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11张ppt)

六年级上-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11张ppt)

❖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1、生鸡蛋变熟鸡蛋 2、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3、树叶颜色变化 4、火柴燃烧 5、面粉做成 馒头
我思我获
通过本堂课学习,收获如何?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遍!
蜡烛的变化
1.形态的变化 如:蜡烛熔 化成液体,冷却成固体
物烛燃烧,有水、二氧 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
4.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守 、远离 官场、 愤世嫉 俗之人 ,诗人 与他遭 际相似 ,品格 相类, 他正是 诗人的 自我写 照。 5.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 、奋斗 到底的 毅力, 表达了 作者的 赞扬和 崇敬。6.这两句 诗的意 思是, 移山填 海的事 业尚未 完成, 我愿牺 牲自我 之身, 成全精 卫之志 。
1.冬天玻璃上的窗花 2.铁钉生锈 3.海水晒盐 4.馒头发霉 5.冬天点炉子碳变成灰
1.“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 形式出 之,它 是慨叹 ,也是 责问, 表现出 对执政 者的无 可奈何 之情。 2.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 传统, 额联以 “头白 眼花”对 “儿婚 女嫁”; 在上下 相对中 ,每句 又自成 对偶, 有着往 复回环 的效果 。 3.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遇 相对比 ,一是 “凌云” ,一是 “陆沉” ,有转 折跌宕 之势; 颈联抒 发了豪 兴犹在 、盛年 不再的 感慨, 又是一 个转跌 ,在豪 放旷达 中含无 限感慨 。
7.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 宗的顿 悟或事 理的体 察诉之 于诗句 中,这 类诗往 往有不 食人间 烟火之 空灵境 界; 8.尾联指出人世间的是非贤愚随着时 间的流 逝.终 将化为 杂草丛 生的坟 墓里的 一杯土 ,运用 的是以 景结情 的手法 。
加热和点燃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 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物质的变化
❖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如蜡烛受热熔化;
❖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 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辩一辩
❖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 ❖ 1、铁水变钢锭 2、水的三态变化
❖A、酒精灯要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使用酒精灯要特别小心要用火柴
点燃。
❖C、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吹要用灯帽 盖灭。
❖D、边观察要边记录。
蜡烛燃烧实验一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蜡烛燃烧实验二 2、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过一会取下,观察它的底部。
❖交 流 试 验 中 的 发 现 ❖思考: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蜡烛的变化
学习目标
❖ 1、我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认识物 质的两种变化。
❖ 2、我能分辨一些变化属于哪一类。
❖ 蜡烛的变化 ❖ 如果使蜡烛发生变化,你有哪些办法? ❖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
烛的特点。 ❖ 2、加热蜡烛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温馨提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