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语言文字复习大纲1

中国语言文字复习大纲1

1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二、名词解释(共4个,每个5分,共计20分)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复习参考题

1.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广义的语言各包含哪些内容?

狭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只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是人类社会用来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最常用、最发达、最严密的符号体系。

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准语言又称副语言、类语言,根据诉诸感官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等;图表、公式等;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符号、标识语言;其他视觉符号)、触觉的(盲文等)三类。

广义的语言其实包括了人类用于交际的所有手段,因此可以将广义的语言定义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符号”。

2.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哪些层次?请举例说明。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或曰潜在文化。

例子: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诸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饰,居住、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

制度文化是指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诸如饮食习惯、建筑工艺、卫生管理、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亲属关系、家庭财产分配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艺术生产、教育、道德、风俗、宗教、利益、 2 法律、政治、警察、军队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

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比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处于更深的层次上。

3.词语模

词语模由模标(上面例子中的“迷、盲、热、星、工程、炒”)和模槽两部分构成,人们根据表意的需要,可以较自由地把语素“压入”模槽中构成新词语,并形成以模标为标记的一个词语族。

4.方言的内涵。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包括哪七大方言区?

方言是在古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人们由于地理或社会原因被隔离时,就开始了方言分化,尤其表现在语音的区别上。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5.语言生活

运用和应用语言文字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可概称为“语言生活”。说话、作文、命名、看书、听广播、做广告、语言教学等等,都属于语言生活范畴。

6.共同语

共同语是一种超地区的交际手段,由于权利分配而获得合法的地位,并具有很高的威望,成为民族的一种凝聚力量。它是官方的、文学的、教育的语言,也可以称作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共同语前身又是一种方言。因此不同地区的人讲起标准语时,往往带有方言影响的口音,他们所讲的标准语可称为准标准语。

7.字母词

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希腊字母等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字母词既包括外来词,也包括国内社会利用西文字母创造的词。 3 8.语文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是一项涉及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除国家有关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外,语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各种传媒工作者,对此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语言规范化实际上就是按照汉语的发展规律,使之朝着应该发展的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语言的发展规律,“规范”就会失败。

9.语文现代化

所谓语文现代化就是语言生活的现代化。它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如何使我们的汉语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问题。

10.举例说明“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语言记录的文化首先在言语作品的内容上,如神话传说记录着史前文化,历史著作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其实,语言系统本身也就是一个文化世界,就在记录着人类文化。语言记录文化,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a我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钱来使用所以诸如“货、贡、资、购、财、贮”等与财货有关的字皆从“贝”。

b甲骨文中已有“牢、宰、家”等字,从字形上就看出这些字描画的是牛圈、羊圈、猪圈等,由此可知殷商时代畜牧业已相当发达,对牛、羊、猪等都已进行人工饲养和驯化。

c握手这种准语言也记录着一定的文化。今日的握手礼节是从原始社会表示信赖、友好的触握发展而来的。

11.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具有双向的影响和制约关系。”

语言和文化之所以相互影响制约,是由于语言的思维职能和交际职能决定的

杭州过去忌讳“离”,因此连其同音字“梨”也列入忌讳之列,这是“悲莫悲兮生别离”这种文化心态对语言的影响。因忌“离”,在吃梨子时要整个来吃,不能切开分吃,时至今日男女情侣吃梨时仍忌讳切开。这种特殊的习惯又是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是“梨”的语音造就了梨子不能分吃的习俗。

1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中文类通选 4 课程的看法。

第一、对于中文的学习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中文专业的学生的专业。

第二、对于中文的学习,对于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在现在要强调对于外文的学习,但是,有一个过硬的语言功底,特别是中文的功底,对于以后的就业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普通话和方言关系的认识。

方言是普通话不断丰富的源泉。在实际语言生活中,普通话很少有与方言泾渭分明的时候,普通话和北方方言尤其是北京话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普通话是超越各方言之上的汉民族共同语,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地方言的影响。普通话必须植根于方言才有生命力,否则就会僵化。

方言在现实生活虽然很重要,但绝不可能与普通话平起平坐或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长时间里与普通话共存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方言的地位,加强对方言本体及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1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外在标志和底层蕴涵”的理解。 如北京话婉转流畅,山东话朴实醇厚,上海话悠扬和谐,苏州话娇柔细润,天津话豪爽率直,东北话强悍粗放,广州话跌宕活跃。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也总是饱含着眷眷深情,“乡音未改鬓毛衰”就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

汉语各大方言都有自己的戏曲文化,地方戏曲都用当地方言来演唱,角色完全用当地方言来念白.

戏曲文化使当地方言升华为艺术语言,从而大大推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各地,用方言演唱的民歌种类也十分丰富,北方民歌的苍茫雄浑、南方民歌的柔和婉转,形成了南北气质的鲜明差异。

东北的二人转,其地道的“关东味儿、关东情”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

粤剧的南国风味离不开广东方音的特殊音系。这些都体现了。。。。

1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方言是文学语言的源头和生命”的理解。 5 例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以北京为背景,例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等。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儿

这些创作实践表明,作家都是通过运用方言来增强作品语言的表现能力,反过来又通过他们的作品把某些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词语介绍进了民族共同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1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方言文化勃兴现状的认识。

拥有十多亿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汉民族在地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吴、湘、闽、粤、赣和客家七大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权威化标准化和合法化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源于近代汉语,在13世纪尤其是宋元以后,汉语的流变呈现出两大趋势:在书面语方面是白话文学的产生,在口语方面是北方官话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并逐渐渗入各个方言区。 “五四”以后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更是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推向了权威和合法的中心,而各种方言则以一种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低级语言形式逐渐边缘化了。建国以后,为了便于国家的经济流通和文化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从1956年起正式在全国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此后,方言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以方言为语言载体的文化文本也渐呈式微之势。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从电影、广播到电视、互联网,方言作品出现了全面复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方言作品就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体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方言电视剧《孽债》(上海方言)、《山城棒棒军》(四川方言)、《傻儿司长》(四川方言》在全国的热播;电影《寻枪》中的贵州方言、《花样年华》中的上海方言;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站台》、《小武》、《踏雪寻梅》等“汾阳三步曲”中的山西方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还出现了方言小品、方言评书, 6 还有像《咱们东北人都是活雷峰》等在网上广为传播的FLASH作品。

随着电视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各省市、地区卫星频道的纷纷建立,“荧屏方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先是重庆卫视推出了《雾都夜话》,随后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创办了《阿六头说新闻》,广东南方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门的粤语卫星频道。

这些方言节目不仅在本方言区甚至在全国都拥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他省市、地区电视台也相应出现了许多以本地区方言为载体的电视节目,一时间仿佛上演了一场方言电视节目的“大狂欢”。

17.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语言生活中存在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看法。

当前语言生活中还存在一种可以称为“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东西。如:“可回收(Recyclables)/不可回收(Non-Recyclables)”,正确的翻译是“可回收(Recycling)/不可回收(unrecycling)” ,它只是在一些涉外场合、海外华人圈或一些知识阶层等出现。它们与所谓“洋泾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是英语字典与中国语法相遇的结果,它存在甚至可以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提供门户。英语在传播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本地方言、本国语言和本土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是必然现象。就像肯德基推出了“老北京鸡肉卷”一样。“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按照皇家英语的标准来要求中国人讲英语”;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式英语的宽容也不能成为胡乱使用英文的借口,在正式的场合还是应该用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

18.谈谈你对大众传媒与我国语言生活关系的认识。

1大众传媒当着党和政府“喉结”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构建政府与大众畅通的信息平台。

2普及科学知识,宣扬中华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