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1)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对欧美关系: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经济上成 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 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3)对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ziyi世界,三足鼎立
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Go back
5、二战后,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 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Go back
10、二战后,西欧国家为能在美苏两大集团 对抗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 经济发展步伐,采取的措施是: A、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B、成立欧洲共同体 C、加强军事力量,发展战略核武器
(1)内因 (2)外因
2、影响:
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 济大国
材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 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 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 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 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 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 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D、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Go back
1、原因: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 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 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 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思想因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地理上连为一体,联系密切
2、影响
• ⑵.改变了一边倒的政策,开始实行以 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 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 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 变化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 局面。 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 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Go back
2、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①集中物力、财力进行建设 ②大力发
展科技 ③美国扶植 ④大力发展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Go back
3、 二战后期,处于颠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 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
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的
(一)原因: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二)标志:
(时间、地点、倡议国、基本原则宗旨、不 结盟的含义等)
(三)意义: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原因: (二)标志: (三)意义: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 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朝多极化 方向发展。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的汽车工业
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1952— 1960年 1961— 1970年 日本 8.2 美 国 2.8 英 国 2.7 2.8 联邦 法 德国 国 7.5 4.8 4.8 5.8 意大 利 5.8 5.6
11.2 4.1
1、原因:
2、联合过程: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原因: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 了许多新兴独立的国家 ②它们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 始,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权、发展 和和平,不结盟运动兴起。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学习重难点 重点:西欧一体化的原因、影响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含义和影响
难点:总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
1.原因
(1)现实:二战后西欧遭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严 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2)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 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联系加强 (3)道路:在两极格局之下,要保障自身安全与发 展,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4)历史根源:共同的文化幻灯片 7遗产和心理认 同感,地理上连为一体,联系密切。
Go back
6、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
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Go back
7、20世纪60、70年代导致世界格局向多 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战后初期日本劳动者的生活
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裕仁
“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
国内: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1、原因:
内因:
.
⑴.民主化改革,肃清了封建残余 • ⑵.重视科技和教育 • ⑶.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外因: • ⑴.美国大力扶植。 •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了大量军需订单
我们是被亚非拉的 朋友们抬进联合国 的。 ---毛泽东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 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了什么?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一)原因: (二)标志: (三)意义:
四、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 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复习回顾
一、两极对峙(冷战)的背景(原因)
二、两极对峙的表现
三、两极对峙的影响 启示
{
1、冷战的表现(政治、经济、军事)
2、冷战中的热战
冷战的实质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冷战开始的标志,两极对峙正式形成的标志 冷战中的热战及影响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 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自 己辩证的分析历史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从总体上把握本课框架,从宏观上分析历史问题, 即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从图片、材料等史料中 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作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员,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 感。
千疮百孔的欧洲
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 堂——考文垂大教堂,只留 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 民在清理战争废墟。
战后的欧洲
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 在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 。
1、原因: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 黎条约》。 (2)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上述议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领土的野心膨胀 D、美国要求按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Go back
4、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 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 作业布置
• 完成学案及活页卷本课内容 • 本周自主完成对第一单元的复习好吗亲?╭(╯3╰)╮(教 材、笔记、学案、讲义、试卷、作业本)
请选择题号
六号
八号 七号 九 号 十 号
继续
五号
四号 三号 二号 一号
回主页
结束
1、“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C、实现政治体制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
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美国侵略朝鲜战争失败
Go back
8、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属于
A、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的下属机构
D、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Go back
9、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
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小结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实力迅速上升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相对下降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界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苏联 日本 美国 不结盟 中国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在经济 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 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