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诊断:医学方面;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特教方面;分析研判会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学习成果的任何生理问题、心理过程或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的教学策略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教育方面;指使用测验和其他测量手段测量学生成就和行为,以便作出教育性决定的过程。

特教方面;评估包括各式各样的评鉴、估计、评价以及判断出有关特殊需要学生需求的技术和程序。

特别强调,调整过程以符合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不是试着让学生符合特别的评估程序。

教育诊断与评估: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服务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需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同时评估又包含有诊断的含义,二者之间有重叠,难以严格区分。

测量:是决定学生能力表现或成就水平的过程,在特教评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测量有多种形式,测验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行为观察、晤谈、填写评定量表、填写检核表以及临床评定等。

测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诊断程序,是较大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是用一组问题来产生一组分数或一些其他的数字结果。

特教工作者要依赖许多形式的测验来评估特殊需要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存在问题,包括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的非标准化测验。

生理状态:即身体检查与医学诊断,包括儿童的健康状况,如视力、听力、语言功能及家庭与个人病史等,通常由儿童本人、家长及医生提供评估资料。

对生理状态的检查,可分为【1】一般性的健康检查(身高、体重、呼吸、脉搏和血压、感觉、神经系统的检查)【2】病史询问(询问儿童母亲的妊娠史、询问儿童的出生史、儿童父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儿童的生长发育史)【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血液检查、尿味检查、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脑脊液检查)三个方面。

心理表现:即心理测量,包括智力发展、人格发展、情绪行为困扰状况、性向等,通常可通过心理测量来获得资料。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客观地测定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发展水平的手段,是一个对人的心理属性进行定量描述过程,基本上只涉及数字的收集,如给儿童的推理能力打一个分数。

心理测量的内容很丰富,种类也比较多,但常用于特殊评估与鉴定中的心理测量主要是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行为测验。

适应性为:了解和评估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特殊教育评估的重要项目之一。

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化及职业能力。

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指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

教育资料:即学绩考察与教师问卷,通常包括学业成绩、知觉动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条件的优劣等,通常由各任课老师提供资料,由班主任或辅导老师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