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的理解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的理解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的理解
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这一课后,感悟很深,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以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重建教育教学新观念。

一、有识有方,生动活泼,让教学设计“活”起来
“有识”,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有方”,指教学的高效高不开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是“兴风作浪”,使学生思维“沸腾”的能手。

面对平淡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制造悬念,使教学的矛盾的揭示、展开和解决中进行,这是促使教学富有活力的主要方法。

如在“培养守法精神”时,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活动:一是每人学生每次说一部法律名称及规定;二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哪些是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打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按法律的要求去做;三是面对敲诈,你该怎么办?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整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了亲和力和感染力,因而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较强。

要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师除了应善于“激疑”外,还要努力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为此,教学形式需多样。

如知识比赛、漫画赏析、小组讨论等多种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灵动。

二、让教学设计“畅”起来
1、准确理清教学主线
教学主线,是指在熟悉教材和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按照思维规律,明确教学逻辑线索,做到教学内容布局合理,脉络清晰。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三缺”问题:一是“缺人”,学生主体严重缺失,只见教学设计不见“人”;二是“缺氧”,教学设计离学生生活太远,不能走进学生内心,设计形式化;三是“缺水”,教师只关注“教”,不研究“学”,这样的教学,学生只入耳,不入心,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培养守法精神”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主线是:按照“知——守——用”的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自然在教学的稳步推进中水到渠成。

2、突破教学关节点
教学关节点是教学的高潮,教师要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反应,如何处理这些反应。

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后反思,让教学设计“醒”起来
要让每堂课都充满新意和新鲜,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关注二次备课,其目的:一是针对所教班级学习情况对教育设计进行修订,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二是将具体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尤其是操作层面的方法、技巧写入教案,将教和学真正一体化。

重点研究
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度,情境如何创设;反思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楚准确,活动安排是否适当等等。

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对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都将是任重而道远。

我学习了本课程的优秀的教学设计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情况,
我主要有一下的优点:
⑴我采用“小餐桌学习”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⑵重视课堂效果,扎实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⑶教学资源与时代同步,很注意重大时政但是我仍然存在很多的缺点:⑴对学情分析不够,将课堂变成对课本知识的诠释和解读;
⑵课堂设计问题思维含量低,缺少层次性;
⑶忽视跟学生的互动,很难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我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幸福教师,加油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