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免疫性疾病PPT

儿童免疫性疾病PPT

( ID)
[分类]
原发性(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
继发性(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
获得性(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
PID定义
人,随年龄渐成熟.生后3~6个月补体浓 度和活性才接近成人.
固有免疫 B因子和备解素也低于成人,未 成熟儿更低。新生儿血浆纤连蛋 白浓度为成人的1/3~1/2,未成 熟儿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较成人低, 生后10-20周达足月新生儿水平。
固有免疫
单核/巨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 (APC) 由于缺乏补体、调理素和趋化因子的辅助 新生儿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黏附、吞噬、 氧化杀菌、产生细胞因子抗原提呈功能较差
2、T细胞的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胸片, 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T细胞 亚群分析,细胞活化增殖功 能,各种细胞因子测定,皮 肤或胸腺活检
3、吞噬细胞的检查 WBC细胞计数和形态 DHR二氢罗丹明分析 细胞的移动/趋化/吞噬/ 杀菌功能 黏附分子测定
4、各种补体和调理素成分 和功能的测定
当然,基因突变分析是确诊 PID的金标准。
诊断:4岁以上血清IgA<0.07g/L,其他 Ig正常或升高,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继发 性IgA低下。
如IgA>0.07g/L但低于同龄儿2个标准差, 则诊断为部分性IgA缺乏症。
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 (WAS) XL
男性,发病于6月内的婴儿期,临床表现 为湿疹、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 免疫异常:化脓性外耳道炎多见,常伴自身 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贫血及血管炎、肾 脏疾病。青春期后10-20%的患儿可发生肿瘤 ,T细胞功能异常是其常见的免疫异常,随 年龄逐渐加重。
生后9月内血清IgG动态变化
适性免疫
IgM
不能通过胎盘,
个体发育最早的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脐血IgM过高提示宫内感染 出生后3~4月为成人的50%,1岁时为75%,
于3~6岁达成人水平 IgM是抗G-杆菌主要抗体,新生儿易患G-菌
感染
适应性免疫
IgA
不能通过胎盘 个体发育最迟,12岁达成人水平 分泌型IgA具有粘膜局部抗感染作用,新
由于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 遗传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一 组综合征,可累及固有免疫或适应性 免疫。临床表现为抗感染免疫功能低 下,反复感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症和恶性肿瘤。
随着生物遗传学和诊断技术的 飞速发展和不断改进,每年均有 3-5种新的PID被发现,至今已发 现有200多种。 总发病率不清,估计为1:10000
适应性免疫 2、 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
成熟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60%- 70%,所以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T 细胞数量。
胎儿时期未成熟,不能有效清除病毒
出生时T细胞发育已完善,记忆性T细胞极 少,辅助B细胞合成和转换Ig以及促进吞 噬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的能力差。小于 胎龄儿与早产儿T细胞数量较少,对有丝 分裂原反应较低。早产儿至1月龄可赶上 足月儿,小于胎龄儿1岁以后赶上同龄正 常儿。
治疗:需长期抗生素和抗真菌药预防感染。 干扰素作为免疫调节剂,可降低患者的感 染率。感染发生时要尽量明确病原行针对 性的治疗,有脓肿经皮引流或切除脓肿是 非常必要的,最有效的治疗为外科手术与 抗生素同时应用。免疫重建是唯一根治本 病的方法。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AT)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胸腺和外周淋巴组 织发育不良,小脑呈退行性变,皮肤毛细血管 扩张。
治疗:与Bruton病类似,IVIG替代,反复 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T细胞缺陷可 用胸腺肽注射或胸腺移植。
选择性IgA缺乏症
是原发性ID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60% 多,多数有家族史,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机制不清,可能是B细胞本身 缺陷或Th细胞功能缺陷,使B细胞不能分 化为分泌IgA的浆细胞。
锡克试验阳性
B细胞少,直肠黏膜罕见浆细胞
血清IgG<2g/L, IgA、IgM难 以测出,外周血成熟B细胞减 少或缺乏,淋巴结缺乏生发 中心和淋巴滤泡,骨髓中无 浆细胞,组B淋巴细胞正常, T淋巴细胞数及功能正常,预 防接种后无或较弱的抗体反 应。
诊断:流式细胞仪测定 CD19+或CD20+B淋巴数 和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助诊 断。
果较差
4、1年内发生≥2次的肺炎 5、婴儿体重不增或生长异常 6、反复的深部皮肤或器官脓肿
7、持续的鹅口疮或皮肤真菌感 染
8、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清除感染 9、≥2次深部感染,包括败血
症 10、PID家族史。
可疑PID患儿做以下各种免疫 检查: 1、B细胞的相关检查: 各种Ig和IgG亚类,B细胞计数, 抗体反应,B细胞活化增殖功 能,淋巴结活检
目前分类:9大类,新增拟表 型PID: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 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类似于突 变型个体的表型
原发性ID的分类及发病率
B细胞缺陷:50% 联合免疫缺陷:20% T细胞缺陷:10% 吞噬细胞缺陷:18% 补体缺陷:2%
有以下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PID 的危险:
1、1年内≥4次的耳部感染 2、1年内≥2次的严重鼻窦感染 3、≥2月的口服抗生素治疗,效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SCI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是一组由不同基因异常所致的严重T细 胞缺乏(或功能异常),并伴B细胞功能异 常的疾病。机体不能产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 疫应答。患儿可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即出现 发育障碍,发生严重感染而死亡。
大多数患儿是X-连锁遗传,也有常 染色体隐形遗传的。
治疗:IVIG替代疗法 0.4-0.6g/kg,3-4周一次。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 ➢反复感染 ➢血清IgG<2.5g/L, IgA、IgM正常
或减少 ➢锡克试验阴性 ➢B细胞正常,直肠黏膜可见浆细胞
普通变异性ID
病因不明,遗传方式不定, 表现为Ig缺如的综合征,任 何年龄均可患病,多见于幼 儿或青春期起病。发病机制 不完全清除,目前多认为是 辅助细胞功能异常,使B细 胞分化受阻或B细胞本身有 问题或存在B细胞自身抗体。
适应性免疫
IgG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来自母亲的IgG在6个月时消失, 3个月后自身合成的逐
渐增多 出生后3~4个月最低,8~10岁接近成人水平 IgG2在2岁内上升慢,易患荚膜细菌感染
14 12 10 8 6 4 2
g/L
Total IgG
Baby IgG
0.6
Maternal IgG
0 123 45678 9 ms
辅助检查可见小细胞贫血,血小板数减少、 体积变小,IgG、IgA、IgM均下降而IgE增 高,对各种疫苗的反应减弱。
诊断:典型病例不难诊断,检测到突变基 因可确诊。
治疗:早期骨髓或脐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 效的手段。另外避免外伤、出血、抗感染、 IVIG、输血或血小板等。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
是常见的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PID,还原型 辅酶2(NADPH)氧化酶复合物缺陷,使吞 噬细胞呼吸爆发功能障碍,不能产生超氧 化物,杀菌力大大下降,导致反复慢性化 脓性感染,形成肉芽肿。 遗传方式主要是X连锁的基因突变。
免疫分子
细胞膜分子 可溶性分子 趋化因子(黏附分子)
免疫反应
屏障防御机制
固有免疫
细胞吞噬系统
(非特异免疫反应)
补体系统
特异性细胞免疫(T细胞) 适应性免疫
(特异免疫反应)
特异性体液免疫(B细胞)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免疫功能低下(未接触抗原
固有免疫
未建立免疫记忆)
补体和其他免疫分子
不能通过胎盘,胎儿期已合成; 新生儿补体经典、旁路途径活性均低于成
75%的病例在6月内起病,典型临床表现是 反复感染,局部化脓性炎症,感染反复发 生,经久不愈,组织坏死,形成瘢痕。结 核感染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高出上百倍。
诊断:对于反复感染并有肉芽肿形成的 患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感染或怀疑结核 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好的,应高度怀疑本 病。
四唑氮蓝试验是传统的筛查方法,二 羟罗丹明试验更敏感、准确,替代了前者。
中性粒细胞 数目正常,但储存空虚,严重感染易发生中
性粒细胞减少。另外其功能(游走、吞噬)暂时 性低下,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适应性免疫
1、B淋巴细胞及Ig 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IgM的B细胞,但无 产生IgA和IgG的B细胞,由于缺乏抗原 及T细胞多种信号的辅助刺激,新生儿B细 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低下。B细胞至5岁才 发育成熟,婴幼儿时期体内多为不成熟 的B细胞,故容易感染。
免疫功能亢进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缺陷病、肿瘤
免疫反应总是伴有炎症反应
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
-保证适当的免疫反应, 以清除抗原,
-阻止过分的炎症反应
小结
出生时免疫细胞及其生物学 功能已发育成熟,新生儿时期暂 时性免疫功能低下主要是由于在 宫内未接触抗原之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临床上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引起 支气管扩张,10%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或蛋白丢失 性肠炎等,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 瘤。
实验室检查:IgG和IgA低下,IgM正常 或低下,B细胞数可减少,T细胞功能异 常,CD4/CD8比率、IL-2、IL-5和 IFN活性下降。
诊断:排除法,婴儿期发病不易与Bruton 鉴别,一般IgG不低于3g/L,外周血B细 胞数接近正常。
诊断: 淋巴细胞计数<2.2×109/L,缺 乏成熟T细胞 治疗: 根本治疗是免疫重建,生后3个 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存率达 95%。 注意:不能接种活疫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