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行心理测量。 ❖ 这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二)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 八年研究:1934---1942年。 ❖ 经济大萧条,导致青年无工作,对高中课程不感兴趣 ❖ 高中进行课程和教学计划的改革,学校自行设计课程 ❖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开发
的一般程序和原理,供学校遵循。
❖ 泰勒模式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组织 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 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 确定目标要依据的三个来源 ❖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泰勒原理
拉尔夫·泰勒
❖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 专家。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 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 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 “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一)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 泰勒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教育心理学家贾德的影响 ❖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影响 ❖ 他们都倡导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对人的学习进
❖ 最高层次:
学科
❖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
心课程、经验课程
广域课程
❖ 中间层次:
❖按序列组织的学程、以一学 核心课程 年或学期为单位的学程
学 期 、 学 学课程、单元
❖ 最低层次:
❖课、课题、单元
年 经验课程 课
程
❖ 判断组织结构的优劣的标 准是连续性、序列性和整 合性
怎样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 评价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 程度。
泰勒原理
学生
初 选
预学 学 哲学 定 习 习
学 习
学 习
社会
的 一
的经 经 经 经 教验 验 验 验
学科
般 目
心理学 学 目
的 选
的 组
的 指
的 评
标
标择 织 导 价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
❖ 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一种理性的框架 ❖ 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评价观念的更新 ❖ 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操作性强 ❖ 只是理性的框架,内容不够充实和丰富 ❖ 强调目标行为化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
❖ 容易出现的不当形式
❖ 人们有时把教育目标作为教 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
❖ 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要涉 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 他内容要素
❖ 采取概括化的行为方式这样 的形式
内
❖ 有效的形式:既指出要使
容
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
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
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 二维图表:行为和内容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课程开发: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 种理论取向。它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政治决策的过 程,专家与权威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社会各有 关方面共同合作的事业。
❖ 目标模式 ❖ 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
❖ 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 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
行为
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 学习经验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对象及环境、条件的 相互作用
❖ 选择学习经验既要确定学习经验的种类,又要安 排学生学习的情境。
❖ 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 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必备的四个特征:
❖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的教育能作出什么贡献?你这门学科对外行和一般公 民能有何贡献?---一般教育价值 ❖知识是什么?对教育目标有什么影响?
教育目标的 筛选原则
❖ 教育哲学:界定良好生活和良好社会的性质,规 划一种令人满意和有效的生活所必需的价值。
❖ 学习心理学:界定教育目标与学习的内部条件是 否一致。
❖哪些是通过学习可以使人发生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和安排目标
❖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 ❖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次以上的评估。 ❖凡是能够提供关于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变化的有效证据,都
是合适的评价方法。
❖ 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 ❖ 用评价观代替传统的测验观 ❖ 评价程序:
❖界说教育目标—确认评价情境—编制评价工具—实施评价行 为—利用评价结果
❖教育目标是教育机构试图在学生身上所引起的行为变化的 种类。 ❖了解学生的现状 ❖把学生的现状与可接受的常模做比较,找出差距
❖可接受的常模是教育者所拥有的人生哲学和 教育哲学
❖忽视学生,只强调教育者的要求是不够的。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 教育目标中应合理地反映校外当代生活的内容。 ❖ 可以通过工作分析、活动分析等方法对当代生活进行研
究
❖在整个当代生活背景中看待学校教育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提出“校外课程”的理念 ❖主张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是教育目标的重要来源 ❖我们应对将要在该学科领域从事极高深研究的学生提
供什么样的基础教学?--专门、专业化 ❖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打算成为该学科领域专家的学生
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 两种组织:
❖纵向组织:不同阶段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横向组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 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准则:
❖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序列性: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上,并
且更深入和广泛 ❖整合性: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
学习经验组织结构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