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税收收入增加的结构性分析

中国税收收入增加的结构性分析

2008年税收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税政司 2009年2月) 一、2008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 (一)税收增长的总体情况 2008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219.62亿元(包括税务部门征收的各项税收,海关征收的进出口关税和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财政及地税部门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以及办理的各种退税等,详见附后解释。

),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同比增收8597.65亿元,增速比2007年的增速回落了14.9个百分点(2007年税收收入增长33.7%)。

(二)税收增长的特点 1、税收总收入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全年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

2008年税收增速虽比2007年回落,但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增速与2004年-2006年增速基本持平(2004年、2005年、 2006年税收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19.1%和18.6%),略高于2002年-2003年的增速(2002年、2003年税收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3.5%)。

2008年的税收增长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33.5%,增速与2007年的税收收入增速基本持平。

但下半年税收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同比仅增长3.2%,低于同期GDP和经济税源的增速。

2、单月税收收入增长逐月回落,特别是四季度以来连续负增长。

今年单月的税收收入总体上呈现逐渐回落态势(如图1所示)。

第四季度税收收入出现连续负增长,并且跌幅逐月增大,10月份同比下降0.5%,11月份同比下降11%,12月份同比下降11.9%。

注:12月单月增长率为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快报数。

需要说明的是,5月份和6月份税收收入大幅回升,主要是这两个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集中入库带来的,如果扣除汇算清缴因素,5、6月份税收收入实际只增长15.6%和15.3%。

3、流转税、所得税仍为主要增收税种,但11月份开始出现减收 2008年,国内增值税增长16.3%,增收2526.67亿元,占税收收入总增收额8597.65亿元的29.4%。

企业所得税增长 27.3%,增收2393.8亿元,占增收总额的27.8%。

进口环节税收增长20.1%,增收1237.66亿元,占增收总额的14.4%。

营业税增长 15.9%,增收1044.16亿元,占增收总额的12.1%。

上述四税增收为税收增收总额贡献84个百分点左右。

但11月份以来,除营业税仍保持增长外,其余三个税种均出现减收,且跌幅逐月加大(如图1所示)。

国内增值税11月、12月份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3%和3.6%,企业所得税11月、12月份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2%和42.1%,进口环节税11月、12月份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9.5和 49.1%,上述三税已经成为主要减收税种。

4、证券交易印花税成为全年唯一减收的税种 2008年各税种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1.2%,成为全年总体减收的唯一税种。

(三)上半年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8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33.5%,除了经济增长较快的因素外,主要得益于一次性特殊增收因素: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2007年四季度或12月份应纳税款在2008年1月份入库,使企业所得税多增近2000亿元。

2、2007年下调出口退税率翘尾因素,使出口退税少退400亿元左右。

3、2007年5月底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2008年前4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翘尾增收460亿元左右。

如果剔除特殊因素,2008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21.3%。

其中,企业所得税剔除汇算清缴等因素,上半年仅增长13.68%,低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20.9%的增速。

(四)下半年税收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1、相关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导致税收增速逐步回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GDP增长9%,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

伴随着GDP增速的逐步回落,与主体税种收入直接相关的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进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增速逐渐回落,如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分别为8.2%、5.4%和5.7%,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9.7、 11.9、11.7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9%,同比回落31.8个百分点;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8.8%,出口同比仅增长 4.3%。

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进口税收等主体税种增速逐渐回落。

其他和税收直接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面积、汽车销售量、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营业收入、证券交易量等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个人所得税、进口税收、营业税、契税和车辆购置税等税种增速回落或负增长。

2、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实施的减免税政策使税收增速进一步回落 除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降低内资企业所得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等政策造成减收外,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若干项减税政策,先后3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下调个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并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等,这些政策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减收,使税收增速进一步回落。

3、造成上半年税收快速增长的特殊因素下半年不复存在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2007年下调出口退税率和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翘尾等一次性特殊增收因素,在2008年下半年不复存在。

二、主体税种收入的增长情况及原因 (一)国内增值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11月份以来出现负增长 2008年国内增值税收入17996.9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与上年同期的增速低4.7个百分点。

扣除出口退税的国内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是22.4%。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四季度以来国内增值税收入增速逐月下滑,10月国内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10.2%,11月国内增值税收入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负增长,同比下降2.3%,比上年同期的增速(24.8%)大幅降低了27个多百分点,12月国内增值税继续延续下降态势,同比下降 3.6%。

增值税的税基大体相当于工业增加值和商业的增加值。

国内增值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原因是工业增加值和居民消费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

国内增值税四季度以来逐月减速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需求减缓、工业产成品价格普遍下降、库存原材料价格较高等多重不利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下滑,10-12月各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2%、5.4%、5.7%,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9.7、11.9、11.7个百分点。

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7月份达到年度顶峰(23.3%)后逐月小幅回落,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已经回落到20.8%。

分行业看,2008年增值税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建材四大行业上。

这些行业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57.9%、49.7%、46.8%、36.4%,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加快42.3、6.7、2.1、4.9个百分点,实现增收额约占工业增值税总增收额的一半左右。

煤炭增值税加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产品量价齐升,全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2.8%,煤炭价格从2008年5月份直至三季度末持续飞速上涨,导致煤炭增值税累计收入快速增长。

不过,四季度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已经从7月份的最高点1000元/吨左右回落到12月份的570元/吨左右,导致煤炭增值税增速从8 月份的114.2%快速回落到12月份的6.7%。

机械设备增值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努力初见成效,机械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出口加快增长带动了工业增加值增长,全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和20.5%。

2008年增值税收入为负增长的行业为石油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成品油增值税2008年持续下降,全年同比下降35.4%,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涨幅高于成品油价格涨幅导致的炼油行业增值能力下降,很多炼油企业出现大量的留抵税款。

2008年有色金属增值税同比下降6.1%,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原因导致的行业增值能力下降,国内有色金属价格从4月份开始回落,9月份开始大幅下跌。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行业全年增值税收入虽然实现了增长,但9月份以来单月收入陆续出现减收,比如冶金、化工、纺织、电力、造纸等行业。

其中,冶金行业受到降价限产的不利影响,9-12月单月钢坯钢材增值税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2.7%、18.9%、43.3%、33.5%;化工行业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9-12月单月化工增值税收入同比分别下降9%、11.2%、18.6%、20%。

(二)国内消费税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但汽车消费税收入增速大幅回落 2008年国内消费税完成2567.80亿元,增收360.97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扣除退税的国内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是4.7%。

国内消费税收入全年基本保持平稳增长,但10月和11月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0.9%,12月国内消费税收入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7%。

分品目看,2008年消费税的主要增收品目依然集中在卷烟、汽车、成品油和酒上,这四品目消费税增收额约占消费税总增收额的95%。

其中,卷烟消费税增长20.1%,比上年增速(17.7%)略有增长;成品油消费税增长10.3%,与上年增速(12.4%)略有回落;酒类消费税增长6.1%,比上年增速(9.8%)回落了3.7个百分点;但汽车消费税增长不容乐观,2008年增长10.7%,比上年增速(27.9%)大幅回落了17.2个百分点。

消费税的税基是汽车、成品油、烟、酒等14类特定商品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消费税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原因是烟、酒、成品油等主要应税消费品的消费需求仍然快速增长。

2008年1-10月份卷烟销售量同比增长 12.1%,11月份后受节日备货因素和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销售量增速加快;全年汽、柴油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1.7%、14.1%。

汽车消费税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汽车销售状况持续低迷。

2008年乘用车产量、销量分别为673.77万辆和675.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9%和7.27%,增速为10年来新低,分别比上年回落16.35和14.41个百分点。

汽车产销低迷的原因:一是经济危机和股市低迷使居民财富大幅缩水,消费者购车能力下降;二是汽车相关税收政策调整,消费者预期用车成本增加,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三是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燃油价格较长时间持续高位、经济预期悲观以及实施国三排放标准等因素使汽车生产商被迫减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