客户


收款中心

企业销售分支机构

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
当地银行存款
邮政专用接受信箱
通过存款支票和电汇将资金转移到中心银




企业中心银行

锁箱法和集中银行法
Q最佳现金持有量 TC F T K Q Q 2TF
T现金总需求
Q2
K
4.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
目标: 1、保证现金周转的安全 建立健全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遵 守相关条例法规 2、提高现金周转的效率
(1)加速现金回收
销售
清偿货
日期 信用期限 款日期
收到支 票 款可动 用日期
❖ 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现金的概念
现金是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这里的现金是一个广 义的概念,不单指库存现金,而 是指占用在各种货币形态上的资 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 其他货币资金等。
1. 公司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性动机(支付动机) (2)预防性动机 (3)投机性动机
公司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总成本线
机会成本线
短缺成本线
管理成本线
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持有量
(3)存货模式(鲍莫模型)
基本原理:
一个公司的现金余额可以看作是一种存货库存。当库 存下降到某一预先指定的水平,公司就销售有价证券以兑取所 需现金。当现金余额较大时,又去购买证券,以获得最大的投 资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