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含氮小分子代谢
必需氨基酸不包括
A.Met E.Phe
B.Lys
C.Trp
D.Tyr
(三)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方法:
添加法:缺啥补啥
混合法: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蛋白质 混合后食用,以提高其营养价值的 作用称为饲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一、水解蛋白质的酶的种类和专一性
肽酶(Peptidase) 蛋白酶(Proteinase)
枯草杆菌蛋白酶 嗜热菌蛋白酶
消化道内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氨肽酶
(Phe.Tyr.Trp)
(Arg.Lys)
羧羧肽肽酶酶
(Phe. Trp)
(脂肪族)
胃蛋白酶
胰凝乳 弹性蛋白酶 胰蛋白酶 蛋白酶
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
ATP AMP+PPi
(ubiquitin) E1-SH
E1-S-
E2-SH E1-SH
转氨基作用是α—氨基酸与α-酮 酸之间的氨基的转移作用。即:一种 α-氨基酸的α-氨基在转氨酶作用下 转移到α-酮酸的酮基上,结果原来的 氨基酸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原来的酮 酸则形成相应的氨基酸。
E2-S-
E1:泛肽激活酶
E2:泛肽载体蛋白
E3:泛肽-蛋白质连接酶
E3 E2-SH
19S调节亚基
ATP 20S蛋白酶体
多泛肽化蛋白 ATP
去折叠 水解
26S蛋白酶体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特殊分解代谢 → 特殊侧链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 分解代谢
脱羧基作用 → CO2 + 胺 一般分解代谢→
脱氨基作用 → NH3 + α-酮酸
H2O2
O
α-酮酸
动物体内有多种氨基酸氧化酶,由于其 活性低或缺乏可利用底物,一般作用不大。 大部分氨基酸的脱氨借助活性强、分布广 的谷氨酸脱氢酶与转氨酶的协同作用或联 合转氨基完成。
(二)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在转氨酶的作用下可逆的将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α-酮 酸的反应。大部分氨基酸都可以参加转氨基作用。
二、细胞内蛋白质降解
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意义 胞内蛋白质降解系统:溶酶系统和泛肽系统 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
编号
3、4、11
3、4、13 3、4、14
肽酶的种类和专一性
名称
-氨酰肽水解酶 (-aminoacyl
peptide hydrolase)
作用特征
作用于多肽链的N-末端
-羧肽水解酶
(-carboxyl peptide hydrolase)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蛋白质来源
鸡蛋
生理价值 蛋白质来源
94
豆腐
生理价值 单独用 65
混合用 77
牛奶
85
面筋
67
猪肉
74
小麦
67
89
红薯
72
小米
57
玉米
57
大豆
64
白菜
76
牛肉
69
(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 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 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 acid)。
一 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动物体内氨基酸的来源
外源性氨基 氨基酸代谢库
内源性氨基酸
动物体内氨基酸的去路
1.合成蛋白质和多肽 2.转变成多种含氮生理活性物质 3.分解供能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eamination)
定义: 指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脱氨基方式(肝脏和肾脏):
氧化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 嘌吟核酸循环
作用于多肽链的C-末端
二羧肽水解酶 (depeptide hydrolase)
水解二肽
蛋白酶的种类和专一性
编号
名称
作用特征 实例
3、4、2、1 丝氨酸蛋白酶类 (seபைடு நூலகம்ine pritelnase)
3、4、2、2 硫醇蛋白酶类 (Thiol pritelnase)
活性中心含 Ser
活性中心含 Cys
非必需氨基酸:体内能够自行合成,不必 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就称为 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种类:
一共十种:
苏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 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苏苯异亮色,缬蛋赖组精。
由于酪氨酸在体内需由苯丙氨酸为原料来合成, 半胱氨酸必需以蛋氨酸为原料来合成,故这两种氨 基酸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二、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处于动态平衡中, 故每日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也维持着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就称为氮平衡。
测定人体每天从食物摄入的氮含量和每天排 泄物(包括尿、粪、汗等)中的氮含量,可评价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1.氮总平衡: 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 成年家畜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在脱氨酶的作用下形成相应酮酸的反应。 (先脱氢形成亚氨基酸,再与水作用生成α-酮酸)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反应主要由:
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L-谷氨酸
脱氢酶所催化
L-氨基酸氧化酶:是一种需氧脱氢酶,以FAD或FMN为辅基,
脱下的氢原子交给O2,生成H2O2。该酶活性 不高,在各组织器官中分布局限,因此作 用不大。 D-氨基酸氧化酶:也是需氧脱氢酶,以FAD为辅基脱下的氢原 子交给氧,生成H2O2。在体内分布广,活性 也强,但底物极少,作用不大。 L-谷氨酸脱氢酶:是一种不需氧脱氢酶,以NAD+或NADP+为 辅 酶,生成的NADH或NAD该酶活性高,分布广 泛,因而作用较大。但专一性太强,只催化
2.氮正平衡: 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 幼畜、疾病恢复期
3.氮负平衡: 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 消耗性疾病、饥饿、营养不良
三、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与必需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指饲料蛋白质被动物机体 合成组织蛋白质的利用率。即: 。
▪ 氮的保留量 = 沉积的氮 ▪ (氮的吸收量 = 食入氮 - 粪中氮, ▪ 氮的沉积量 = 食入氮 - 粪中氮 - 尿中氮)
氧化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 的α-酮酸的过程称为氧化脱氨基作用。主 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谷氨酸+ H2O L-谷氨酸脱氢酶 -酮戊二 酸+ NH3
NAD(P)+ NAD(P)H
R-CH-COO|
氨基酸氧化酶(FAD、FMN) R-C|| -COO-+NH3
NH+3
α-氨基酸
H2O+O2
胰凝乳蛋白酶 胰蛋白酶 凝血酶
木瓜蛋白酶 无花果蛋白酶 菠萝酶
3、4、2、3 羧基(酸性)蛋白酶类
[carboxyl(asid) pritelnase]
活性中心含 Asp,最适pH 在5以下
胃蛋白酶 凝乳酶
3、4、2、4 金属蛋白酶类 (metallopritelnase)
活性中心含有 Zn2+ 、 Mg2+等 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