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运用策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等量假设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怎样假设及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智慧课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业(使用智慧课堂生成作业报告)
二、复习导入:
通过智慧课堂展示预习作业报告
出示预习作业2(ppt):
把720毫升可乐,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提问:9个杯子是怎样的?也就是说720毫升的可乐是怎么分的?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挑战1(ppt):
一瓶720毫升的可乐,正好倒满6个小杯和1个大杯,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的1
3
提问:挑战1和预习作业2,它们有什么不同?(ppt)
预习作业2有几个未知量?挑战1有几个未知量?(板书:两个未知量、一个未知量)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理解题意:
谈话:继续看挑战1,这一句话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还可以如何表达?
观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们能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办法: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需要帮助的小组做个别指导。
方法一:假设把720毫升可乐全部倒入小杯。
提问:把720毫升可乐全部倒入小杯,结果会怎样?1个大杯要换成几个小杯?把大杯换成小杯后,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杯?
小组代表发言。
(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学生解决过程,板书假设全是小杯,ppt 动画展示假设过程,学生讲解)
方法二:假设把720毫升可乐全部倒入大杯。
提问: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结果会怎样?几个小杯要换成1个大杯?把小杯换成大杯后,一共需要多少个大杯?
小组代表发言。
(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学生解决过程,板书假设全是大杯,ppt 动画展示假设过程,学生讲解)
指出:无论我们假设都是小杯或者都是大杯,都是把两种杯子转换成同一种杯子,也就是说我们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了一个未知量,也就是说,我们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板书:复杂、简单)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其中一种,假设策略。
(板书:假设)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三:列方程解(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学生过程,学生讲解)
方法四:画线段图(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学生过程,学生讲解)
挑战2:
出示挑战2(ppt)。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可以怎样进行假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学生板演)
小结:(通过智慧课堂学生抢答)
问题一:挑战1和2中的未知量有几个?以能不能直接用除法来解决?为什么?因此,我们采用了什么策略?
问题二:我们使用假设策略是要把两个未知量转化几个?转化完以后是使问题更复杂还是更简单了?为什么?
问题三:在使用假设策略的时候,关键在于找准题中的什么?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策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假设策略?在使用假设策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出示挑战3(书第72页,第2题)
第(1)(2)小题通过智慧课堂全班作答,生成统计报告。
第(3)小题,全班作答,学生板演。
五、思维拓展:(通过今天所学,再次解决预习作业3)
预习作业3:
中秋节快到了,把7.2千克的月饼分别装入三层铁架上1个大礼盒、2个中等礼盒、3个小礼盒中,正好全部装满,且每层礼盒中月饼的重量正好相等,则大礼盒和所有小礼盒中的月饼共重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