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3、对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4、施工作业所需工器具配备及劳动力配备5、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工程进度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7、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达到的标准要求8、作业活动的职责、分工和权限9、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1、编制依据1.1上海电力公司闸北发电厂提供的有关图纸。
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1.3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20001.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1.5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868-20041.6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DL/T884-20041.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002-01-21实施2、施工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1施工概况上海电力公司闸北发电厂启动锅炉油管路,投入运营至今已40余年,因年久失修,导致油管路腐蚀,多处泄露,造成原油的浪费,为了保障电厂安全运行,减少维护费用支出,现对油管路进行改造,增加新的油管路来代替原来老管路,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2.2主要工程量3、对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3.1技术员3.1.1掌握工程概况,认真执行国家、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技术措施,并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深入实际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3.2 质量检查人员3.2.1负责焊接质量验收项目的编制,检查文件的签发、监督和验收评定工作。
3.2.2检查焊工合格证件,掌握其技术状况,对焊接质量经常不合格者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
3.2.3监督检查所有参加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电工、电焊工、火焊工、起重工、操作工、测量工、架子工等)持证上岗情况。
3.3 焊工3.3.1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焊工合格证书。
3.3.2凡担任各项部件焊接的焊工,必须经相应项目技术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3.3焊工应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严格遵守焊接规范和焊接工艺细则,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
3.3.4焊工在施焊前应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凡遇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时,焊工应拒绝施焊,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3.3.5合格焊工不得担任超越其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3.4 焊缝无损检验人员3.4.1射线试验人员应执有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环保部门颁发的射线探伤操作资格证书。
3.4.2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应有Ⅱ级、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射线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4、施工作业所需工器具配备及劳动力配备4.1施工作业所需工具配备4.2施工作业人员配备5、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工程进度5、1施工前准备工作5.1.1施工前图纸及人员5.1.1.1施工图纸、相关说明书及有关资料齐全;5.1.1.2作业指导书已编制5.1.1.3施工前,施工人员均应接受技术及安全交底,方能上岗;5.1.1.4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及外方工艺要求,作到明确设计意图、介质流向、掌握管道施工具体要求、质量标准及安装工艺。
施工人员应熟悉管道的工作量、分布、管子材质、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及质量要求。
5.1.1.5若对图纸有疑问,应向专职技术人员提出,不得随意改动设计。
5.1.2施工条件5.1.2.1施工现场必须具备管道安装条件,所有支吊架根部、预留钢架及混泥土预埋件须按图安装,其位置、数量、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2.2施工涉及的设备及材料领出、清点、并经外观验收合格;5.1.2.3管子、管件、管道附件及阀门在使用前,已按设计要求核对过其规格、材质及技术参数;5.1.2.4机具、量具、工具已准备且具备使用条件;5.1.2.5施工现场通道清理完毕,道路畅通;5.1.2.6管道对口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等清理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管子和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得超过管壁厚的的10%,且不应大于2mm;5.1.2.7焊条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烘焙总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锈、垢和油污,至露出金属光泽;5.1.2.8焊条领用时应装入专用保温筒内,盖好盖子,并在焊接过程中通电加热,随用随取;5.1.2.9焊接组装时应将管子固定牢固,以防止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产生焊接变形和附加应力;5.1.2.10针对本工程管道安装焊接缝较多,无损探伤拍片数量较大,施工时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5.2施工进度安排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6.1作业方法架空管道安装混凝土预制墩安装前,按照图纸尺寸做好基础划线工作保证预制墩在安装后在一条线上,每根立柱墩上平面保持在一个水平标高。
(用经纬仪)所有支墩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基础开挖后对地沟进行基础处理(夯实),并用水平仪复测标高,适当进行基础调整,然后开始基础内主筋、池筋结扎,并用预制木板根据图纸尺寸框牢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期为两个星期。
完成后,由现场监理检查合格,方可进行管道安装和支架设置。
支架安装应能满足作用于管道上面的重量和零紧力,满足管道热膨胀要求。
管道在安装前做好防腐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地面焊接,然后再吊至管架上焊接,并保证在同一个轴线上。
所有管道及金属结构安装结束后,遵守有关规定,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后,才进行保温层施工。
6.2安装工艺6.2.1支架安装6.2.1.1检查所供支吊架完整及完好性,并确认无误,管道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精度军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6.2.1.2根据预制立体图,测量并检查安装位置的正确。
6.2.1.3支架连接部件应及时安装,原则上在管道临抛前,支架根部及连接附件按设计要求预先安装,根部焊接应严格按图纸设计强度施工,且焊缝处涂防腐漆;6.2.1.4支架连接部件的螺纹部位,安装前应涂上牛油;安装期间,螺母不锈带满,待整个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根据支架详细设计图纸实施调整;6.2.1.5滑动支架连接部件的螺纹部位,安装前应涂上牛油;安装期间,螺母必须带满,带整个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再根据支架详细设计图纸实施调整;6.2.1.6管道的固定支架应严格安装设计图纸安装;6.2.1.7若使用临时支架,应作号相应的标记(如挂牌),并不得与正式支架位置冲突,管道安装或水压使用完毕后及时拆除;6.2.1.8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
支架位置应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子接触良好。
6.2.1.9管道安装完毕,应一一核对支架的型式及位置的正确性。
具体如下:1、检查根部施工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焊缝2、检查所有的螺纹连接,看最短螺纹连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所有的管夹及管道支架,看底座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4、载荷链必须进行预整定,以缓解载荷,否则相应的重新整定。
5、所有的螺纹连接均已锁定。
6.2.2管道临抛6.2.2.1.管道阀门等部件临抛前,应根据图纸明确方向。
6.2.2.2.吊装,临抛时应避免损坏管件的表面油漆。
6.2.2.3.吊装临抛过程中,不得有任何碰撞,防止损坏管道坡口及相应设备。
6.2.3管道安装6.2.3.1.管线定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
6.2.3.2.坡口打磨:坡口及坡口内外10-15mm范围内应打磨出金属光泽,不得留有油漆等杂物,同时须确认坡口处无裂纹,夹层等缺陷。
6.2.3.3.管道坡口打磨后,须检查管件内部是否留有杂物,应清理干净后方可实施对口工作,对口径质检人员确认后方可焊接。
6.2.3.4.管道焊接底层必须用氩弧焊施焊。
6.2.3.5.若需在管线上因安装仪表插座,疏水管座等开孔,且孔径小于30mm时,不得用割开孔。
6.2.3.6.管子或管件的对口应做到内壁错口≤2mm,严禁强力对口。
管子对口时应在距离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
6.2.3.7.管子连接时,不能强制对口。
6.2.3.8.管子焊接时,管内应防止穿膛风。
6.2.3.9.在焊接根部焊道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处理。
6.2.3.10严禁在坡口之外母材表面引弧和实施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
6.2.3.11.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静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滞现象。
6.2.3.12.阀门定位应与管线中心垂直,采用焊接式,阀门在施焊过程中,应处于开启状态。
6.2.3.13.管道过程中,每日工作完毕必须做好封口保护工作,包括对口完毕后当日不能进行焊接的焊缝。
严禁在管道安装期间将任何工器具及杂物放入管道内部。
6.2.3.14.管道与设备的接口应在该设备找正完毕后,方可实施对接工作,与给泵,前置泵对口应在无应力状态进行。
6.2.3.15.对于现场布置的小口径管道弯管,应采用冷弯方法,弯管处不应出现裂纹,凸出现象。
6.2.3.16.对于25≤DN≤50(图纸设计仅做参考),DN≤25的小口径管道具体走向应按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6.2.3.17.对于图纸上未明确支吊架定位的小口径管道,按图纸上要求支吊架间距为:DN1” 2米DN2” 4米6.2.3.18.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支架的形式,材质和位置。
7.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达到的标准要求。
7.1焊接检查验收。
7.1.1应重视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实行焊接质量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贯彻自检与专业验相结合的方法,做好验评工作。
7.1.2焊接质量检验,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检查,应严格按检验项目和程序进行。
7.1.3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查。
7.1.4对于不合格的焊缝,应查明原因,采取对策,进行返工。
返工后还应进行重新检验。
8.作业活动的职责、分工和权限8.1 班组长的职责、分工和权限8.1.1 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班组施工管理目标。
8.1.2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配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本班组参加施工的人员接受交底并签字,对未接受交底签字的人员,不得安排参加该项目的施工。
8.1.3 督促本班组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收工时及时整理作业场所。
8.2 专业技术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8.2.1 在作业活动中专业技术员负责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8.2.2 负责一般施工项目施工措施的编制和施工作业票的填写以及交底工作,并监督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
8.3 工人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8.3.1 施工项目开工前,认真接受施工措施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
8.3.2 按照交底内容文明施工,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妥善处理或向上级报告。
8.4检测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8.4.1检测作业工艺卡应由II级以上人员编写,II级或III级人员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