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图式理论的作用

正确认识图式理论的作用

2007年第35期周刊④S+Vt+indirectO+directOe.g.Shesentmealetter.⑤S+Vt+O+Ce.g.IteachthemtostudyEnglish.由于汉英两语言之间存在这些相同的基木句型,而几乎所有复杂句型都建立在它们之上,这就能有效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使英语学习者在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英语语言表达,促进其英语思维的快速培养。

3.2.2负迁移影响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后者属于汉藏语系。

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分别承载着不同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折射到语言上必然反射出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而在二语习得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表达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母语语言结构为标准,下意识地套用于英语语言中。

这必然不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母语负迁移的阻碍作用。

汉语思维模式的干扰作用反映在诸多方面,如:在词汇方面,英语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短语搭配和习惯表达非常丰富,且较多是不能望文生义的。

如只是习惯性地依据汉英词语的一一对应关系来猜测短语的含义,大多时候是会犯语用错误的。

例如,outofthequestion母语思维定势:问题的边缘或问题之外英语思维习惯:不可能leavenothingtobedesired母语思维定势:没有什么可渴望的东西留下英语思维习惯:毫无缺点在语法与句法方面,英语是有形态标志的语言,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的变化及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情态动词的用法,而汉语则少有这些规则和用法。

英语中的倒装句、强调句、It形式主语句、Therebe句型及英语中的某些固定结构等等也是汉语中没有的。

例如,英语中的部分否定用法:当not用来否定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是那些具有总括意义的代词或副词时(e.g.all,both,every,each,etc.),就构成了部分否定。

e.g.Allthatglittersisnotgold.汉语思维:所有发光的东西都不是金子。

(×)英语思维:会发光的物体未必都是金子。

(√)再如英语中的两个特殊用法。

e.g.Youcannotbetoocautious.(cannot...too表示:“再……也不为过”)Icouldn’tagreemore.(否定词+比较级=最高级)如果按着汉英语言一一对应的思维定势来理解这两个句子,岂不是大错特错了。

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下意识地按汉语的思维定势,借助汉语的语言结构去学习和使用英语,这样就极易出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和阻碍。

母语负迁移在语言表达层面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我们要认清汉英语言表达的不同之处,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规范表达方式,逐步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文章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异同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母语迁移对英语思维培养的影响。

语言表达和思维模式层面上的母语迁移现象对学习者英语思维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

利用好,则产生正迁移效应,促进英语思维培养;利用不好,则出现负迁移干扰,阻碍英语思维的培养。

当然,母语迁移对英语思维培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章仅从两个主要层面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做深入、广泛的探讨。

毋庸置疑,汉语和英语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

在英语学习中要习得纯正英语,学习者必须克服母语迁移心理,抵制母语定势思维,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逃出“应试教育”的牢笼,不能只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的比较,使学生从中探寻出有利于建构英语思维的方法。

要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作用下,培养一种英语的“思维定势”。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外语人才。

注释:文中L2是二语和外语的统称,L1指母语。

参考文献:[1]Odlin,T.Language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2]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3]Stern,H.H.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4]Kaplan,R.B.CulturalThoughtPatternsinInterculturalEducation.LanguageLearning(16):1-20,1966.[5]张翔.掌握英语8000词[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13.[7]黄庆传.汉英比较英语学习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摘要: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对探讨阅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它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光懂图式理论还不行,还需要进行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和丰富的图式是互为条件的。

关键词:图式理论指导意义传统教学方式一、图式理论简介图式理论的理论扩展和应用研究一直持续到今天,在阅读教学研究中,它更是倍受推崇。

图式理论(schema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

Bartlett认为人的记忆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结果受已有的经验结构即图式影响。

Rumelhart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人们头脑中储存着各种各样的图式。

一般说来,生活阅历越丰富,大脑中储存的图式就越丰富。

图式理论强调已有知识的结构性,这种结构由低级到高正确认识图式理论的作用(井冈山学院外语学院,江西吉安343009)董广坤○外语教学与研究55周刊2007年第35期级或具体到抽象呈阶梯形。

低级阶段的知识包含高级阶段的知识成份,高级阶段中包含低级阶段的知识成份,各种成份交互作用、同时发生。

在认知过程中,低级阶段的知识结构启动图式,高级阶段的知识结构帮助认识和吸收新知识或修改原有知识结构。

图式是动态的、发展的。

在分类上,词汇、句法、语义、文章体裁、修辞结构和语篇连贯手法方面的知识称为形式图式;其它方面的知识,如各学科门类方面的知识、事物运行规律的知识以及文化方面的知识等被称作内容图式。

阅读时,读者可能将进入到视觉的符号从字母、词、词义到句义,一层一层进行加工。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它被称作“文章驱动”(或自下而上)过程。

也有的读者首先选用最少的信息,凭借已有知识进行推测。

然后,再根据对篇章所提供的信息对自己的推测进行确认或修正。

这就是采用“自上而下”或“知识驱动”的阅读过程。

在图式理论看来,两者都是单向加工过程,要想达到更佳的理解效果,读者应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策略结合起来。

有关研究证明阅读理解的质量与图式种类有明显的相关。

读者的语言知识、语篇知识、专业知识、世界知识和文化知识都能影响其阅读理解的水平(参见陈惠芬和尹玲夏2004)。

二、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回顾在教学实践中,外语阅读教学大致包括如下步骤:1.生词学习2.学习内容的引入3.背景知识介绍4.课文篇章结构5.语言点讲解6.总结和归纳7.课后练习任何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可能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三种阅读过程,只是这三种成份因人因时因地所占比重不同。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对教学步骤有不同程度的省略,甚至光讲语言点。

只讲语言点,且非常详细讲解语言点的授课方法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可能最省事。

还有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不少教师非常自由,不太严格按教学步骤来。

你或许认为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不紧凑,效率不高,但它会带来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

不过,教师大部分工作无疑是在扩展学习者的(语言、语篇、世界的、文化的等)图式结构。

三、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教学方式和图式理论图式理论者认为阅读是篇章信息刺激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

古德曼(1967)把阅读过程称为“心理上的语言上的猜测游戏(apsycholinguisticguessinggame)”,即读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线索去预测和创造意思”。

阅读时,文本的标题、某个词、某句话、某个图表,甚至某个符号都有可能激活我们大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从而使读者找到阅读定位(王初明1990)。

这样,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的本质的解释更让人信服,从而对外语教学双方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然而,我们在认可图式理论对外语阅读教学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同时,对其在教学中作用也应有正确认识。

1.图式理论是一种方法论。

它能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及指导作用,但它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图式理论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方法应丰富多样,但具体的教学内容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其中包括自下而上的教学步骤。

传统的教学内容,词汇和句法等也属于图式内容(语言图式)。

图式理论是心理学家抽象概括出来的关于学习的一种认知理论,任何一个外语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实践着这一理论,从而能扩大学习者的图式结构。

2.图式理论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价值。

它对教的指导作用比对学的指导作用更大。

英语教师可以从图式理论获得启发,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而一般的英语学习者恐怕没有多少兴趣来读这些有关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

从这一方面来说,图式理论可能让人感到只强调教师的责任,而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强调不够。

还有,教学实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内容的多少和课时安排,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等。

这样在扩大学生的图式结构方面教师所能做的也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我们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让其“无意识”地扩大图式结构,以提高阅读能力。

不能期望他们会以图式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实践。

3.图式理论也有消极作用。

过分依赖背景知识会导致学习者不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外语;不适当地运用母语图式也可能导致外语阅读理解失败。

陈惠芬等(2004)已经指出这一点。

综上所述,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图式理论都要正确看待。

我们应该认识到图式理论的真正价值,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同时,在新理论前面也不要不知所措,不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担忧和妄自菲薄。

毕竟,新理论是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东西。

具体如何扩大一个人的图式结构,主要还是靠其自身努力。

四、如何扩大图式结构和提高阅读质量图式理论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并非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方法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