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选修1练习:专题5 专题测试卷 含解析

高中生物选修1练习:专题5 专题测试卷 含解析

专题测试卷(五)(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B.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C.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DNA 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解析]猪血细胞中不含DNA,所以不能用于提取DNA,A错误;提取DNA时,如果是用动物的细胞需要用蒸馏水涨破,如果用植物细胞则不需要,而是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B错误;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杂质,而DNA属于大分子物质,C错误;电泳法是常规分离纯化的方法,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D正确。

[答案]D2.如图表示细胞内DNA复制和细胞外PCR扩增两个过程,两反应过程的条件中相同的是()A.模块B.原料C.酶D.能量供应[解析]细胞内的DNA复制和细胞外的PCR扩增过程,需要的原料相同,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3.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B.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提高分离的效果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可以采用电泳法[答案]B4.通常用哺乳动物的血液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红蛋白变性B.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避免细胞粘连在一起C.分离红细胞时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高速离心D.分离后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解析]A错误,实验时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B错误,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C错误,分离红细胞时要低速短时间离心;D正确,分离后血红蛋白还要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

[答案]D5.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二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解析]第二次过滤后纱布上的是粗提取的DNA,此DNA还含有杂质,因此将其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中,再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的杂质。

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同体积的、冷却的95%酒精即可析出DNA。

然后挑出DNA进行鉴定。

[答案]为C。

[答案]C6.在PCR反应中一个DNA片段在6次循环后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片段()A.8个B.16个C.32个D.64个[解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在人为条件下进行的DNA分子复制技术,而DNA复制为半保留方式,经过6个循环即复制6次,则合成26个DNA拷贝,原先有1个DNA,则最终可得到1×26=64个DNA分子拷贝。

[答案]D7.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C.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D.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解析]PCR中解旋是通过高温进行的,故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A正确;丙过程用到的酶为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不会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不需要再添加,B错误;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形成的DNA分子为8个,而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为2个,故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 占25%,C正确;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答案]B8.SCAR标记技术即特异性序列扩增DNA,是目前在育种应用中首选的基因分子标记技术。

下列有关SCAR标记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SCAR标记技术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场所与转录的场所相同C.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催化酶与转录的酶不同D.SCAR标记技术无法应用于植物抗性育种[解析]由于合成DNA片段,SCAR标记技术中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A错误;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场所与转录的场所不同,SCAR 标记技术进行的场所是体外进行的,B错误;SCAR标记技术反应催化的酶是DNA聚合酶,转录的酶是RNA聚合酶,故SCAR标记技术反应的催化酶与转录的酶不同,C正确;SCAR标记技术可以筛选出目的基因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D错误。

[答案]C9.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需加入()A.耐高温的解旋酶以保证DNA双链完全解开B.2种已知核苷酸序列的引物以保证核苷酸链的延伸C.4种足量的核糖核苷酸以保证目的基因的扩增D.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以维持pH的稳定[解析]PCR技术中,采用高温使DNA解旋,并没有使用解旋酶,故A错误;利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中,需要2种已知核苷酸序列的引物以保证核苷酸链的延伸,故B正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4种足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故C错误;利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缓冲溶液以维持pH 的稳定,因为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故D错误。

[答案]B10.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D.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解析]DNA在浓度为0.14 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DNA析出,应该去除滤液,A错误;根据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以及对酶的耐受性不同,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B正确;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要经过沸水浴才能呈现蓝色,C错误;由于DNA不溶于酒精,蛋白质溶于酒精,因此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以进一步纯化DNA,D错误。

[答案]B11.下列关于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各种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B.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用纸层析法C.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时用凝胶色谱法、电泳法D.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解析]由于各种细胞器的质量和密度不同,所以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用纸层析法,B错误;分离与纯化血红蛋白可用凝胶色谱法,也用电泳法等,C正确;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时可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D正确。

[答案]B12.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溶液分为4层,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第四层[解析]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

因此,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第二层。

[答案]B1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解析]A.由于甲的分子量小于戊,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不一定存在于沉淀中,A错误;B.由于甲蛋白质分子量最小,最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最长,移动的速度最慢,B错误;C.分子量大小是甲<乙,透析时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不一定保留在袋内,C错误;D.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由于甲和戊的分子量差距最小,因此二者之间的电泳带相距最近,D正确。

[答案]D14.利用PCR技术将某DNA分子扩增n代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物越短,PCR出来的非目标DNA就越多B.在适温延伸过程中,需要提供ATPC.引物中G/C含量越高,复性温度越高D.共有2n-1对引物参与子代DNA分子的合成[解析]在适温延伸过程中,不需要提供ATP。

[答案]B1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分为哪几步,依次是()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解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四步。

A项描述的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术。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5分)16.(8分)如右图是利用鸡血粗提取DNA的基本操作,据图分析回答:(1)若乙为鸡血细胞液,则甲为________,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为含DNA的浓NaCl溶液,则甲为________,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去除________(填“不溶”或“可溶”)性杂质。

(3)若该操作玻璃棒上能卷起白色丝状物,则甲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其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

(2)向含DNA的浓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DNA溶解度降低会析出,从而去除可溶性杂质。

(3)DNA和杂质分子在95%的冷酒精溶液中溶解度存在差异,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溶液,故可去除溶于酒精溶液的杂质,向烧杯内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95%的冷酒精溶液,可用玻璃棒卷起白色丝状物(DNA)。

[答案](1)蒸馏水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2)蒸馏水可溶(3)95%的冷酒精溶液17.(9分)用基因工程技术从分离、提纯的圆褐固氮菌中获取固氮基因,然后进行PCR扩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