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A卷)一、选择题开心果原产于伊朗,以“开心解郁”之功效而得名,只在原产地(下图为原产地伊朗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开心果才表现出最好的品质。
据此完成1~3题。
1.开心果树的生长习性是( )A.耐旱、喜光B.耐寒、喜阴C.耐涝、喜肥D.耐盐碱、喜光热2.早在1 300多年前,开心果树就已传入我国,当时开心果树最有可能集中分布在( )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南疆地区D.华北平原3.目前,陕北高原地区大力鼓励农民种植开心果树,其首要目的是( )A.增加经济收入B.改善生态环境C.促进产业升级D.减少劳动力流失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最冷月最低气温在0 ℃以下,但最冷月最高气温却在10 ℃以上,依据数值差异可以确定该地冬季并不十分寒冷;该地全年降水稀少,植被呈现荒漠景观;该地(伊朗某地)地处北半球,尤其夏季降水稀少,可知该地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强烈,作物不喜阴、不耐涝,B、C项错误;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因而可推测开心果树的生长习性应是耐旱、喜光,A项正确;伊朗深居内陆,为高原地形,该地的典型植物不耐盐碱,D项错误。
第2题,与原产地相比,我国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光照条件较差,降水较多,A、B项错误;我国南疆地区与开心果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最相近,在当时的农业技术条件下,开心果树最有可能集中在这里,C项正确;与原产地相比,我国华北平原温差较小,光照较弱,降水较多,D项错误。
第3题,开心果树喜干旱环境,在干旱地区种植,有利于水土保持。
陕北高原地区大力鼓励农民种植开心果树,其首要目的应是改善生态环境,B项正确;种植开心果树确实能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劳动力流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升级,但这都不是首要目的,A、C、D项错误。
答案:1.A 2.C 3.B(2017·陕西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所示某国以平原为主的区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热量D.水分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能源供应充足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劳动力成本低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减少蔬菜对外依赖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60°N附近的寒温带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热量不足。
第5题,本地蔬菜主要依靠进口,可见其种植历史短,生产技术一般。
该地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成本高。
由图可知该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能为温室培植蔬菜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未发展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前,城市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建设温室蔬菜培植基地能缓解蔬菜对外依赖程度,一定程度上保证本地区的蔬菜安全。
答案:4.C 5.A 6.D(2017·北京丰台区二模)下图为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方向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我国( )A.茶园面积重心东移幅度最小B.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C.茶业产值重心西移幅度最大D.茶叶产量重心东移幅度最小8.造成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是( )A.政策的支持B.科技进步C.劳动力廉价D.交通便捷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茶园面积呈西移趋势,A错;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B对;茶叶产值重心变化不大,C错;茶叶产量重心西移明显,D错。
第8题,政府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政策的强力支持是中国茶业生产重心西移的重要驱动力。
茶叶生产西移有利于发挥西部的生态优势,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A对;茶叶产业对科技要求不高,B错;西部地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是吸引茶叶产业重心移动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动力因素,C错;东部交通要比西部交通便捷,D错。
答案:7.B 8.A读下图,完成9~11题。
1999-2013年西安都市圈地区农业结构变化9.对图中西安市农业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科技D.气候10.西安市水产业比重极小的原因主要是( )A.饮食结构导致市场较小B.交通不便难以运输C.水资源缺乏,不宜发展D.全球变暖水温升高11.关于图中西安市蔬菜业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市中心的变化最剧烈B.产值先增加后降低C.蔬菜易腐烂变质是就地生产的主要原因D.所占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蔬菜业、果业等产业的比重上升,谷物种植业的比重下降,可以判断是西安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市场因素影响的结果(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
第10题,西安市位于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不适宜发展水产业。
第11题,市中心基本没有蔬菜业,所以其变化不剧烈;图中显示的是西安市蔬菜业的变化,而不是蔬菜业产值的变化;蔬菜易腐烂变质,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因而多在城郊生产;从图中可以看出蔬菜业所占比重有增加也有减少,而该时段,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由此可以判断蔬菜业所占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并不呈正相关。
答案:9.A 10.C 11.C二、综合题12.(2017·邯郸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凉蔬菜又称错季蔬菜,是指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25 ℃,多种植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高原上。
冷凉蔬菜“家族”里有菜花、甘蓝、娃娃菜、西兰花、洋葱、青笋等。
兰州辖区海拔1 500~3 300 m,是我国著名的冷凉蔬菜生产基地。
盛夏时节,兰州能够向上海、杭州、广州等南方市场提供20多个种类的冷凉蔬菜,弥补了南方沿海地区夏季因高温、暴雨等气象灾害导致的蔬菜供应缺口。
榆中县是兰州市冷凉蔬菜的主产区,2016年6月,受市场价格波动和南方蔬菜退市期推迟等因素影响,榆中县冷凉蔬菜出现严重滞销并遭大面积倾倒,给当地菜农带来较大损失。
图甲示意兰州市的位置和范围,图乙为兰州气候统计资料。
(1)说明兰州辖区有利于冷凉蔬菜种植的气候条件。
(2)榆中县菜农将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在海拔1 500~3 000 m的山坡上,试解释采用该种植方式的优点。
(3)分析近年来兰州冷凉蔬菜畅销南方市场的原因。
(4)为避免兰州冷凉蔬菜再次陷入滞销困境,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兰州地处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适宜冷凉蔬菜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光热条件复杂多样),蔬菜品质好;种植区海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虫害少。
(2)海拔差异大,利于充分利用光热、土地等资源;利于培育不同蔬菜品种,使上市蔬菜品种更丰富;利于错开蔬菜成熟期,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3)冷凉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利于蔬菜储存和远距离运输;冷凉蔬菜在南方沿海地区错季上市,供不应求(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蔬菜消费量大)。
(4)延长产业链,提高蔬菜加工转化能力,扩大蔬菜用量;加强市场监测,摸准市场信息;运用互联网开展订单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开展蔬菜收储工作,调节上市时间;建立冷凉蔬菜种植补贴(保险)机制,保障菜农收益。
13.(2017·德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
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
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
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
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
(1)分析与台湾岛东部地区相比,嘉南平原成为台湾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3)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
(4)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
解析:(1)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可从区域地形特点、灌溉水源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材料中说明了嘉南大圳在引水灌溉、农田排水等方面的作用;另外,结合嘉南平原的位置和地势特点推测,当地土壤的盐分含量较高,在农田灌排过程中,土壤盐分含量会有所降低,有利于改善土质。
(3)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可根据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的位置,判断流域内的水量、季节分配等,进而得知当地的水资源供应量。
(4)三种不同的作物同时种植并进行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同时,轮作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和保持。
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势低,热量条件更为充足);河流冲积形成,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便于灌溉。
(2)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利于泄洪,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的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增加耕地面积。
(3)(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
(4)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同时种植可以避免集中灌溉导致的灌溉水源不足问题;水稻、甘蔗和杂粮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