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解读-余雪平
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解读-余雪平
HBV DNA
重要 预测指标
HBeAg
HBsAg 精准定量
初治患者个体化治疗应用策略
新增HBeAg阳性患者BGT治疗策略,及具体基线状况
专家建议4: PEG IFN治疗可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的人群即根据基线水平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基线时 ALT高水平或波动; HBV DNA < 2×106-8 IU/ml或波动; HBsAg定量相对较低(低于25 000 IU/ml)。
初治患者个体化治疗应用策略—HBeAg阳性
专家建议5: 治疗期间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治疗应答调整治疗方案的原则和停药原则。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24周 HBV DNA下降<2 lg IU/ml, 但HBsAg定量>20000 IU/mL
24周 HBsAg≤20 000IU/ml且 HBV DNA下降<2lg IU/mL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治疗慢性乙型 肝炎专家共识解读
泉州市第一医院 余雪平
临床需求始终是《专家建议》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2007年 2010年
《专家建议》发布,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正确认识和应用干扰 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参考,解决长效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积累 不足的问题
《专家建议》2010版发布,在逐渐积累的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介绍干扰素个体化治疗与RGT治疗策略,满足对提高疗效的需求
2012年 2017年
《专家建议》2012补充版发布,针对临床更高治疗目标—HBsAg 清除,完善RGT治疗策略
《专家共识》2017版整合了2010更新版本及2012补充版本的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新增NA经治人群,肝细胞癌高危人群,特殊人群的 治疗策略,并提出目前应用干扰素尚待解决的问题
2017版《专家共识》发布背景及更新要点
免疫活动期
ALT较高水平[如2ULN, 甚至5ULN以上];
血清HBV DNA较低水 平(如1×106拷贝/ml 以下);
较明显的肝细胞炎性 反应坏死(如G2以上)
免疫再活动期
HBeAg阴性; 抗-HBe阳性; HBV DNA中到高水平
复制(> 20 000 IU/ml); 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成为HBeAg阴性慢乙肝
主要支持数据
治疗48周HBsAg定量<1 000 IU/mL的患者, 延长治疗可提高停药后的持久应答
HBV DNA<10000 copies/mL率(%)
• 治疗48周的HBsAg定量<1 000 IU/mL的患者实现96 • HBV DNA<10 000copies/mL的患者比例为80%,
周HBV DNA<10000 copies/mL的患者比例更高
临床治愈 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 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
(Clinical cure) 肝组织学轻微或无病变
2015中国
2015APASL
2015AASLD
2017EASL
慢乙肝治疗时机
慢乙肝治疗时机上,新增”免疫再活动期”
专家建议2:
慢乙肝患者,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只要处于免疫活动期和再活动期,且无PEG IFN禁忌证,均可以 选择PEG IFN抗病毒治疗。
44/98
0
0/16
< 1500
< 20 000 > 20 000
24周HBsAg 定量 (IU/mL)
100% 80% 60% 40% 20% 0%
54%
37%
15%
74/136
129/347
8/52
< 1500
< 20 000 > 20 000
24周HBsAg 定量 (IU/mL)
在受试者中的比例: 40%
主要支持数据
免疫活动期和再活动期均为慢乙肝治疗时机
免疫耐受期
免疫清除期或活动期 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
再活动期
HBeAg(+), HBeAb(-)
HBeAg(-), HBeAb(+)
免疫活动期1
ALT较高水平[如2ULN,甚 至5ULN以上];
血清HBV DNA较低水平 (如1×106拷贝/ml以下);
YES
NO
HBsAg降低至低水平(200 IU/ml)或相对基线明显下降
HBeAg稳定下 降或清除
延长PEG IFN治疗至72~96周, 追求临床治愈
延长PEG IFN治疗至72周, 争取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
停药随访
HBeAg未明显 下降
停用PEG IFN,换用/ 继续NAs
主要支持数据
治疗24周的qHBsAg可预测停药后24周的HBeAg血清学转换
Lampertico P,et al. Gut. 2013 Feb;62(2)290-8.
高于48周治疗的25%
100% 80% 60% 40% 20% 0%
80% 96周并随访1年
25% 48周
48周HBsAg 水平(IU/mL)
<1000
停药后1年HBV DNA<2000 IU/mL(SVR)
A组(48周) (N=39)
n/N(%)
P值
2/8(25)
B组(96周) (N=36)
n/N(%)
24周 HBsAg下降≥1 lgIU/mL,但 HBV DNA下降<2 lg IU/ml
继续PEG IFN治疗至48周
PEG IFN联合NA治疗至48周
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且HBsAg降至10 IU/mL或相对基线明显下降
YES
继续治疗至72周或更长, 追求临床治愈
停药随访
NO
停用PEG IFN,换用/ 继续使用NAs
43%
50%
40%
40%
30%
30%
20%
13%
20%
10%
10%
0%
0%
≥10%
<10%
应答率:停药后1年HBV DNA≤2000IU/mL 24周HBsAg定量下降
P<0.01
22.40%
≥10%
3.80%
<10%
研究方案:对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230例接受PEG IFN±LAM治疗48周的 HBeAg阴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至5年,并对其中120例所有时间点均有HBsAg数据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人种:亚洲人(67%)高加索人(32%)其他(2%) 基因型:A型(10%) B型(20%)C型(46%) D型(22%) 结果:停药后5年HBV DNA≤2000 IU/mL比例为23%、HBsAg阴转率为12%
新版《专家共识》是在2016年新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慢乙肝指南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长效干扰素治疗经验,对2012年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乙肝专家建议》进行更新。
• 主要更新
1. 慢乙肝治疗目标; 2. 慢乙肝治疗时机把握; 3. 个体化应用原则; 4. 初治患者个体化应用策略; 5.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中的监测、随访和不
发布背景
国际国内慢乙肝指南更新
2015年中国CMA指南 2015年美国AASLD指南 2015年亚太APASL指南 2017年欧洲EASL指南
Peg IFN治疗CHB临床研究深入
OSST研究 NEW SWITCH研究 ……
201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共识》 主要更新要点
Marcellin P, et al. Hepatol Int. 2013 Mar;7(1):88-97.
主要支持数据
治疗48周的HBsAg定量对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 HBV DNA持久应答有预测作用
• 治疗48周末HBsAg定量越低,停药后HBV DNA持久应答率越高
100%
88%
停药后SVR率(% )
个体化治疗应用原则
重点强调“HBsAg定量检测”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专家建议3: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应答情况决定患者的药物用量和疗程,以及是否停止治疗。 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HBV DNA、HBeAg和HBsAg定量检测,特别是HBsAg在指导治疗方案调 整中起重要作用。
86%
14%
34%
87%
13%
• 两项研究分别纳入544例和399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PEG IFNα-2a治疗48周,评估24周HBsAg定量与HBeAg
血清学转换率的关系
1.Liaw YF, et al. Hepatology. 2011 ; 54:1591-1599.
2.Piratvisuth et al. Hepatol Int.2013 Jun;7(2):429-36.
较明显的肝细胞炎性反应坏 死(如G2以上)
免疫再活动期2
HBeAg阴性,抗-HBe阳性; HBV DNA中到高水平复制
(> 20 000 IU/ml); 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成为HBeAg阴性慢乙肝
最佳治疗时机
图:既往HBV感染自然史分期及命名4
最佳治疗时机3
1. 万谟彬,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12):705-710.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5, 23(12): 888—905 3. Terrault NA, et al. Hepatology, 2016, 63(1): 261-83 4. 庄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7,7.
停药后24周HBeAg血 清学转换率(%)
停药后24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 (%)
• NEPTUNE研究1和Ⅲ 期临床研究2表明, HBeAg阳性CHB患者PEG IFNα治疗24周HBsAg 定量越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