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炼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裂开,隔开 。仿 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 域冲开,显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动
态感极强,在诗人笔下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
并主宰它们的沉浮。明星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
荡。写出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 。
三 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 第二种模式: 炼字型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 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释义,明确手法修辞、词 类活用)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 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 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 得好不好?为什么?
二、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主旨
勾勒形象 烘托环境 抒发情感
总
结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 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
• 关关:水鸟的和鸣声。 • 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 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 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 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 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 趣。
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模拟 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者以听觉 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 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如临其境。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
“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还写出了戍边战士不得还 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 调。 “何须怨”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 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 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 一“闹”字,化静为动(明技巧),不仅使人觉得杏 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 (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 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诗人的意图,是要把祠的春景写美写好,然后再用“自”、 “空”二字,表明自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心赏玩,
• 南浦别 白居易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 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 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 距离。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3、第三种模式:炼句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评论这首诗曾说,“折柳”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 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 简要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 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 致,使愁苦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 语音的节奏、声调看,读起来短促、轻 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韵美, 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音 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 辞美。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
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 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南浦别 白居易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 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 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 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 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图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 离别的酸楚(点情境)。
色彩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 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随”“抱”用的好。“鼓”是进军的信号,只有 “随”合适;宵眠只有“抱玉鞍”才能显示枕戈待旦的紧 张情况。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尽”写鸟,鸟去山空;“闲”写云,云去天阔。 山鸟的喧闹消除后格外清静,云层消失后天空格外清幽, 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已 《早梅》),此 诗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数枝”改为 “一枝”好在哪里?
第三四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 请 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最生动传神的字是“独”字。“独”是“独立”,“一 个人”的意思。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 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独”字准确传神地刻画出 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然不群的形象。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参考答案:不同意.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 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本 诗前三联描写了初夏时,江流曲折,燕子 、水鸥自由 自在,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 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 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但最后一 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 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 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读之不觉万分怅 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喜幸 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3、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