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罗含世系源流水之流派不同,各有其源;人之姓氏不同,各有其祖。
耒阳罗姓始祖罗含,生有七子,分为七大支系。
其后裔迁居永兴、安仁、攸县、茶陵、衡南、衡阳、衡山、衡东、常宁、桂阳等周边县市的较多,有迁居郴州、永州、邵阳、湘潭、长沙、株洲、益阳、常德等地级市的,还有迁居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罗含后裔,耒阳到现在已派衍六十代,大约6万多人,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
一、罗含及其上三代简述罗含,字君章,号富和,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九月十八日午时,出生于耒阳县兴业乡高冲(今耒阳市大和圩乡莲花村高冲),首配秦氏,生处端、处严、处正,次配田氏,生贵衡、贵春、贵传,三配李氏,生贵海。
据《晋书·罗含传》卷九十二记载:“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
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人口中,因惊起说之。
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
’自此后藻思日新。
弱冠,州三辟不就。
含父尝宰新淦,新淦人杨羡后为含州将,引含为主簿。
含傲然不顾,羡招致不已,辞不获而就焉。
及羡去职,含送之到县。
新淦人以含旧宰之子,咸致赂遗,含难违而受之。
及归,悉封置而去。
由是远近推服焉。
”西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罗含为湘州长沙郡主簿,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为长沙郡功曹,大兴三年(320年)为湘州始兴郡从事。
明帝永昌元年(322年)为长沙郡从事。
成帝咸和三年(328年)为荆州刺史陶侃督护,咸和五年(330年)为江夏郡从事。
咸康元年(335年)为荆州刺史庾亮的主簿。
咸康六年(340年)为荆州刺史庾翼的从事。
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参军,永和六年(350年)为尚书郎,永和七年(351年)为宜都太守,永和十年(354年)为襄阳太守,永和十二(356年)年为朗中令,升平元年(357年)为散骑常侍,升平二年(358年)为廷尉,升平四年(360年)为长沙相。
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为侍中。
海西公大和四年(369年)冬,77岁时辞官归故里耒阳,加封中散大夫,先居老家高冲,后居西湖塘。
东晋简文帝咸康二年(372年)十月十三日午时罗含无疾而终,享年81岁,三年后葬耒阳大义乡五雷仙山顶西隅。
罗含之曾祖罗彦,字俊英,汉后帝建兴三年(225年)为临海太守,配李氏,生二子:罗仁、罗义。
罗仁居耒阳,罗义配黄氏,生二子迁居江西。
景耀四年(261年)致仕居耒阳。
祖父罗仁,字履元,汉后帝延熙八年(245年)授光禄大夫,配张氏长娘,生九子:长子景东,配文氏四娘,生九子,迁居江西。
次子景南(即罗绥),居耒阳。
三子景西,配朱氏细娘,生八子,迁居江西。
四子景北,配胡氏六娘,生四子,迁居江南。
五子景中,配廖氏四娘,生七子,迁居广东。
六子景员,配杨氏三娘,生四子,迁居广西。
七子景佑,配何氏员娘,生三子,迁居福建。
八子景祍,配王氏婉娘,生六子,迁居永州。
九子景元,配武氏娩娘,生六子,迁居安仁。
父罗绥,字景南,后汉景耀三年(260年)为荥阳太守,配刘氏庚娘,生五子:长子罗瑛,号富雄,配彭氏,迁居江西泰和。
次子罗琏,号富贵,配黄氏三娘,迁居江西庐陵。
三子罗珏,号富有,配胡氏四娘,迁居桂阳。
四子罗珪,号富正,配李氏寅娘,迁居黄州。
五子罗含,号富和,居耒阳。
罗含生有七子:长子处端,次子处严,三子处正,四子贵衡,五子贵春,六子贵传,七子贵海,其后裔在耒阳分为七大房。
七大房源流简述如下:二、长房处端世系源流长子处端,字绪远,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配邓氏,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生,生一子:三郎罗溶,于安帝义熙二年(406年)卒,享年70岁。
次配陈氏,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生,生四子:四郎罗清、五郎罗源、六郎罗溪、七郎罗濂,于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卒,享年81岁。
处端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因战功卓绝授武功大夫,后升镇南将军,镇守边海。
辞仕后,率子从耒阳县城的西湖塘迁居马水良坡,开派马水罗氏。
于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卒,享年75岁。
夫妇同葬马水良陂猴山。
3世长子罗溶、三子罗源、四子罗溪、五子罗濂居耒阳县马水良陂(今亮源乡良坡村),次子罗清率子幼举从良陂迁居古酃县(今衡南县冠市镇坪田村),开派湘东罗氏。
罗源之子细一郎幼文、细三郎居马水,后裔无考。
罗溪之子储贤迁居衡阳县慕道乡。
罗濂之子幼才,大约于宋孝武帝年间(454一464年)迁居临湘县(今长沙市)黄甲溪,24世荣三时又从潭州(今长沙市)迁居安仁宜阳,开派宜阳罗氏。
(一)3世罗溶居耒阳马水乡支系罗溶,字秦川,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生,配樊氏,生四子: 幼学、幼成、幼武、幼滨。
罗溶于南朝宋高祖永初二年(421年),因征战有功授咨政大夫,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征为院事,授马军都总节度使。
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举兵伐魏有功封忠显侯。
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卒,享年86岁。
罗溶是含公后裔封爵最高的,名垂青史,为耒阳罗氏争得不少荣誉。
罗溶长子,幼学,字壮行,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配刘氏,生三子,元黄、元典、元兴居耒阳。
次子幼成,字集大,生于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配尹氏,生二子,迁居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吉水县)。
三子幼武,字亚文,生于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配陈氏,生三子,迁居江西庐陵县。
四子幼滨,生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配王氏,生一子,元章,居耒阳,幼滨后裔7世崇德迁居攸县。
3世罗溶世系源流:溶一>幼学、幼成、幼武、幼滨,幼学一>元兴一>知远、知遂、知遐为六世。
知远一>纹伟、纹倩、纹倬,纹伟一>忠宪一>承锡一>宗广、宗伟、宗仁为十世。
知遂一>纹光一>8世忠任,字士重,南朝梁大同十年甲子(544年)七月十六日申时生,配张氏,迁往汉阳汉川县。
知遐一>纹钦一>忠信,字常五,南朝梁大宝元年庚午(550年)十月十二日巳时生,配贺氏,生三子,迁往金华东阳县。
知遐一>纹铎一>忠佳,字作仁,南朝梁大宝二年辛未(551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时生,配胡氏,迁往武昌通山县。
10世宗广,字淮安,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生,配李氏,生宇成(即八一郎)。
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 授承信郎、副尉节干元帅,为罗氏争得不少荣誉。
贞观十七年(643年) 根据手抄记录,宗广第一次把罗含世系收录于谱,并撰写了耒阳《罗氏始修谱序》。
宗广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卒,享年81岁,夫妇同葬乌子江石福湾未山丑向。
10世宗伟生四子:八二郎宇耀、八三郎宇焕、八四郎宇熠、八九郎宇煌。
宗仁生四子:八五郎、八六郎、八七郎、八八郎,荣哲生二子:宇炳、宇灿,荣兴生一子宇崇,荣瑚生一子宇昭,荣琏生一子宇昞。
11世八一郎宇成、八三郎宇焕、宇炳、宇灿、宇崇等居耒阳马水。
11世八二郎宇耀,字容光,配朱氏,大约唐高宗乾封年间(666-667)迁往福建泉州晋江县,11世八四郎宇熠,字文祯,配史氏,大约唐高宗乾封年间(666-667)迁往贵州遵义怀德司。
11世八九郎宇煌,字若灿,配严氏,大约唐高宗上元年间(674-675)迁往河南南阳桐柏县。
11世八五郎、八六郎、八七郎、八八郎,大约唐高宗咸亨年间(67-673)迁往彰德武安县。
11世宇昭,字世序,大约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迁往陕西汉中南郑县。
11世宇昞,字明也,大约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迁往江西南平当涂县。
10世宗广世系源流:宗广一>宇成一>齐圣一>增瑞一>绍尧一>士懿、士琏,士懿一>令闻一祖创一>联棣一>汝翼、汝安。
祖守一>汝丛。
>汝辅、汝佐为十九世。
汝翼、汝安居马水上库,汝丛、汝辅居乌冲,汝佐迁往临武县。
19世汝冀,字扶程,宗广10世孙,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生,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授管军总辖知兵马事,配贺氏,生一子:章贞,居马水上库。
至23世念一郎时无后裔。
19世汝安,字静验,宗广10世孙,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生,配许氏,生一子:章明,自良陂猴山移居马水上库。
汝安于后梁末帝贞明元年乙亥(915年)卒,享年73岁。
21世章明长子策名生-子:公纯,居上库,次子策爵生二子:公升、公绪。
公升迁往浙江杭州钱塘县,公绪迁居浙江住州丽水县。
汝安后裔外迁情况:23世甲文迁往蓝山县。
24世时瑞迁往襄阳桃源县,时轲迁往永兴县。
25世际文迁往武冈县,际云迁往湖北公安县。
26世佐宗迁往山东安乐县。
27世洪遂迁往河南获嘉县,罗琬迁往衡阳县,罗文迁往会同县。
28世启延迁往湖北钟祥县,启翠迁往湖州德清县。
30世瑞突迁往宝庆府。
32世攀隆迁往常宁县,顺隆率子崇三郎罗熙、崇五郎罗熊与弟望隆迁往清泉县欧洞歧石。
35世宝真从军居苏州,惟真率子罗让迁居陕西。
36世仕谷率罗金、罗全、罗仝、罗令、罗仑、罗合等六子迁往广西柳州马坪县。
19世汝丛,字而后,宗广10世孙,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生,配樊氏,生一子:章甫。
章甫率五子从马水乌冲迁往临武县。
19世汝辅,字亮臣,号文炳,宗广10世孙,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生,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授进勇副尉节干元帅,配夏氏,生一子:章袞,居乌冲。
章衮生二子:策超、策建。
21世策超迁往云南罗次县古压巷口,策建迁往云南大理府云龙州禹甸。
19世汝佐,字默斋,宗广10世孙,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生,配谷氏,生二子,迁往临武县。
耒阳马水、洲陂、亮源、沙明等四乡罗姓,几乎都是汝安的后裔,分居在马水乡的东升村、马一村、小芬村、山岭村、山田村、积岭村、合江村、桃花村、湖得村、坪田村。
洲陂乡的沅江村、江塘村、膳田村、泉边村、燕中村、青绿村、陆新村、洲陂村、高升村。
亮源乡的良坡村、积明村、双丰村、合心村、良田村、桐木村、余升村、白马村。
沙明乡的和平村、三岭村。
19世汝安世系源流:汝安一>章明一>策名、策爵(其子公升迁居杭州钱塘县),策名一>公纯一>廷忠为二十三世。
23世廷忠,字一斋,即念八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生,配廖氏,生三子:时雍、时和、时穆。
宋太祖开宝辛未科(971年)进士,累官参知政事(副宰相),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授金紫光禄大夫,为耒阳争得不少光釆。
廷忠于宋开宝八年(975年)二修耒阳罗氏通谱,并写了《罗氏重修谱序》。
于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年)卒,享年73岁,葬橘子冲将军出洞形。
23世廷忠世系源流:廷忠—时雍一>际泰一嗣宋一>洪祥一>启佑绍宋一>洪成一>启迪时和一>际虞一>耀宋一>洪图一>启延时穆一>际会一>柄宋一>洪谔一>启鹏、启后、启衿为二十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