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黄素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叶黄素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抗氧化作用
左图为江苏省 农业科学院进 行的一项研究 结果,图中均 值比值指的是: 试验后数值 试验初数值;
保护视力
叶黄素对视网膜中的黄斑有重要保护作 用,缺乏时易引起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 进而出现视力退化,近视等症状。
对眼睛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抗氧化剂 和光保护作用。
保护视力
视神经不可再生,极易受到有害自由基的伤害, 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有害自由基的形成。
沈阳
506
168
33.2
505
174
34.5
合计
4609
1326
47.5
3643
1677
46.0
200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我国城乡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调查》
部分年龄组白内障患病率
年龄组 (岁)


调查人数 患病例数 患病率(%) 调查人数 患病例数
患病率 (%)
60~
870
170
19.5
1374
456
33.2
65~
904
297
32.9
1270
601
47.3
70~
759
353
46.5
1007
587
58.3
75~
486
316
65
674
467
69.3
80~
342
224
65.5
566
394
69.6
合计
3361
1360
40.5
2505
2505
51.2
200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我国城乡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调查》
叶黄素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概述
叶黄素(carotol ) 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
玉米黄素共同存在。 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是构成玉米、蔬菜、
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也是 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
概述
人类的眼睛含有高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人体无法合成,必须靠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的食物来补充,若缺乏这两种元素,眼睛就 会失明。
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
另一个流行病学研究也是对保健人员的跟踪调 查(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的数 据作相似的分析,也发现叶黄素、玉米黄质摄 入量增大与白内障患病率下降显著相关
抗氧化作用
叶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活性氧 自由基的活性,阻止活性氧自由基对正常细胞 的破坏。
有关实验证明,活性氧自由基可与DNA、蛋白 质、脂类发生反应,削弱它们的生理功能,进 而引发诸如癌症、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发生。 叶黄素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淬灭作用灭活单线态 氧,从而保护机体免受伤害,增强机体的免疫 能力。
叶黄素的来源
含叶黄素的食物最丰富的是猕猴桃, 其次是黄玉米和蛋黄。
叶黄素的来源
绿色蔬菜(卷心菜、菠菜、莴苣、 绿豆、油菜 )
黄橙色水果(芒果、木瓜、桃子)
叶黄素的来源
北京大学林晓明教授课题组2010年就北京 社区居民夏秋季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 入量进行了一项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二者 摄入量的因素之一;菠菜、韭菜为被调查 者膳食叶黄素的主要来源;韭菜、鸡蛋为 其膳食玉米黄素最重要的来源。
叶黄素的摄入剂量
部分人群试验叶黄素摄入量:
剂量 (mg/d)
10
10
15
20.5 1-10 2.5-10
试验周 期(w)
24
54
27
6
6
24
叶黄素的生物学作用与保健功能
抗氧化作用 保护视力 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 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作用 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延缓动脉硬化作用 抗癌作用
叶黄素可吸收大量蓝光,蓝色可见光的波长和 紫外光接近,是能达到视网膜的可见光中潜在 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光。在到达视网膜上敏感的 细胞前,光先经过叶黄素的最高聚集区,这时 视黄斑处的叶黄素能减小这种伤害。
保护视力
北京大学医学院林晓明教授课题组研 究叶黄素干预对长期荧屏光暴露者视功能 的影响。通过对低剂量组(6mg/天)、高剂 量组(12mg/天)和安慰剂组连续干预12w, 发现叶黄素干预对长期荧屏光暴露者泪膜 破裂时间、明视持久度及简单反应时有明 显改善作用。
地区
城市
农村
调查人数 患病例数 患病率(%) 调查人数 患病例数 患病率(%)
北京
817
539
66.0
617
415
67.3
上海
1983
720
36.3
600
104
17.3
广州
580
452
77.9
546
308
56.4
成都
279
139
49.8
737
385
52.1
西安
444
170
பைடு நூலகம்
38.3
638
291
45.6
叶黄素的理化性质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和脂肪 性溶剂。
性状:纯的叶黄素为棱格状黄色晶体, 有金属光泽。
稳定性:对光和氢不稳定,需贮存于阴 凉干燥处,避光密封。
叶黄素的理化性质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采用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两亲性嵌段共聚 物为载体包载叶黄素形成纳米束,探究此 时叶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叶黄素对保护眼睛原理示意图
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疾,最 新的研究证明通过增加叶黄素的摄入量可达到 降低白内障发生率的目的。
目前认为其机理为较低的黄斑色素密度与中老 年人较高的晶状体视觉密度紧密关联,而较高 的晶状体视觉密度被认为是白内障发病的明显 特征。
部分省市白内障患病率
叶黄素的体内代谢
食物中的叶黄素酯在体内代谢途径 如下所示: 经食道进入小肠,然后在胆汁和胰 脂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叶黄素,被 小肠黏膜吸收。
叶黄素的摄入剂量
叶黄素的推荐摄入量尚无统一说法, 人群摄入叶黄素尚未见慢性毒性报 告。
持续半年服用叶黄素20mg/d及连续9 周服用40mg/d均未发现副作用及血 生化参数异常改变。
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
近年来,有三个较大的流行病学试验对膳 食叶黄素、玉米黄质对白内障发病率的影 响作了研究。
一个研究对护士健康调查(Nurse’s Health Study)的预防性跟踪调查数据进行 分析时发现,随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摄人 量增大,需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显 著降低。但只有当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 量为达到对照的4倍时(叶黄素、玉米黄质 对照摄人量为6.0 mg/d),才有显著效果。
结果显示,叶黄素经包载后可明显提高 叶黄素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减弱了pH 的影响和氧气对叶黄素的氧化降解,促 进叶黄素更广泛地用于食品、药品和化 妆品。
叶黄素的化学结构
C40H5602
叶黄素的体内分布
体内叶黄素主要存在于眼睛、皮肤、 血清、子宫颈、心脏、大脑等部位。
叶黄素是血浆中几种主要类胡萝卜素 之一,平均分布在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 度脂蛋白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