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要点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要点


14.4.4
纵向抗压强度
单向复合材料承受压缩载荷时,可将纤维看作在弹性 基体中的细长柱体。若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很低时, 即使基体在其弹性范围内时,纤维也会发生微屈曲。纤 维的屈曲可能有两种形式(图14-5):
图14-5 纤维 屈曲的两种型 式
(a)“拉压”型; (b)“剪切”型
一种是纤维彼此反向屈曲,使基体出现受拉部分和 受压部分,称为“拉压”型屈曲; 另一种是纤维彼此同向屈曲,形式基体受剪切变形, 称作“剪切”型屈曲。前者出现在纤维体积分数很小
图14-3 基体、纤维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图14-3同时绘出了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可以看出,

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处于纤维和基体的应 力-应变曲线之间。
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位置取决于纤维的体 积分数。


如果纤维的体积分数越高,复合材料应力-应变 曲线越接近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
的复合材料之中,而后者出现在大多数常用的复合材 料之中。
14.5 复合材料的横向力学性能

14.6 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弹性模量

14.7 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4.8 复合材料的断裂、冲击与疲劳性能特点
影响复合材料的断裂、冲击和疲劳性能因素比金属 材料的更多,而且对它们的研究还很不够,此处只介绍 较成熟的一些研究结果。
14.4
14.4.1
复合材料的纵向力学性能
纵向弹性模量
L fbV fb mVm
EL E fbV fb EmVm
(14-4) (14-7)
式(14-4)和(14-7)表明,纤维和基体对复合 材料的力学性能所做的贡献与它们的体积分数成正比, 这种关系称为混合定则(Rule of Mixtures)。显然,
像金属材料一样,可假设复合材料的破坏是从材料中 固有的小缺陷发源的。例如,有缺陷的纤维,基体与纤 维界面处的缺陷和界面不良反应物等。在形成的裂纹尖 端及其附近,有可能以发生纤维断裂、基体变形和开裂、 纤维与基体分离(纤维脱粘)、纤维拔出等模式破坏 (见图14-16)[237]。现分述如下。
纤维断裂纹后拔出 在裂纹平面或其附近 纤维断裂
V f Vm 1
当沿L向施加拉伸载荷时,按式(14-7)预测的值与 实验结果接近;而为压缩载荷时,按式(14-7)预测的 值偏离实验结果较大。例如: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 材料,
E fb 180000 MPa,V fb 0. 548 , Em 30பைடு நூலகம்0 MPa
时算的
EL 1105 MPa
14.2
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假设
连续纤维在基体中呈同向平行等距排列的复合材 料叫单向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图14-1 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示意图
为方便地预测这种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可先 作出如下基本假设: 1)各组分材料都是均匀的。纤维平行等距地排列, 其性质与直径也是均匀的。 2)各组分材料都是连续的,且单向复合材料也是连 续的,即认为纤维与基体结合良好。因此,当受力时 与纤维相同的方向上各组分的应变相等。 3)各相在复合状态下的性能与未复合前相同。基体 和纤维是各向同性的。 4)加载前,组分材料和单向复合材料无应力。加载 后,纤维与基体间不产生横向应力。
σfu σmu
(σm)ε*fb
σmu
(σm)ε*fb
σLu=σmu(1-Vf)
Vmin Vcr
Vff
图14-4 复合材料的强度与纤维体积分数的关系
由图14-4中可见,纤维含量越高,复合材料强度愈 高,但实际纤维体积分数不可能达到100% ,例如对圆 截面纤维纤维来说, Vf的最大理论计算值为90.69%; 同时,体积分数太高时,基体不可能润湿和渗透纤维束, 导致基体与纤维结合不佳造成复合材料强度降低。因此, 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的体积分 数不可能太高。
14.3
代表性体元
根据上述假设,单向复合材料宏观上是均匀的,因此 可取一单元体进行研究。这种单元体的选取,应当小得 足以表示出细观材料的组成结构,而又必须大得足以能 代表单向复合材料体内的全部特性。这样的单元体再经 适当简化后称为代表性体元。
σ tm/2
1
tf
tm/2
σ
tT
1
ι
图14-2 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元示意图 (a) 体积单元; (b) 代表性体积单元
反之,当基体体积分数高时,复合材料应力-应 变曲线则接近基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按其变形和断裂过程,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纤维和基体变形都是弹性的;
②纤维的变形仍是弹性的,但基体的变形是非弹性的;
③纤维和基体两者的变形都是非弹性的;
④纤维断裂,进而复合材料断裂。
14.4.3
增加纤维的临界体积分数
正因为复合材料主要由纤维承载,由式(14-11) 可以看出,在纤维体积分数较低时,纤维承受不了很 大的载荷即发生断裂,而由基体承受载荷。然而由于 纤维占去了一部分体积,故复合材料的断裂载荷反而 较全部是基体材料所能承受的断裂载荷小。
σ
σLu=σfuVfb+(σm)ε*fb(1-Vfb)
第十四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
14.1
引言
结构复合材料是用人工办法将高强度、高模量纤 维与基体材料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新型结构材料。由 于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热性、减震性和 抗疲劳性都远远优于作为基体的原材料,近年来愈 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复合材料有着与其它工 程材料力学性能的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
拉伸实测值为 103860 MPa ,与预测值较接近
而压缩实测为 84500 MPa ,与预测值差别较大。
14.4.2
纵向应力-应变曲线
σ σ σ σ σ ε ε
ms—基体屈服应力;
*—基体中应变量为ε fu时的应力; * *—基体应变量ε Lu时的应力;
Lu—复合材料纵向抗拉强度; fs—纤维屈服应力; fu—纤维断裂应变; fu—复合材料断裂应变
未破坏纤维,故在 接近裂纹平面承担 较大荷载
图14-16 在裂纹尖端近复合材料有可能发生破坏的 几种模式示意图
1) 纤维拔出
(a)
(b) 图14-17 裂纹尖端纤维排列和拔出模型
(a)裂纹尖端短纤维排列模型; (b)拔出纤维时的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