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模式探讨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模式探讨

2014 年 3 月 第 10 卷 第 1 期
A Study on Education Module for 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陈菁菁 陈粤超 张苇(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 湛江 524088)
CHEN Jing-Jing CHEN Yue-Chao ZHANG Wei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njiang 524088)
保 护 区 生 物 多 样 性 丰 富, 贝 类 3 纲 38 科 76 属 110 种, 鱼 类 15 目 58 科 100 属 127 种、昆虫类 133 种,鸟类 194 种。保护区内鸟 类 数 量 尤 为 繁 多, 种 类 丰 富, 这 得益于保护区的重要地理位置和 有 效 保 护, 保 护 区 位 于 国 际 重 要 候 鸟 迁 徙 路 线 上, 十 分 适 合 鸟 类 的栖息繁衍。 1.2 科普宣教内容
此外,一些社会团体和学生团 队的专业素质高,涉足领域广泛, 在绿色环保教育和公众参与方面有 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保护区可以与 他们合作,为他们提供一个锻练的 平台,同时也运用团体的专业知识 提升保护区的科普教育质量。 3.3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深化 教育成效
近年保护区开发了《雷州半岛 神奇的红树林》《漫步红树林》等 一系列乡土环境教育教材,内容丰 富、图文并茂、形式生动,并针对 教材开办数期培训班,但目前教材 主要在保护区的环境教育试点学校
保护区开展科普宣教的主要方 法可归纳为“请进来,走出去,动
起来”。 1)请进来。受保护区的邀请,
学校师生及广大市民可走进保护 区,参观保护区各宣教点,接受专 业讲解。
2) 走 出 去。 保 护 区 主 动 到 各 中小学校以及大专院校宣讲,开办 展览,提供宣教服务。到目前为止, 保护区建立了红树林环境教育试点 学 校 12 所、 湿 地 实 验 学 校 5 所, 为试点学校举办环境教育研讨班 3 期,培训环境教育骨干教师 200 多 人,组织学校师生开展一系列环境 教育活动,参与学生达 6.8 万人次。
保护区开展的科普宣教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保护区以及动植物保 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区情况介 绍、红树林及其生态系统的生态学 知识及其功能效益。
2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科普宣 教现状
2.1 科普宣教场所及设施 目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科
普宣教场所有两处,一处是以红树 林为主题的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 另一处是位于高桥的野外宣教点, 该宣教点拥有数百公顷的广阔红树 林,内设科普小径、宣传展牌等。 目前,两个宣教点年接待人数达 4.2 万人次。同时,保护区网站也是保 护区开展宣教的重要阵地,开设有 “红树林湿地、生态科普”等多个 宣教栏目,深受读者喜爱。
1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科普价值
1.1 资源优势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分布有中
国 大 陆 沿 海 分 布 最 集 中、 面 积 最 大、种类较丰富的红树林,记录有 红 树 林 15 科 21 种, 其 中 包 括 国 内 连 片 面 积 最 大 的 木 榄 群 落, 逾 300 hm2;珍稀的古老白骨壤群落, 树龄达 400 年之久,是国内最古老 的白骨壤林;直立挺拔的半红树植 物玉蕊,在中国大陆地区仅保护区 有记录。
Abstract As the largest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ith unique natural and cultural sceneries at a favorable location, attracts lots of people to visit. The reserve is exploring an effective education module and carrying out various education activities. At present, the reserve has become an ideal base for the local citizens to receiv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current status and major activities of it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uggestions on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module and strengthening of its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Zhanjiang,Mangrove,Nature Reserve,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673-3290.2014.01.07
目前,保护区员工是开展科普 活动的主力军,人数不多,同时还 担负起科研监测、资源调查、对外 交流等多项任务。随着到访保护区 接受环境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加,保 护区工作人员在接待访客和开展教 育时常面临人手紧张的问题。保护 区可借鉴国外的作法,建立相关规 章制度,聘请和培训一批热爱环保 事业、责任心强的学生或普通市民 担任保护区的志愿者,由他们担任 讲解员,带领到访的游客参观并介 绍保护区的资源情况,在时间安排 上可以更灵活和自由。而且,引入 志愿者服务,也有利于培养市民的 主人翁精神,增强他们的红树林乡 土情环,共同承担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红树林湿地 的责任。
28
关理论知识,还可通过参观设计新 颖的红树林生境模拟区、充满童趣 的探索区等功能区,在观摩标本、 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加深对红树林的 感观认识。此外,保护区还将环境 教育延伸到室外 — 高桥野外宣教 点,到访的团队可深入林区近距离 观察林内的各类生物,通过保护区 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配合望远镜 等专业器材的使用,加深对红树林 的认识。 2.3.3 推动科普宣教 ,“乐”字先 行 目前,科普宣教的主要对象是 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精力充沛,好 奇心和求知欲强,针对学生的这些 特点,保护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 活动。除上述的实践考察活动外, 保护区还与国外资深的红树林环境 教育专家合作开发一套教材,并设 计了一系列的小游戏,这些游戏适 合 4 到 16 岁 的 人 群, 通 俗 易 懂, 操作性和互动性强,对场地要求不 高,涵盖了“红树林功能效益、红 树林栖息地、候鸟迁徙”等多个知 识点,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 中轻松掌握知识。参加培训学习的 老师或学生普遍情绪高涨,活动现 场总是欢声笑语不绝,以往单一的 授课形式正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 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 而是怀着强烈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 与,愉快地接受教育。
2014 年 3 月 第 10 卷 第 1 期
小范围地不定期使用,影响范围小。 为此,笔者建议保护区应加强与学 校及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的 联系与合作,争取将红树林系列教 材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当 中,作为教学参考书在各学校以兴 趣课的形式推广使用,在学生的课 余时间开展,授课方式多样化,一 方面可以填补环保乡土教材在当地 教育体系上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将 极大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扩大其影 响面。 3.4 丰富教育内容,提高科普 水平
此外,保护区还编写了系列环 境教育教材,有符合大众口味、图 文并茂的《湛江海上森林》,有侧 重于专业知识的《漫步红树林》, 也有通俗易懂、适合课余阅读的《雷 州半岛神奇的红树林》,教材兼顾 了各类人群的需要。保护区还编印 了大量宣传法规制度、鸟类知识、 红树林功能作用的宣传画、折页宣 传册。 2.2 科普宣教的主要方法
摘 要 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 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公众前来参 观学习。为了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科普优势,提高 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区正积极探索行之有 效的科普宣教模式,建立完整的解说系统,开展 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目前保护区已成为广大市 民接受生态环保、湿地物种等科普知识教育的理 想基地。介绍了保护区开展科普宣教的资源优势、 工作现状和主要做法,并就改进保护区宣教模式, 提高宣教成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科普宣教;探讨
27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Vol.10 No.1 Mar. 201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 岛,保护区总面积 20 278.8 hm2, 其 中 包 括 约 9 000 多 hm2 的 红 树 林,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 的 33%,被誉为湛江港湾的一道绿 色长城,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和社会价值。长期以来,为提高公 众,特别是当地民众的环境保护意 识,保护区积极争取社区各界的关 心、支持和参与红树林保护行动, 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 宣教工作,目前保护区已成为公众 接受科普宣教的理想基地,并被命 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3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科普宣 教模式的改进建议
3.1 扩大教育服务对象,增强 公众环保意识
目 前, 保 护 区 的 科 普 对 象 主 要面向广大的大中小学生,但周边 社区和村落群众的环境教育同样重 要。目前保护区的管护压力主要来 自周边社区群众,他们的环保意识 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易受利益驱
动非法围垦红树林湿地,修建鱼塘 或非法抽沙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区 工作人员应深入基层,走村串户,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 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红树林湿 地科普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 意识,灌输相关法律知识,形成知 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 3.2 引入志愿者服务,合理利 用社会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