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 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 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 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山东地方戏-----吕剧
• 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 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吕剧 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 鲁西南一带,清光绪六年(1880年) ,山东琴书传入广饶 北部。当时, • 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县北部和利津县东部尚无防洪大 堤,任黄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黄水漫溢,穷苦百姓不 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为多求施舍,许多灾民 行乞时演唱民间小曲,民间艺人逐渐增多。山东琴书传入 后,民间艺人争相学唱,以此作为谋生手段。1910年前后 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 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4 艺术特征——(1)综合性
做
打 唱 念
艺术特征——(2)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人物服饰,道具的写意──长袖善舞, 以局部表演实物
舞台行动的写意─以虚代实
5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 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 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 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 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 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 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 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 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 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 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 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综 合 性
念
做 打 舞台布 置
戏曲中人物间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 戏剧语言。
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 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 关性及可舞性。
古代戏曲的起源
梨园春秋
梨园春秋 之 国粹京剧
我国古代成熟戏剧形式的主要标志有四: 曲本位的确立 角色行当体制的形成 唱念做打四功的融合 有一定长度的剧情结构 四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称得上“真戏剧”。
康乾盛世
1 京剧形成的背景:
政治上: 明清时期国家大一统,政治安定,有利于文学 艺术的发展。
经济上: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为文学艺术的繁荣 奠定了物质基础。
谭富英
余叔岩
言菊朋
《甘露寺》剧照 《定军山》剧照 《四郎探母》剧照 《卧龙吊孝》剧照
四大名旦
梅兰芳
尚小云
程艳秋
荀慧生
《霸王别姬》
《昭君出塞》
《锁麟囊》
《红娘》 剧照
裘盛荣
袁世海
萧长华
《姚期》剧照
活曹操
活蒋干
当代名家
方荣翔
孟广禄
杨赤
《探阴山》剧照
《锁五龙》剧照
《九江口》剧照
于魁智
李军
王佩瑜
《上天台》剧照
3 京剧的基本知识
1)京剧腔调
曲调,板式 日益成熟
西皮:高亢、喜悦 二黄:低沉、忧郁
板式:原板,快板,慢板 流水板,导板,散板,摇 板等
2)、京剧的行当
生、旦、净、丑
根据人物性别,年龄 根据人物性格
生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 旦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 净分文净、武净等 丑分文丑、武丑等
《将相和》剧照
《四郎探母》剧照
李胜素
张火丁
袁慧琴
《贵妃醉酒》剧照 《江姐》剧照
《杨门女将》剧照
5)京剧服装
京剧服装的特点:
1 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 模糊时代,基本上是明代服饰 样式为主。
3 体现明显的华夏正统思想。
6 )京剧伴奏乐器
7) 京剧传统剧目
(1)取材:大多来源于小说,话本,史书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东周列国志》,《汉书》,《新唐书》等等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 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元代的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写到: 唐有传奇,宋有戏曲,金有院本,诸宫调 清代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梨园春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傩仪 中 国 古 宋南戏 代 宋元戏曲的成熟 戏 曲 元杂剧 的 发 展 昆曲等地方剧种 明清戏曲的鼎盛 京剧
写 意 性
人物化 妆
人物服 饰
舞台行 动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 情节的需要。
让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 济南举行。在此期间,组委会举办了“京剧艺术 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邀请40多位知名专家 学者和参加京剧节的主要创作人员和艺术家,就 如何使京剧艺术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群众,促进京剧艺术继承创新等问题进行研讨。 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角色行当体 制的成熟
3)、京剧的流派
生行有:马、谭、余、言、杨、 奚、高、麒等(四大须生)
流派纷呈体现了京 剧不断的继承和创 新,彰显了京剧的 成熟与生命
旦行有:梅、尚、程、荀、张等(四大名旦) 李(老旦) 净行有:金、裘、袁等 丑行有:萧等
4)京剧名角
程长庚
谭鑫培
《定军山》剧照
四大须生:
马连良
• 课后设计:
思考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才能 跟上时代潮流?请你在广泛调 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京剧革 新的措施和办法。
切住, 看东风已起,大功告成。 俺不免趁此时机回转夏口, 再与中取事。 那时节,周郎,啊,哈,哈,周郎, 管叫你枉费心力也! 哈…..哈…..哈…..
京剧念白分:京白和韵白 有一些和我们现在发音不一样的字 如:脸(jian) 喊(xian)猫(miao)等
• • • • • • • • • •
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展开百家争鸣 安葵(戏曲理论、评论家) 京剧的创新与保护 曲润海(剧作家) 京剧创新应不离根本 刘长瑜(京剧表演艺术家) 对当前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思考 刘桂成(剧作家) 呼唤多样化的京剧音乐创作 张刚(戏曲音乐理论家)
• 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 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 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 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 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 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家》、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 京剧唱段都入选。
(2)语言:深受古典诗词的熏染,很具文学性。 (3)立意:大多反映忠正,仁义,孝善等传统美德
有人说:“唐三千,宋八百 。演不完的三列国。” 从古到今,京剧演过的剧目 大约在5000个左右。
一捧雪
二进宫
三岔口
四进士
五人义
六月雪
七星灯
八大锤
九江口
十字坡
十一频道
8) 现代京剧
9) 推陈出新 白花齐放
•
吕剧属于乡村艺术,演农家事,唱农家情,角 色多是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和道白取自民间 用语。伴奏乐器以坠胡、二胡、三弦为主。 传统剧目有《画龙点睛》、《姊妹易嫁》、《李 二嫂改嫁》、《借妻》、《石龙湾》等。
吕剧名家—李岱江
艺术特征
特 征 表现 唱 内容 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厚实基础。 文化上:中国文人阶层对艺术的巨大支持和投入。 徽班自身兼容并蓄,继承吸收优秀戏曲成果 儒学思想的影响。
2.产生过程
1)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 京剧的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2)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四大徽班进京 3)京剧什么时候形成? 京剧正式形成大约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4)京剧在什么时候形成第一个高峰期? 清同治,光绪年间
• 烟台市京剧院(团),逐本溯源可至晚清年代,于1970 年重新组建 。现有国家一级演(职)员8名、二级演(职) 员20余名。1983年12月首次出访东南亚三国,1987年9 月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双双夺魁;1989年8月出 访拉美六国获巨大成功,1990年7月赴西班牙、葡萄牙 参加“塞万提斯艺术节”;1991年11月“全国青年京 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再次捧杯,1995年创排近代历史 京剧《甲午恨》晋京参加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 纪念演出;1997年9月远赴东欧五国并在莫斯科参加 “中国文化节”。2001年5月底新编京剧《木兰归》获 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我到油店去打油 又到肉店去割肉 油肉共用三块三 拿回家中做午餐 油搁多了油炒肉 肉搁多了肉炼油 油炒肉,肉炼油 吃的我满嘴流肥油
•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朝中叶至清 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 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 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 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 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 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0) 山东京剧院团 • 山东省京剧院始建于1950年5月,1990年更名改建为
山东省京剧院,2006年1月被评为全国11个“国家重点京 剧院团”之一。1964年以来,曾先后成功地创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