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创优设计】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整合
【创优设计】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整合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转型和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提出“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
步形成封建伦官方
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依据。 (4)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李贽成为反理学的先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 之提出了“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其实质是对儒学的反 思、批判和发展,是儒学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
1.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2.正确态度
总的原则是既要继承其中的精华,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 因素。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 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 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专题整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演变轨迹
1.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2.演变轨迹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礼”,创立儒家学派;孟子主张 “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两人发展了孔子思想。
(2)改造和独尊——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罢黜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