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xx.12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本卷共18小题。
1—8题每小题2分,9—1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O 和18O 互为同位素B .漂白粉、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 .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 .溶于水能电离出H +的物质一定是酸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强B .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C .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D .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3.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A .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 .依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推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C .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态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D .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将两种互溶液态混合物用蒸馏法分离的可行性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氢原子符号:11HB.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122211C H OC.乙烯的结构简式:22CH CHD.351C -、371C -的结构示意图: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SiO 既能溶于NaOH 溶液又能溶于氢氟酸,说明2SiO 是两性氧化物B.将Cu 片置于浓24H SO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 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C.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D.常温下氨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因此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中某处是否泄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甲基()3CH -与羟基()-OH 所含电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与氨水中的()c OH -相等C.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2SO CO 和的质量相等D.25℃和101kpa,1 mol CO 的体积小于22.4L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22CO H O 和③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将ag 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g ⑥除去4CH 中的少量24C H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溴水的洗气瓶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u OH 中加入硫酸:OH H -++=2H OB.钠加入水中:22Na H O +=22Na OH H +-++↑C.向()32Ca HCO 溶液加入过量2322NaOH Ca HCO OH +--++溶液:=3CaCO ↓2322CO H O -++ D.()2431A SO 溶液中加入过量()3222421336Ba OH A SO Ba OH +-+-+++溶液:=()43213A OH BaSO ↓+↓9.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3O 含有分子的数目为A NB.常温常压下,44.0g CH 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A NC.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A N 个电子,阳极溶解32g 铜D.标准状况下,22.241L C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A N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②11.将液体A 滴入烧瓶与气体B 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 和气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A.水、氯化氢B.硫酸、氨气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12.短周期A 、B 、C 、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 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 位于第VIA 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 >B >C >AB.元素A 、B 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C.B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元素B 和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 >B1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向4FeSO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转化成红褐色C.将()3Fe OH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有固体物质不能通过滤纸D.常温下,4BaSO 在饱和24Na SO 溶液中的sp K 比在纯水中的sp K 小1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有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溶液中:Na +、()41A OH -⎡⎤⎣⎦、K +、NH 4+ B.由水电离出的()1210c H +-=mol 1L -⋅的溶液中:C1-、HCO 3-、NH 4+、SO 32-C.加入铝能离出H 2的溶液中:Mg 2+、NH 4+、C1-、SO 42-D.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K +、Ba 2+、NO 3-、OH -15.对剧毒的氰化物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22851CN OH C --++=22221014CO N C H O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有0.2mol CO 2生成时,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1molB.该反应中,每有2molCN -反应,转移电子为10molC.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OH -D 还原性:C1->CN -16.两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 X 和1mol Y ,分别用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3X g Y g Z g Z +。
的含量(Z%)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在3t 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 是500℃时的图像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3t 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D.3t 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17.20℃时,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3的CH 3COOH 溶液 ②pH=3的盐酸 ③pH=11的氨水 ④pH=11的NaOH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将四种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 的大小顺序:③>④>①>②B.③和④分别用等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③>④C.①与②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3D.②和③混合后,溶液呈碱性18.常温下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 3COONa 溶液、NH 4C1溶液、盐酸和Na 2SO 4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A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 、C 溶液的pH 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 溶液的PH=7B.四种溶液相比,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A 与C 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41c C c NH -+>>()c H +>()c OH -D.B 与D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3c OH c CH COOH c H -+=+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54分)19.(9分)短周期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Y 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Z 单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W 是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1)Y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X 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X 氢化物的水溶液与W 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时,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3)Y-Ag 2O 电池是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
(4)Z 和W 比较,非金属性较弱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列可以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填序号)。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断开氢化物中1mol H —Z 或H —W 键所需的能量d.Z 与W 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时,Z 或W 显示的电性20.(8分)(1)已知反应及几种物质中化学键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所示:①22H O 与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断开1mol H —O 键所需能量约为 kJ 。
(2)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c H c CO K c H O 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反应()()()223320N g H g NH g H +∆<在400℃时K=0.5,此条件下在0.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 、1mol 、2mol ,则此时反应()2N υ正 ()2N υ逆(填“>”、“<”或“=”)。
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 3的体积百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催化剂D.使氨气液化移走(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32A g B g C g D s H ++∆,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T 的关系如下表:①断送该反应的H ∆ 0(填“>”或“<”);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3=2B C υυ正逆B.A 和B 的转化率相等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1.(8分)为验证氧化性3221C Fe SO +>>,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1.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 ,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2.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3.打开活塞c ,使约2mL 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4.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 ,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5.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 ,使约2mL 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 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 3+>S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有I 、II 、III 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3221C Fe SO +>>的是 (填“I ”、“II ”或“III ”)。