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本节内容1,方向导数2,梯度3,散度4,旋度1 / 382 / 385, 正交坐标系第一章 矢量分析与场论(2)1,数量场的方向导数1.1方向导数由上节可知,数量场)(M u u 的分布情况,可以借助于等值面或等值线来了解,但这只能大致地了解数量场中物理量u 的整体分布情况。
而要详细地研究数量场,还必须对它作局部性的了解,即要考察物理量u 在场中各点处的邻域内沿每一方向的变化情况。
为此,引入方向导数的概念。
3 / 38设0M 是数量场)(M u u =中的一点,从0M 出发沿某一方向引一条射线l,在l 上0M 的邻近取一动点M ,ρ=M M 0,若当M M →时(即0→ρ):的极限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M u 在点0M 处沿l方向的方向导数。
记为M lu ∂∂,即:可见,方向导数0M lu∂∂是函数)(M u 在点0M 处沿l方向对距离的变化率。
M 0l4 / 38当0>∂∂l u时,表示在0M 处u 沿l 方向是增加的,反之就是减小的。
在直角坐标系中,方向导数有以下定理所述的计算公式:[定理] 若函数),,(z y x u u =在点),,(0000z y x M 处可微,αcos ,βcos ,γcos 为l方向的方向余弦。
则u 在0M 处沿l 方向的方向导数必存在,且:证:M 坐标为),,(000z z y y x x ∆+∆+∆+∵u 在点0M 可微,故:ω是比ρ高阶的无穷小。
两边除以ρ得两边取0→ρ时的极限得例 求数量场zy x u 22+=在点)2,1,1(M 处沿z y x l ˆ2ˆ2ˆ++=方向的方向导数。
5 / 38解:l方向的方向余弦为:31cos =α,32cos =β,32cos =γzx x u 2=∂∂,z y y u 2=∂∂,222z y x z u +-=∂∂1=∂∂Mxu,1=∂∂Myu ,21-=∂∂Mzu ∴323221321311=⋅-⋅+⋅=∂∂l u2,梯度 2.1.概念方向导数为)(M u 在给定点处沿某方向变化率。
但从场中一点出发无穷多方向,通常不必要更不可能研究所有方向的变化率。
人们往往只关心沿6 / 38何方向变化率最大,此变化率为多少?下从方向导数的计算公式出发来讨论此问题。
∵αcos 、βcos 、γcos 为l方向的方向余弦∴l方向的单位矢量可表示为:若把xu∂∂,yu ∂∂,zu ∂∂看成是某矢量G的三分量。
即:则:),cos(︒=︒⋅=∂∂l G G l G l uG 在给定点处为一常矢量。
由上式,G在l 方向上的投影恰等于函数u在该方向上的方向导数。
显然,当l 与G的方向一致时,即1),cos(=︒l G 时,方向导数取得最大值,7 / 38或说沿G方向的方向导数最大,此最大值为:这样即找到了一个矢量G,其方向为)(M u 变化率最大,且其模即为最大变化率,该矢量称函数)(M u 在给定点处的梯度。
在数量场)(M u 中的一点M 处,其方向为函数)(M u 在M 点处变化率最大的方向,其模恰好等于此最大变化率的矢量G,称为)(M u 在M 点处的梯度,记为:需指出,梯度的定义与坐标系无关,它由数量场)(M u 的分布所决定,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前面已得出其在直系中的表达式:从此公式可以看出,梯度在形式上可以视为矢量微分算子zz y y x x ˆˆˆ∂∂+∂∂+∂∂=∇8 / 38与函数u 的乘积,算子∇称为哈密尔顿算子。
所以梯度又常表示为u ∇。
2.2.梯度的性质1°梯度与方向导数的关系:在某点M 处沿任一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该点处的梯度在此方向上的投影。
︒⋅=∂∂l G l u2°梯度与等值面的关系:场)(M u 中每一点M 处的梯度,垂直于过该点的等值面,且指向)(M u 增大一方。
这是因为点M处u ∇的三个分量xu∂∂,yu ∂∂,zu ∂∂恰为过M 点的等值面c z y x u =),,(的法线方向数,即梯度在其法线方向上,故垂直于此等值面。
又因为u 沿u ∇方向的方向导数0>=∂∂u grad l u即)(M u 沿u grad 方向是增9 / 38加的,或者说u grad 指向)(M u 增大一方。
等值面和方向导数均与梯度存在一种比较理想的关系,这使得梯度成为研究数量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矢量。
例试证明),,(z y x M 点的矢径z z y y xx r ˆˆˆ++= 的模222z y x r r ++==的梯度︒==∇r r r r。
证:r x zy x xxr =++=∂∂222,r y y r =∂∂,r z z r =∂∂ ∴z rzy r y x r x r ˆˆˆ++=∇ 例求222z y x r r ++== 在)1,0,1(M 处沿k j i l22++=方向的l u ∂∂。
解法1:直接由lu∂∂公式(略)10 / 38解法2:作为梯度在l上投影r x x r =∂∂,r yy r =∂∂,rz z r =∂∂在)1,0,1(M 处,21=∂∂x r ,00==∂∂r y r ,21=∂∂z r∴M 处 z x r ˆ21ˆ21+=∇ 2.3.梯度的运算法则1°0=∇c (c 为常数)2°u c cu ∇=∇)((c 为常数) 3°v u v u ∇±∇=±∇)( 4°v u u v uv ∇+∇=∇)(5°)(1)(2v u u v vv u ∇-∇=∇ 6°u u f u f ∇'=∇)()]([例 已知位于原点处的点电荷q 在其周围空间任一点),,(z y x M 处产生的电位为rq πεϕ4=(222z y x r r ++== ),且知电场强度ϕ-∇=E ,求E。
解:由法则6°: 3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3.1、 通量12 / 38为区分曲面的两侧,常规定其一侧为曲面的正侧,另一面为其负侧。
这种取定了正侧的曲面称为有向曲面。
对于封闭曲面,习惯上总是取其外侧为正侧。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规定有向曲面的法向矢量n恒指向研究问题时所取的一侧。
下面通过例子导出通量定义。
设s为流速场)(M v 中一有向曲面,考虑单位时间流体向正侧穿过s 的流量Q 。
(n指向s 正侧)在s 上取ds ,ds M ∈。
因ds 甚小,可认为v和n 在ds 上均不变,分别与M处v 和n相同。
流体穿过ds 的流量为:其中nnn =︒为M 处单位法向矢量13 / 38则单位时间内沿正向穿过s 的总通量为:数学上把这种形式的曲面积分称为通量。
设)(M A为一矢量场,沿其中有向曲面s 正(负)侧的曲面积分:称为矢量场A向s 正(负)侧穿过曲面s 的通量。
如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穿过曲面s 的磁通量为:若某一矢量场是由两个以上的矢量场迭加而成,则总场穿过某曲面的通量等于每个矢量场穿过该曲面的通量之和。
即若∑==++=m i i m A A A A 11则:在直角坐标系中,若A可表示为:14 / 38而 k ds j ds i ds ds n s dγβαcos cos cos ++=︒=其中αcos ,βcos ,γcos 是n的方向余弦∴⎰⎰⎰⎰++=⋅=ssdxdy R dxdz Q dydz P s d Aφ例 场k z j y i x r ++=,s :圆锥面222z y x =+与平面z =H 所围封闭面,求从s 内穿出的φ。
解:⎰⎰⋅=ss d rφ⎰⎰⋅=1s sd r 2s 上任一点s d r ⊥若s 为上半球面2222R z y x =++,(0>z ),则x15 / 38总流量⎰⎰⋅=ss d v Q为单位时间内向上侧穿过s 的正流量和负流量的代数和。
当Q >0时表示向正侧流量多于向负侧流量;Q <0时向正侧流量小于向负侧流量;Q =0时向正侧流量等于向负侧流量。
对于封闭曲面s ,提及穿过它的通量时,通常指从内向外。
此时: 当0>φ时,表明穿出的通量大于穿入的,称s 内有产生φ的正源;当0<φ时,表明穿入通量大于穿出的,称s 内有产生φ的负源。
正源和负源可同时存在。
例 原点处点电荷q 在其周围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处的电位移矢量︒=r r q D24π (222ˆˆˆz y x z z y y x x r r r ++++==︒),求穿过以原点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面的16 / 38电通量。
解:⎰⎰⋅=se s d Dφ可见,s 内产生电通量的源即为电荷q ,q 为正电荷时,0>e φ,表明q 为正源;反之q 为负源。
3.2散度根据穿出闭合面的通量φ的正负,可判断出该曲面内有正源或负源,但源在s 内的分布情况和强弱却是通量无法说明的。
为此,引入矢量场的散度。
设M是矢量场)(M A中的一点,在M 的某个邻域内取一包含M 在内的17 / 38任一闭合曲面s ∆,其所包含区域的体积为V ∆,以φ∆表示穿出s ∆的通量。
若当该区域以任意方式缩向点M 时,的极限存在,则称之为矢量场)(M A在点M 处的散度。
记为A divA div为一数量,它表示场中一点处的通量对体积的变化率,即该点处穿出包围单位体积的闭合曲面的通量。
称为该点处源的强度。
0>A div——该点有正源;0<A div ——该点有负源。
A div表示产生通量或吸收通量的强度。
当0=A div时,表示该点无源。
0≡A div 的矢量场称为无源场。
[定理](散度在直系中的表达式)在直角坐标系中,矢量场:在任一点),,(z y x M 处的散度为:18 / 38证:⎰⎰⎰⎰∆∆++=⋅=∆ssz y x dxdy A dxdz A dydz A s d Aφ由曲面积分的奥氏公式:因为xA x∂∂、y A y∂∂、zA z∂∂均连续,根据中值定理,V ∆内必存在一点*M 使得:∴*∂∂+∂∂+∂∂=∆∆=→∆→∆M z y x M V M V zA y A x A V A div ][lim lim φ∵M M →*,故zA y A x A A div zy x ∂∂+∂∂+∂∂=可见,散度在形式上可看作哈密尔顿算子与矢量A的点乘,所以通常表示为A ⋅∇。
此定理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计算散度,也可由之得出以下推论: [推论1] 奥氏公式可以写成矢量形式:高斯定理19 / 38从数学角度可以认为高斯定理建立了面积分和体积分的关系。
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高斯定理建立了区域 V 中的场和包围区域V 的闭合面S 上的场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已知区域V 中的场,根据高斯定理即可求出边界S 上的场,反之亦然。
[推论2] 由推论1,若在封闭曲面s 内处处有0=⋅∇A,则:[推论3] 在矢量场A中,若某些点(或区域)上有0≠⋅∇A 或不存在,而其它点上都有0=⋅∇A,则穿出包围这些点(或区域)的任一闭曲面的通量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