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2013.秋.护理本.刘静【摘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与概括,本文归纳了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易发部位、诱发因素、治疗方法、预防及护理,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护理1 易发部位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外踝及耳廓,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长期卧床不变换体位时产生压疮最危险的部位[1]。

2 诱发因素机体营养状况差,抵抗力降低,如护理不当, 受压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发生压疮及其他并发症[2]。

2.1 外部因素:指外力因素作用于局部其外力包括压力、剪力、摩擦力。

2.2 内部因素:大小便失禁或出汗引起潮湿不清洁,对压力巨大的局部皮肤有严重刺激。

据报道小便失禁患者出现压疮的发病率是一般患者的5.5倍[ 3]。

2.3 身体因素:老年人的皮肤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 皮肤弹性减弱,再生修复能力低下,对外界的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下降,当机体长期卧床容易造成循环滞缓,致使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再加上老年患者全身营养及代谢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皮肤破损的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

2.4 社会心理因素:因缺乏自我护理意识或护士对病人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2.5 其他因素:我国烟民众多且往往烟龄长吸烟量大。

据统计吸烟者足跟压疮的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4倍,故吸烟量的大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

3 压疮的治疗3.1 早发现、早治疗、边治疗、边预防,将压疮治愈在萌芽中[5]。

3.2 按压疮分期治疗: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4.1 科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实行有效的措施。

据相关资料介绍,过程管理理论在压疮护理三级监控中应用,有效地使护理人员增强了预防压疮重于治疗的意识,加强了责任心,把降低压疮的发生作为护理工作目标之一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12]。

4.2 压疮的评估全面而持续的评估压疮的风险是控制治疗方案1.全身支持治疗现代学者认为营养问题在褥疮的形成与愈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营养支持疗法是治疗褥疮的根本措施。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消化吸收等功能减退,加之合并疾病存在,多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状况,影响了褥疮的愈合。

因此,应加强全身营养。

饮食上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并富含纤维素的软食,少食多餐。

对于老年痴呆或病情严重不能进食者,应予以鼻饲喂养;如有胃肠疾患影响消化吸收的病人,应予以静脉补充营养,如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液等,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从而加速褥疮的愈合。

2.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方法则应根据褥疮的分期进行合理治疗。

(1)Ⅰ期治疗:局部受压后出现皮肤发红,这是氧供应不足的表现。

因无皮肤破损,所以只要解除压迫、使其自行恢复血液循环即可。

亦可涂上凡士林、爽身粉以减少局部摩擦,但切忌对受压变红的软组织进行按摩。

因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低、汗液及大小便的浸渍往往使皮肤变软,轻微按摩也会加重软组织损伤。

(2)Ⅱ期治疗: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纱布进行湿敷,每3~4h 更换1 次,或用聚乙烯薄膜、水胶液敷料敷盖伤口,保持湿润以利于上皮细胞的形成及肉芽组织的生长。

但不宜用碘附、过氧化氢(3%双氧水)、0.5%次氯酸钠等刺激性消毒剂清洗伤口,以免损伤组织细胞。

总之,湿润和无刺激是促进此期愈合的关键。

(3)Ⅲ期治疗:首先应对伤口的坏死组织、焦痂进行清除。

其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清创法。

①机械法: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创面,以清除脓性分泌物;或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或拭子擦洗创面,去除腐屑。

②外科法: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用手术刀或剪子除去腐肉及焦痂,直到暴露健康组织。

③化学酶法:应用化学酶如纤溶酶(纤维蛋白溶酶)、胰蛋白酶、胶原酶等,以消化、溶解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2~3 次/d,直到伤口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为止。

注意:化学酶对厚的干焦痂不起作用,使用时应先清除焦痂。

清创后应设法刺激组织生长。

过去曾认为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刺激组织生长,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抗生素具有细胞毒性,不但不能促进组织生长,反而破坏有再生能力的细胞。

因此不能滥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碘可以刺激生长。

它在消除脓性分泌物、收敛创面、减轻疼痛及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应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创面,保持创面湿润的生理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但先决条件是保证无菌侵入,以免湿润条件促进细菌生长。

常用的敷料有生理盐水敷料、吸收敷料、藻酸钙敷料及液态保护剂等。

每天更换2~3 次。

伤口即将愈合时,可适当延长放置时间。

(4)Ⅳ期治疗:此期是褥疮最严重期,往往有窦道及暴露的肌腱、骨骼存在。

治疗的关键是清除瘘管内的渗出物及坏死组织。

可进行窦道内冲洗,湿润纱条引流,同时,对暴露的骨骼、肌腱应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进行覆盖,并定时更换,以保持湿润。

另外可依据褥疮的部位、大小、深度考虑使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缝合、游离植皮、局部皮瓣、肌肉皮瓣等。

并发症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预后及预防预后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因而修复能力差,愈合极难。

因此,褥疮是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原因。

预防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全身抵抗力下降,一旦发生褥疮很难治愈。

压疮发生的前提。

各班详细评估记录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动态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

长期以来对于压疮的评估,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仅凭护士个人经验来判断患者是否会发生压疮,受判断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国外对压评估量表研究较多,研究涉及范围较广,Pancorbo-Hidalgo等[13]对国外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使用做了系统的综述,发现Braden量表应用最多且应用领域也较广,在中国应用较多的是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和Waterlow量表这三种量表,修订版的Braden 量表是针对中国人所设计的,因此在应用上也逐渐推广[14]。

张春梅等[15]认为Norton量表对老年患者的压疮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王彩凤等[16]运用Norton.、Braden、Waterlow三种量表对住院老年人压疮预测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Waterlow量表在老年患者的预测能力较理想。

4.3 减压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

目前证实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压疮。

定时改变体位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适时翻身是卧床患者最简单有效方法,至少每2~4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扯、拽、推,使用足踝和足跟保护垫并建立翻身卡[17]。

患者改变卧位时采用水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18]、简易水袋[19]垫于骨隆突部位,可采用“支被架”减轻盖被对足部的压力,可使用直波式三马气垫床[20]、电动防褥气垫[21]、水垫和大浴巾[22]从而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和压力。

4.4 保护皮肤的完整性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是预防的重要措施,病人衣服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折,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干净,病人的各种分泌物、汗液、大小便等会刺激和污染皮肤,易致压疮,故对出汗多、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给予清理擦干,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对经常遗尿者应留置导尿,随时做到病人皮肤干燥舒适[23]。

使用便盆时若使用搪瓷便盆,便盆不应有损坏,使用时协助患者抬高臀部,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布垫或撒滑石粉,防止擦伤皮肤。

保持充分的液体摄入,制订个人的沐浴计划,洗澡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用力揉搓,使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使用不致敏、不含酒精的中性润滑剂(凡士林)。

有效的背部按摩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两手掌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作按摩,按摩力量应以刺激肌肉组织为度,压力均匀,按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 min~5 min,同时检查皮肤的受压情况,保证患者舒适整洁[24]。

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25],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须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将会加重损伤。

4.5 营养支持长期卧床及高龄患者的营养摄取不足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导致免疫力进行性下降。

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26],低蛋白血症也是直接影响压疮疮面愈合的因素,据报道在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会发生压疮[27],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针对性进行营养供给,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此外给患者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可促进压疮的愈合。

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28],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不能进食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29],水肿患者应限制其水和盐的摄入,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30]。

4.6 心理护理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患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急躁。

焦虑、孤独、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

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4.7 健康教育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压疮的良好手段。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压疮预防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从年老长期卧床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31],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结:要针对褥疮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消除局部因素(1)除去局部压力:①交换体位:每2~3 小时翻身1 次,避免骨突出处长时间受压。

②使用预防工具:局部可用环形棉垫、海绵垫、枕头、高分子人工脂肪垫等,缓解骨隆突处压力。

另外,全身用具种类也较多。

如压点移动性气垫,就是利用黑白充气囊交替膨胀与收缩,以此来移动压迫点分散体压。

此外还有灌水垫、电动式气垫等均能起到分散压力的效应。

但都不能完全依赖用具,仍要强调定时翻身,预防受压。

(2)保持干燥,防止擦伤:老年人皮肤褶折多,加之汗液、大小便失禁导致皮肤软化,应特别注意防止擦伤、撕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