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国 家 级 特 色 专 业 教 研 课 题 “红 山 文 化 玉 器 教 学 资 源 的 开 发 及 应 用 ”(编 号 :TS1201背向下。竹节状器 1 件,出土时位于右胸部。 兽面牌饰 1 件,置于腹部正中。玉镯 1 件,位于右腕 部。玉璧 10 件,分别出土于头骨左右侧、头骨右侧 颌下、左右小臂内侧、左右手下端、左股骨外侧、左 小腿骨下和双小腿骨下。牛河梁十六地点 4 号墓是 目前已知红山文化晚期级别最高的墓葬。墓圹平面 为圆角长方形,南北长 3.9,东西宽 3.1 米。圹底的 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 2.68 米,南北宽 1.2-1.4 米。 圹口距地表 0.54 米,距圹底 4.68 米。墓南壁陡直, 深 4.68 米,北壁凿成两级台阶,墓西壁和南壁也有 台阶。石棺为长方形,东西长 2.1-2.38 米,南北宽 1.3 米。石棺的棺盖、四壁及棺底均用石灰岩石板平 铺叠砌,砌筑极为讲究。墓主人为成年男性,年龄为 45 ̄50 岁,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 8 件,其中玉器 6 件,绿松石坠饰 2 件。玉凤 1 件,位于头骨下,横置, 正面朝上。箍形器 1 件,位于胸部右侧,斜口向上。 玉镯 1 件,位于右腕部。玉人 1 件,位于墓主人盆骨 左外侧的腹部,顺置,反面朝上。玉环 2 件叠压,位 于腹部。此外,还有 2 件绿松石坠饰。牛河梁遗址出 土的玉器属正式考古发掘品,多出自石棺墓中,出 土时摆放位置明确。玉器的种类多、数量大,玉器使 用的玉料以岫岩透闪石软玉为主,玉器种类主要有 动物类玉器玉猪龙、双猪首三孔器、兽面形器、玉 鸟、玉鸮、玉龟、玉鱼、玉蚕等,装饰类玉环、玉镯、玉 珠、玉玦、菱形饰等,特殊类玉箍形器、玉璧、双联璧 勾云形玉器等,人物类有玉人等。这些玉器为研究 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分类、组合、造型、使用功能等 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摘 要:从《中国古代玉器》课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红 山文化玉器资料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 论文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 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5 May 2012
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
崔岩勤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教学活动的视角看,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 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论文等 多种类型。
一 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是进行教学研究最 基本、最重要的资料。在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 中,对出土玉器遗址的地理环境、遗址概况、主要遗 迹和出土遗物的具体位置及基本特征等进行了详 细、客观的介绍。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考古发掘 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在辽西地区比较多,主要是墓 葬和祭祀遗址。比较典型的遗址有辽宁阜新县胡头 沟红山文化玉器墓,该墓经两次发掘,出土的玉器 有玉龟、玉鸮、玉鸟、棒形器、勾云形器、玉璧、三联 璧、玉环、玉珠及绿松石鱼形坠等,是首次发掘出土 红山文化玉器的墓葬。①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
祭祀遗址出土有双猪首璜形器和绿松石鸮形饰。② 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遗址最具代表性。牛河梁 遗址位于辽西大凌河上游凌源市东北约 10 公里 处,占地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据碳 14 测定,较早 的遗址,距今 4975±85 年,树轮校正 5580±110 年;较晚的遗址,距今 4995±110 年,树轮校正 5000±130 年。该遗址延续使用近 500 年的时间, 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目前已发现遗址点有 20 多处, 在有编号的 16 个地点中,有 13 个地点都是积石 冢。已发掘的有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和第 十六地点。③发现的遗迹有女神庙、积石冢、石棺墓、 祭坛、灰坑等,出土的遗物有玉器、陶器、石器、建筑 构件残块、泥雕人像及动物像残件、陶塑人像、动物 骨骼等。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多出自有明确层位 关系的积石冢石棺墓中,是主要的随葬品。在 4 个 地点共有 40 座墓葬出土玉器,合计 146 件(含绿松 石制品)。④其中在第二地点有 23 座墓葬出土玉器, 计 82 件;第三地点有 3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9 件; 第五地点有 5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13 件;第十六地 点有 9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42 件。较典型墓葬,比 如牛河梁第二地点 21 号墓出土玉器数量最多。该 墓葬内葬一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西足东,骨骼粗 壮并稍有石化,除手掌骨、指骨腐朽无存外,其余部 分保存较好。随葬玉器 20 件,是目前红山文化单座 墓葬中出土玉器最多的一座。据发掘报告介绍,出 土菱形饰 1 件,放置头部上方。箍形器 1 件,横置于 头顶部。勾云形器 1 件,陈放左肩上部,其下叠压一 玉璧。双联璧 2 件,叠置于右肩部,上盖压一玉璧。 管箍状器 1 件,置于右肩部。玉龟 1 件,陈置左胸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种类 中图分类号:K87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005-05
《中国古代玉器》课是考古专业课程体系中的 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代产生一 直延续到清代,玉文化发展绵延不断,同时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点。就新石器时代玉文化而言,红山文 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 之一,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史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 和合理使用红山文化玉器资料,充分开发教学资 源,才能使学生多视角、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红山 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对目前已公 开发表的红山文化玉器考古及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和梳理,进一步认识其种类及特点,为教学提供系 统、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