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016
2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016
22
四、滑动细菌
不借助鞭毛而靠菌体的蠕动进行 滑动的细菌。 丝状,无鞭毛,不固着。 常见菌属 贝氏硫菌属:丝状的原核生物, 但不固着,无鞭毛。
23
五、蓝细菌 (Blue bacteria,Cyanobacteria)
(一) 特性
24
1.形态
单细胞类群呈球状、椭圆和
杆状,常聚集成团并有共同
绿藻:因藻体中含叶绿素及少量叶黄素,细胞呈草绿色。 小球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大量培养作为饲料和食 品)、栅藻 、衣藻等 。
硅藻:单细胞存在或群体存在,细胞壁为两个藻瓣相扣。
藻瓣中含有大量硅质和果胶质,硅藻死亡后,形成硅藻 土,可作为过滤剂、绝缘剂等。 甲藻:海洋“赤潮”也常由甲藻大量增殖引起;甲藻产 毒可积于贝体而使人体中毒。
可能具有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
以简单二分裂法无性繁殖,仅需20—30分钟。
5
(1)环境 中常见致 病菌与条 件致病菌
6
(2)环境中其他常见细菌 假单胞菌属 黄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 微球菌属 乳杆菌属 其它细菌
7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46
木霉属:常寄生于某些真菌子实体上,是栽培 蘑菇的劲敌。木霉可以生产纤维素霉、合成核 黄素、产生抗生素等。 交链孢霉属:交链孢霉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 中,有些是植物病原菌,可引起果蔬的腐败变 质,产生毒素。 芽枝霉属
47
二、藻类(algae)
藻类是一大群低等植物,细胞分化比较低级(无根茎叶
花等)。广泛浮游于淡水及海水的上层,也称浮游生物
或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初 级生产者,是水生食物链的关键环节。
形态与结构 :
形态:多种多样,单细胞或多细胞。含叶绿体,同 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生理特征:行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对N、 P需求多。
48
常见藻类 :
种 籽 花
枝
根
10
(1)营养菌丝 • 长在培养基内,又称基内菌丝
营养菌丝
• 作用 吸收水分、养料 排泄代谢产物 产水溶性或脂溶性 色素。 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呈现颜色。
11
(2)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
在培养基外,向空中生长 弯曲、直形等 繁殖功能
12
(3)孢子丝
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 的可形成孢子的菌丝。 直形、波浪状、螺旋状、轮生等。是放线 菌定种的重要标志之一。 孢子丝
13
(4)分生孢子
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 便分化为分生孢子。 生长在孢子丝上。球形、 椭圆形、杆形 呈白、黄、绿、淡紫、 蓝、褐、灰等色。
分 生 孢 子
14
3 繁殖
无性繁殖。分两类 分生孢子生殖★
菌丝断裂成短杆状细胞
较细菌复杂,所以放线菌
是比细菌更高一级的进化
类群。
15
4 菌落 • 特征 • (1)致密、坚硬、
18
三、鞘细菌 (Sheathed bacteria)
单细胞连成的丝状体细菌。 细胞呈丝状排列,包在一层由有机物或无机物 组成的鞘膜内,鞘上有固着器。 革兰阳性,偏端丛生鞭毛,能活跃运动,又称 游动细胞。 代表菌有球衣菌属、铁细菌属。
19
1 球衣菌(Sphaerotilus) 特性:由许多的球杆状细菌通过衣鞘彼此紧靠的丝状细菌
真菌与原生生物的主要区别:较硬的细胞壁(胞壁不含 肽聚糖,多含几丁质) 真菌按形态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为酵母菌和类酵母菌(yeast).
多细胞真菌又称霉菌(mold)。
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和生物体内。 卫生学效应:
引起物质变质腐烂的主要原因
发酵、制药、食品工业等中具有重要作用 少数致病
的胶质层包裹。 丝状体蓝细菌不分枝或有假 分枝,通常也具有鞘的胶质 外套。 个体细胞比细菌大,一般直 径为 3~10 μm,最小的为 0.5~1 μm,最大60μm。
25
2.细胞结构
• 与G-菌相似,无鞭毛,能分泌粘胶物质,作滑行运动。 许多蓝细菌的细胞质中有气泡存在。 • 光合型微生物,光合作用部分称类囊体,类囊体膜上含 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等,辅助色素--藻胆素。
多皱、不易用针挑 起,不透明。 • (2)孢子成熟后,表 面粉末状,干燥。 菌落
• (3)正反面呈现不同
颜色。
16
5 分布和作用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其在土壤中。
产生抗生素。
少数菌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如星形偌卡 菌引起肺部化脓性感染。 可分解多种有机物质(烃类、氰类、吡啶、 纤维素等),如诺卡菌属处理含烃类、无 机氰化物的废水。在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 应用价值。
环境中微生物的 主要类群
公共卫生学院 薛晚利
xuewl@
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第一节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二节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三节 非细胞型微生物
2
环境微生物分为: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 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 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 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细菌、 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放线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 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
1 一般特征
原核 革兰阳性菌 显微镜下,呈丝状分枝,菌丝 直径与细菌相似。菌丝细胞的 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多核、单细胞(细胞核之间没
多细 胞核
枝
种 籽 花
有分隔)
根
9
2 形态(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例)
根据形态功能分: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 分生孢子
多细 胞核
性生殖。
28
4.生境和分布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生活在淡水中的蓝 细菌,是水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一 环。 • 可与其他生物共生。如与真菌共生形成 地衣,有的与蕨类植物满江红共生或与 苏铁共生。
29
(二)常见种属
蓝细菌的常见属: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引起种类。
其他蓝细菌
42
青霉属:典型结构为帚状枝,产生单轮或多轮对称
或不对称的扫帚状小梗,多呈蓝绿色。
43
青霉和曲霉的主要区别
青霉和曲霉的模式图
44
青霉、曲霉与人类的关系
• (1)青霉除了用于提取青霉素外,还用于制 造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氧化酶和淀粉酶等。
• (2)曲霉是发酵工业及食品加工方面的重要 菌种。如黑曲霉是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菌种之一,用于柠檬
在溶解氧小于
0.1mg/L的微氧环
境可生长。
分解有机物能力强。
具假分枝。
20
作用 构成活性污泥的重要菌种 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 丝状细菌在活性 污泥中大量繁殖,使污泥结 构极度松散,絮块漂浮水面, 比重减轻,随水流流出。
21
2 铁细菌(Crenothrix) 特性 丝状体不分枝。 生活在氧气少、有较多铁质和二氧化碳 的水中。把亚铁氧化为高铁。 作用 造成铁质水管的腐蚀、堵塞。 使水呈现颜色,影响水质。
酸、葡萄糖酸、淀粉酶和酒类的生产。米曲霉具有较强的淀粉酶 和蛋白酶活力,是酱油、面酱发酵的主要发酵菌。
45
镰刀菌属:环境中常见,为植物激素产生菌 和工农业生产有用菌。 根霉属:分布广泛,分解有机质能力极强。 为我国酿造业常见菌种,能产生大量的淀粉 酶,故作酿酒、制醋业的糖化菌。有些种根 霉还用于甾体激素、延胡索素和酶制剂生产。 生物制品领域应用多。 毛霉属:较根霉小。其分解淀粉、蛋白质能 力极强,常与根霉一样常用于发酵工业,同 时也是环境物质循环中的常见菌。
表菌种为产朊假丝酵母,由于细胞内富含蛋白
质及维生素B,成为食用酵母和饲料酵母的重要
菌种。
37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Harrison)
• 菌苔颜色呈现珊瑚红到橙红色或微带桔红色。 空气、水、花、土壤、鳟鱼肠道等处均可分离 到。均无酒精发酵能力,但产脂能力较强,可 从菌体提取大量脂肪。能合成β-胡萝卜素。
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Hansenula)
• 有的种能产生麦角固醇、苹果酸及磷酸甘露聚 糖。也是饮料、酒类的污染菌,常在酒、酱油 表面生成白色干燥的菌醭。
38
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
• 细胞多为球形至卵形,大小一般由2.5-4×35µm至4-7×5-8.5µm,可形成薄膜。在固体培 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到奶油色。 • 球形球拟酵母,常可生长在浓糖基质上,如炼 乳、蜜饯、果脯等处,为一种耐高渗压的菌种。
49
三、原生动物
形态与构造 :
单细胞低等动物,但结构较为复杂,是一个独立而 完整的机体。用一个细胞进行运动、营养、排泄、 感觉等。 营养与繁殖: 大部分为异养生活,少数能自养生活。 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卫生学意义:
3
第一节、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
4
一、细菌(Bacteria)
在原核型微生物中占主要地位—居位显赫。 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 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有 性生殖、细菌毒力、耐药性、代谢酶等)。 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念珠藻属、螺旋藻属
可作为食品开发对象
30
(三)危害
“赤潮” (Red tide) “水华”(Water bloom)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