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2)育种方式Ⅱ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基因的表达。
(3)育种方式Ⅲ获得单倍体细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从花粉粒到单倍幼苗形成,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是。
(4)图A,B中所示的技术名称分别是、。
(5)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几种不同方式
B.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C.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7.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育种方法中,连线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荷斯坦牛——杂交育种 B.三倍体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诱变育种 D.抗虫棉花——基因工程育种
8.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较高,如果想要培育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品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13.B
【解析】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一种DNA分子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14.D
【解析】a一质粒DNA;b一限制酶;c一DNA连接酶。
15.C
【解析】基因型BB的植株花药基因型为B、B,且比例1/1,发育成的单倍体基因型为B、B比例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BB、BB比例1/1
17.(1)A与B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C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以得到基因型为 aabbdd 的种子,该种子可以长成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2)4年(3)单倍体育种技术。
【解析】(1)答案不唯一,还可A与C或B与C (2)杂交二代自交到种子长成植株就需两年,故4年。
18.(1)杂交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 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 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
(2)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则B、C形成的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
(5)G~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________。
9.B
【解析】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使后代性状稳定。
10.D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育种原理的理解,中等题。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核酸,病毒的重组只能类似于基因工程里面的重组。
11.C
【解析】杂交育种从F2代才出现性状分离。
12.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各种育种知识的过程、原理以及各种育种的优缺点比较。属于分析比较层次。方法①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选种是从性状分离时开始选种,从中选择所需要性状,连续自交纯化,A是错误的。方法②是单倍体育种,用F1 的花药培养成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对其幼苗进行处理,得到正常的植株,从中筛选。方法③是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方法④是太空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⑤是基因工程育种,比方法④优越,它能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优良基因转移,从而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人工诱变可培育出合成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C.种子长成植株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考点:育种方法的原理
点评:属于基础题,学生必需掌握区分清的内容。
3.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适用对象及结果。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染色体数目为正常植株的一半,应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人工诱变产生新的基因,但不会产生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种子长成植株的过程为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成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3)如果要缩短获得 aabbdd 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
19.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2.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
(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若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应有种类型(理论数据)。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机理是。
A.细胞工程B.太空育种C.单倍体育种D.基因工程
11.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体
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2.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成原理为基因突变
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5.“嫦娥1号”胜利奔月,神五神六胜利返回,这些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物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法①一般从F1开始选育
B. 方法②能产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倍体
C. 方法③的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方法⑤比方法④优越的是基因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转移
13.关于DNA分子探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分子探针检测疾病时应用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一种DNA分子探针可检测多类疾病
C.制备DNA分子探针时要知道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
A.航天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
B.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
C.航天育种技术作为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是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D.“太空种子”都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
6.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具盲目性,与其他几种育种方法相比其独特之处就是能够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考点:诱变育种的特点
点评:要分清各育种方法之间的不同。
2.C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育种方法的原理。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产生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21.(9分)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
①甲品种×乙品种→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
(5)第⑤种方法培育的新生物个体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此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同一氨基酸的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1.C
5.ABC
【解析】航天育种是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可缩短育种周期、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D项由于突变是不定向,不一定能产生好的产品。
6.AD
【解析】诱变育种对真核、原核都适用;无子番茄通常是用生长素来获得的。
7.B
【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多倍体育种。
8.C
【解析】
16.(1)ddtT,ddTt;13/16;病原体感染;寄生(2)RNA聚合酶(3)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4)克隆(或细胞核移植);人工诱变(5)单倍体育种(或育种方式Ⅲ)
【解析】育种方式Ⅰ是杂交育种,最终应选择矮杆抗病的纯合体。矮杆肉眼即能观察,抗病与否应用病菌感染鉴别;育种方式Ⅱ是诱变育种,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选育优良品种;育种方式Ⅲ是单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细苗后可直接获得纯合子,并能缩短育种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